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9年至2024年9月中国核准的核电站情况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核准6台核电机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年:核准4台核电机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核准5台核电机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截至9月,当年核准情况虽无明确官方统计,但已知全年共核准11台核电机组,涉及徐大堡、招远、徐圩、金七门、三澳、陆丰、惠州、廉江、白龙等9个新建核电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核准的核电站分布在多个省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核电开发确实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政策支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政策引导,为核电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2022年国内核电核准速度和数量创2009年以来新高,2019年至2024年9月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数量众多,政策的支持为核电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技术进步:我国形成了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多台机组投入商运或核准在建,相关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同时,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以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也取得重大进展,为核电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安全保障:中国核电机组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2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根据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的数据,我国大陆地区核电机组多项指标达到优秀值、先进值和中值,持续保持领先水平,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有所提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市场需求: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核能作为清洁、稳定的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将达到1.1亿千瓦,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产业规模:截至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总规模升至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具备每年10完整台套以上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和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能力,核电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