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元宵节前,学校举办了一场校友恳谈会。作为学校工作人员,我参与其中。在交流环节,学生李有福、黄丽鹏、赵彦宇走过来与我攀谈。校史馆前,接待室里,我们回忆起那些青葱岁月,感慨时光匆匆,世事沧桑。丽鹏和有福是同学,一个曾经是我带班级的团支书,一个是我的课代表,已经工作多年,事业有成,彦宇还在大学读书。校史馆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砖墙虽略显陈旧,却承载着无数师生的记忆。他们说,时常怀念在校的日子,而我看着他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些生龙活虎、勤奋好学的少年。由于恳谈会事务繁杂,丽鹏有福我们没来得及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肠胃不好,多年紧张的校园生活和饮食不规律,饱受痛苦,经常寻医问药,没有根治疾病。2024年7月中旬,我因腹部疑难杂症辗转住进了上海静安区一家医院。手术前,学生裴留锋和周晓东特意赶来探望。在电梯间里,我们聊起了高中时的趣事,笑声驱散了病痛带来的阴霾。一年前的五月份,也是在上海这家医院,我来治病,二姐夫陪同,人生地不熟。在上海工作的学生张超磊抽空赶来,跑前跑后,带我去检查。当年师生一场,我并没有厚德大恩给学生,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却可能辨识不出学生是谁,对不上号,只是知道有这个学生。他们却依然记得我这个普通的老师,这份情谊让我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2023年元宵节,我因肠梗阻在河南省职工医院接受治疗。学生史路军得知消息后,特意抽空来看望我。病房内,柔和的光线透过窗帘洒进来,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我们聊起了当年的课堂点滴,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难题,如今却成了我们共同的回忆。史路军的到访,让我感受到了学生对老师的牵挂与关怀。</p> <p class="ql-block">同样是2023年元宵节,在郑州河南省职工医院,学生李战强也前来探望。病房里,我们并肩而坐,聊起了生活中的琐事。李战强穿着棕色夹克外套,显得格外精神;而我则戴着一副眼镜,穿着灰色衬衫与深色裤子。我们面带微笑,仿佛回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校园时光。他的到来,让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那份真挚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学生王春和回到母校一高叙旧。我们站在校史馆前合影留念,背景是那栋熟悉的砖砌建筑。门上方悬挂的“校史馆”牌匾,见证了学校的变迁与发展。左侧的一棵绿色植物,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王春和说,他一直怀念在校的日子,而我看着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少年。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而难忘。</p> <p class="ql-block">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书育人几十年,各种考评如芒在背,压力大,我年轻时因经验不足,意气用事,学生犯错常发脾气,致使师生之间有距离,感谢学生对我的宽容与忍让。这些年媒体发达,学生见识多,思维活跃,青春期心理特点,对老师教学管理都是挑战,但是如太乙真人教导哪吒一般,循循善诱尊重体谅换位思考的方式等比起耳提面命要好许多。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不可自以为是简单粗暴。</p><p class="ql-block"> 历尽繁华见真淳,作为老师,修身在前,潜心格物致知,学生自然正心诚意从之。看到学生进步,特别是学生能想到老师,问候一二,乐在其中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