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扬之旅《九》何园

张亚娟

<p class="ql-block">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街66号,是扬州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 名称由来:原名寄啸山庄,后因园主人姓何,被称为何园。- 建造时间:始建于清代中期,清光绪年间何芷舠购得旧址并进行扩建,耗时13年打造而成。- 面积规模:占地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 复道回廊:全长1500多米,享有“天下第一廊”的美誉,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踏入何园,青灰的砖墙、黛色的瓦当,似是翻开了一本厚重的线装书,每一页都藏着江南园林的灵秀与晚清世家的风雅。荷园里牡丹,玫瑰都在盛开。</p> <p class="ql-block">何园的主人何维键,字汝持,号芷舠,祖籍安徽望江,生于1835年,卒于1908年。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潜心儒学。清同治九年(1870年),何维键由盐运使衔分发湖北,先后任湖北武昌盐法道、湖北督粮道、湖北按察使、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等职。在任期间,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同时也时常遭到英美等国领事的干涉刁难,深感仕途凶险,于是在光绪九年(1883年),49岁的何维键辞官归隐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建为园林,并取名为“寄啸山庄”,俗称何园。何园建成后,何家五代人都居住在这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何家逐渐衰落,何园也历经沧桑。直到20世纪50年代,何园被收归国有,成为扬州市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沿着复道回廊缓步前行,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光滑,两侧花窗如同一幅幅取景框,框住竹影摇曳、芭蕉滴翠,也框住远处楼阁的飞檐翘角。行至转角处,忽闻前方笑语盈盈,透过镂空窗棂,瞥见游人倚栏赏景的身影,恍然惊觉这“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移”的妙趣。</p> <p class="ql-block">何园的建设者独具匠心,就连每一扇门窗都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步入片石山房,叠石嶙峋,古木参天。石涛大师以巧思赋予顽石生命,或似奇峰耸立,或如老翁垂钓,每一处都暗藏山水意境。踩着青苔覆盖的石阶而上,轻抚石缝间的藤蔓,指尖触碰的不只是冰凉的石头,更是数百年的时光沉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终于知道了水中月镜中花。建造这个庭院的工匠正是鬼父神工。在白天可以可以水中有一个月亮。而墙上挂着一面大镜子,镜子中倒影在水中,而镜子里又倒影着四周的花。正是美轮美奂,绝了!我们也在镜子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转过回廊,眼前一池碧水如镜,水心亭浮于其上。想象百年前,丝竹之声从亭中飘出,园主与宾客坐在临水轩榭中,看戏子水袖翻飞,听曲声婉转悠扬,水面倒映着灯火与人影,光影摇曳间,仿佛穿越回那个风雅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何园的亭台楼阁间,檐角的铜铃随风轻响,送来草木清香。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昔日主人的匠心与情怀,也让我沉醉在这江南园林的诗意与历史的余韵之中,久久不愿离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何园,找了扬州一家著名的面馆,吃好了扬州拌面。回到运河畔的民宿结束了难忘的镇扬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