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4青年节跟随欲乐旅游参观了花都塱头村这座古村落。</p><p class="ql-block">塱头村成群的祠堂、书院,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广州古村落不少,但古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在珠三角地区内像花都塱头村这样的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 到塱头村的人都会为村口巨大的风水塘和几十间一字排开的祠堂、书院所震撼!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380余座古建筑,其中明清年代的青砖建筑有近200座,是目前广州市保存规模最大、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塱头村还被认为是“耕读传家”传统思想和宗族文化的典型体现。历史上,塱头村出现过云南左参政黄皞等15名进士、10名举人、15名秀才。至今村内还保存这24间书室,其规模之大,为珠三角地区仅见、全国罕见。</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这些难以复制的特色,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的第六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中,花都塱头村位列其中,成为广州继番禺大岭村外第二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 掌故:花都首富出自塱头 18街巷名都是“礼”</p><p class="ql-block"> 塱头村村民多姓黄,退休医生黄显标告诉记者,该村南宋末年从南雄县珠玑巷南迁至广州北郊,元朝至正二十七年迁至此立村,“房子都坐北朝南、周边水系环绕,风水极好!不仅出过进士、举人,清代花都首富也出自我们这里。</p><p class="ql-block"> 塱头村的历史文化价值,最与众不同、最具价值的首先是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建筑群的建筑类型丰富,包括祠堂、家庙、书院、府第、更楼、民居和桥梁等形式的建筑,且布局严谨,保存较完好。其次,塱头村的街巷肌理仍然比较完整。这里一共有18条街巷,每条的名字都相当有文化味,被称为18礼,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十八种礼仪,像仁寿里、三余里、积墨巷等。不过,现在也有部分街巷被冠以‘农家乐巷’这样的名字,很可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