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淡泊明志</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8788171</p> <p class="ql-block"> 追寻着三国文化的历史,我来到了三国古城昭化。昭化古城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昭化即为蜀王弟封地—苴侯国之都邑,名葭萌,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即置葭萌县,成为四川境内最早设县建制的地区之一。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改名为昭化县。景区大门两边有两块大牌子,分别是巴蜀第一县和蜀国第二都。</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远远便能望见那饱经风霜的城墙和一个高大的城门,城门之上,“葭萌”二字苍劲有力,诉说着古城悠久的过去。早在2000多年前,昭化便是著名的古战场。作为葭萌关,《三国演义》中“张飞挑灯夜战马超”和“姜维兵困牛头山”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东门“瞻凤”,脚下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岁月的打磨让它们变得光滑而温润。沿着街道前行,两旁是古朴的建筑,木质的门窗、雕花的屋檐,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每一座建筑都像是一位时光的记录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p> <p class="ql-block"> 县衙,是古城的核心建筑之一。踏入县衙,便能感受到那威严庄重的氛围。大堂之上,“明镜高悬”的牌匾高悬,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官员在此断案的场景。这里有自昭化设县以来的历任县长县令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太守街,是古城中保存最完整的街道之一,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便来到了考棚。这里是古代学子应试岁考和科举的地方,也是他们追逐仕途理想的战场。抚摸着斑驳的案几,我仿佛能看到昔日学子们奋笔疾书的身影,听到他们在考场上的沙沙书写声。在那个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考棚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被刘璋推为大司马,戍守葭萌城。自此,葭萌成为刘备兴汉的战略要地,所谓“蜀汉兴、昭化起”,并凭此据点攻占成都,称汉中王,葭萌也因此在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改为汉寿县。</p><p class="ql-block"> 剑刀坝君臣园,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君臣而建。园内竹林丛生,11尊蜀汉将士的雕像栩栩如生,张飞、马超、黄忠等英雄人物仿佛穿越时空,屹立在我的面前。他们的眼神坚定而锐利,透露出一种无畏的气势。在这里,我仿佛能感受到三国时期的金戈铁马,听到那震耳欲聋的战鼓轰鸣声。</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四条大街,五条小巷均用当地青砂石板按三横两纵、中间高两侧低的瓦背风格随坡就势铺成,且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古街两侧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筑多为穿逗木结构、小青瓦、古朴的川北风味民居。街道两边有乡民随地摆的土特产售卖,沿街商铺不时有美食的香味随风飘来,很是热闹。</p> <p class="ql-block"> 虽非节假日,但昭化古城的游客很多。昭化古城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三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