生命奇迹 达里湖华子鱼洄游

qh

<p class="ql-block">5月1日,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湖一年一度的华子鱼洄游季正式拉开序幕。为繁衍后代,数以万计的华子鱼从高盐碱度的达里湖逆流而上,前往上游贡格尔河等淡水河道产卵。这一壮观的“生命奇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编者也心血来潮,驱车前往。</p> <p class="ql-block">贡格尔草原贡格尔河</p><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达里湖畔总会迎来一场震撼的“生命马拉松”。数百万条华子鱼从湖中出发,顶着湍急的水流,沿着贡格尔河、沙里河等河道逆流而上,密密麻麻的鱼群几乎塞满了河道,远看像一条流动的黑色缎带。这些鱼不过巴掌大小,最大的不过一斤多重,但为了繁衍后代,它们需要完成数十公里的艰难跋涉。</p> <p class="ql-block">达里湖又名达里诺尔,译为是像大海一样宽阔而美丽的湖。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的西南部。达里湖属于苏达型半咸水湖,湖水无外泄,靠耗来河、贡格尔河、亮子河、沙里河及涌泉的淡水注入补给。达里湖的水域面积有2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最深处可达13米。网图</p> <p class="ql-block">达里湖盛产两种鱼类,鲫鱼和华子鱼(瓦氏雅罗鱼)每年春季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中旬达里湖华子鱼和鲫鱼就会开启洄游之旅,为繁殖后代,数百万条华子鱼游出不利于鱼卵孵化的高盐碱度达里湖。</p> <p class="ql-block">达里湖作为内陆咸水湖,其高盐碱水质环境不利于鱼卵孵化。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华子鱼都会逆流而上,到上游的淡水河道产卵,开启艰难的生命之旅。它们不仅要克服湍急的水流,还要躲避候鸟的捕食,完成约60公里的洄游路程。</p> <p class="ql-block">洄游的路途是一场生死之间的艰难跋涉,除了岩石和水流的阻碍,华子鱼还要躲避鸟类的捕食,但华子鱼仍逆流而上去完成生命的奇迹,当鱼多的时候,这些鱼会阻塞河道,场面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面对艰难险阻,没有一条鱼改变方向,它们成群结伴勇往直前,奔向同一个目标和方向,用义无反顾创造着生命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Dybowski)]其抗温,耐盐碱、食性广、生长快、味道鲜等优良性状,在内蒙古、东北及京津地区享满盛誉,具有较大的开发和推广价值。</p> <p class="ql-block">华子鱼这一达里湖的独特物种,每年4月至5月,它们逆流而上,历经重重考验,只为回到上游的淡水河道繁衍生息。这场洄游盛况,不仅震撼了无数游客,更彰显了生命的顽强与奇迹。</p> <p class="ql-block">贡格尔河是达里湖最大的淡水补给河。这里是贡格尔河入湖口。</p> <p class="ql-block">达里湖边 华子洄游 鱼跃浅滩穿跌水 风车轻转 绘就半河鱼影</p><p class="ql-block">生态道上 旅人漫步 目凝胜景醉清风 栈道徐行 定格一幅水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场关于生死的赌注,一次生命的传递。华子鱼们要经历数十公里的河道,顶着冰冷刺骨的河水,无畏未知的风险以死赴约。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北岸的贡格尔河,河道常因鱼群密集形成“堵塞”奇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很悲壮很揪心的生死洄游</p><p class="ql-block">面对激流险滩 面对河道拥堵</p><p class="ql-block">面对水鸟捕食 面对缺氧窒息</p><p class="ql-block">从游上这条逆行之路开始</p><p class="ql-block">生存与死亡就紧紧相随</p> <p class="ql-block">每年洄游季,10万只候鸟在此饱餐。渔场负责人计算,每条母鱼携带3万颗卵,即使90%死亡,仍能保证种群延续。这种精准的生态平衡,让达尔文理论具象化。</p> <p class="ql-block">它们将消耗掉所有在达里湖里积累起来的脂肪,转换为能量来支持自己游回故乡。这一切为的就是将生命不断的传递下去,让华子鱼世世代代永远的存活下去。