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五一”假期游

一生平安

<p class="ql-block">  韶山,一个名字响彻中华大地的地方,这里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百余年前,毛泽东从这里出发,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中国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走进韶山,仿佛走进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故居前驻足,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故居,那座土木结构的农舍,静静地伫立在韶山冲上屋场,向人们诉说着伟人的成长故事。故居内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仿佛还留存着毛泽东当年的气息,寄托着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韶山风光无限好,更因伟人故居而增添了几分神圣。</p> <p class="ql-block">  伫立在铜像广场,毛主席铜像巍然矗立,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天地之间,在层云掩映中显得顶天立地之姿,在花篮簇拥下更显庄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之感。</p><p class="ql-block"> 铜像前的广场上游人如织,花篮簇拥,成为花的世界,人的海洋。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缅怀,踏着铺就红毯的石阶拾级而上。来给伟人敬献花篮鲜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一种对伟人的敬仰和怀念弥漫开来,深深躹躬敬礼。</p><p class="ql-block"> 人们在这里瞻仰伟人雄姿,拍照留念,感受一代伟人骄人的风采和无往而不前的巨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  毛氏宗祠的雕花门楣下,几缕天光斜斜映在“忠孝传家”的匾额上。</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说起少年毛泽东偷读《盛世危言》的往事,仿佛看见木窗棂后晃动的油灯火苗,将少年紧蹙的眉峰投影在泛黄书页上。</p><p class="ql-block"> 那年17岁的毛泽东外出求学时,他在父亲帐本上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小小年纪就写的如此大气磅礴,那时的他应该是听见了时代惊雷在云层深处的闷响。</p> <p class="ql-block">  带着对伟人的无限崇敬,走进毛泽东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玻璃展柜里的煤油灯罩布满蛛丝网的裂纹,1930年杨开慧就义前,这盏灯曾照亮过多少封未能寄出的家书。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内走一趟,革命历史重现眼前,波澜壮阔,成为此次旅行的珍贵记忆符号,令人叹!</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故居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一走进伟人故居,仿佛能感受到伟人曾经的气息,仿佛伟人就在眼前,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太奇妙了。</p><p class="ql-block"> 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土墙上的蓑衣还在滴水,堂屋方桌上的桐油灯盏蒙着薄灰。后院的池塘泛起细密涟漪,晒谷坪边的老枫树抽出新芽,树皮上深浅的沟壑里,依稀可辨用镰刀刻下的“问苍茫大地”。</p><p class="ql-block"> 在伟人的故居,看着那些伟人曾经用过的东西,太震撼了。这里的一切都让人着迷,有着无法言说的意义,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1925年晚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写下《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帐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 主席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主席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p> <p class="ql-block">  站在故屋晒谷坪远眺,深深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艰苦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表现出的一个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p><p class="ql-block"> 他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他和他的战友们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为世界一切正直的人们所尊重。</p><p class="ql-block"> 来到韶山,才知何为红色底蕴,何为革命先烈之伟大。</p> <p class="ql-block">  滴水洞,这是毛主席曾经办公和休息的地方,是一个三面环山的狭长山谷。滴水洞一号楼是毛主席在韶山的隐居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房子侧边有一棵神奇的飞来树,听说这棵树很有灵性,在毛主席去世那年,树叶全枯萎落下,过了好几年才长出新叶,也许它也在为毛主席离去而悲哀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的韶山新村光鲜亮丽,研学基地传来学子们朗诵《沁园春.雪》的清越噪音。细雨微风洒湿广场上“数风流人物”的鎏金题字,却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变的更加鲜艳,满是诗意温柔。</p><p class="ql-block"> 韶山之行,一次难忘的旅程,不仅为景而来,更为那份红色情怀深深吸引。韶山,不仅是一个地名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信仰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弘扬韶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韶山精神在中华大地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一生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