</p> <p class="ql-block">达里湖边,华子鱼洄游,万尾逆流书壮举</p><p class="ql-block">克什克腾,宾客人朋聚,八方接踵赏奇观</p> <p class="ql-block">达里湖中 华子鱼洄 万计逆流呈壮美</p><p class="ql-block">产卵季里 鳞波影动 千重奋跃展奇观</p> <p class="ql-block">沿生态木栈道漫步,看鱼群跃过浅滩、穿越跌水,在风车长廊的轻转间,定格“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河水中,成群结队的华子鱼犹如一条银色长龙,奋力逆流而上。它们穿梭于湍急的水流和暗礁之间,时而跃出水面,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闪亮的弧线。</p> <p class="ql-block">盐湖里的生存奇迹</p><p class="ql-block">达里湖PH值达9.6,相当于稀释的肥皂水。科学家发现,华子鱼体内有特殊排盐系统。它们的鳃部盐腺效率是普通淡水鱼的3倍,能在高碱环境存活。这种进化用了一万两千年。</p> <p class="ql-block">洄游全程60公里,相当人类连续游泳3000公里。中国科学院团队发现,华子鱼嗅觉基因异常发达。它们能识别出生河道百万分之一的化学差异,如同自带GPS导航。</p> <p class="ql-block">鱼群采用"波浪式冲锋"策略。前排牺牲者用身体减缓水流,为后方创造机会。无人机观测显示,成功跃过急流的鱼,83%借助前鱼制造的缓冲带。</p> <p class="ql-block">五一假期期间,被誉为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每天上演马头琴、安代舞、顶碗舞、流行歌曲、草原歌曲、呼麦等节目,游客可参与全民共舞环节,在马头琴的旋律中释放热情。</p> <p class="ql-block">达里湖畔砧子山,砧子火山曾经是达里诺尔湖的一个湖心岛,由于长时间的水浸泡,火山基座上沉积了一层薄薄的石灰岩。这些地质特征表明,达里诺尔湖在过去曾经是一个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大湖。山的东南坡存留着古岩画,这些岩画的内容包括人、马、鹿、狼、虎等,其绘画手法主要以凿刻为主,线条粗犷,内容鲜明。这些岩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家店上层文化晚期,最晚不超过契丹立国之前,时间跨度长达1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华子鱼洄游更顺利,当地政府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扩宽、挖深河道,以扩大华子鱼洄游的道路。其次,在河水中放上草根树根,给华子鱼产卵增加附着物,让产卵更加方便,提高鱼卵的成活率。当地的相关部门还成立了护渔巡逻队,防止非法捕捞,保证华子鱼洄游通道畅通。</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万物生存艰难的写照</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母爱伟大的自然法则</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生命轮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生生不息的壮歌</p><p class="ql-block">达里湖华子鱼的洄游里程达到六十余公里,洄游将持续一个月左右,最终孵化出的小鱼将重新回到达里湖,开始一场新的生命轮回。</p> <p class="ql-block">作为内蒙古高原的“生态活化石”,华子鱼洄游堪称自然界的壮丽史诗。每年春夏之交,成千上万的华子鱼逆流而上,在达里湖与河道间展开一场生命的跋涉。它们逆流而上,穿越浅滩、飞跃跌水,以顽强的姿态诠释自然的力量,以血肉之躯谱写“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存壮歌。</p> <p class="ql-block">正像网友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路上,像华子鱼一样,明知前进路上充满了艰险,布满了荆棘,依旧执著地向前。凭着“虽九死犹未悔”的执着,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p> <p class="ql-block">编辑摄影: qh</p><p class="ql-block">文字解释: 网 络</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情醉达里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