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归田园</p><p class="ql-block"> 作者:陈广东</p><p class="ql-block"> 母亲已近百岁,我也过顺耳之年,五世同堂,回归田园,老家定居,意愿越来越浓,喜上眉梢,情不自禁。</p><p class="ql-block">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走出陈庄,青葱少年;陈庄养老,两鬂斑霜。岁月悠悠,时光杳杳,晨钟暮鼓,感知的是过往,忘不了的是乡音乡愁。</p><p class="ql-block"> “我要回家!”这是我十几年前的梦中畅想,于是就在老屋的基础上,翻盖起两层楼房。但是,当年全庄皆泥路,又无排水沟,三轮车压出三道沟,成为“天然排水沟”,加之今拆迁明并庄的传闻,阻止了我入住的念想和步伐。而今赶上了好政策,陈庄归属凤城街道办,政府为民办实事,路面硬化到各家大门口,排水系统接通管网,体育健身器材配备齐全,连小时候光腚洗澡的北大坑,现已绿化打造成了陈庄的“小北海”,沿“海”修成彩虹路,成为老少爷们纳凉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高速公路正在陈庄南头徐徐展开,宜居的陈庄正一步步地变为现实,而热闹非凡的陈家味土菜馆,更增添了花园式陈庄的烟火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陪老母亲在陈庄慢慢变老,圆老父亲生前夙愿,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为此,我下定决心,和俺家那一口子一商量,马上达成共识,响应城乡“双向奔赴”的号召,退休还乡,美化家园,简约生活,把那“半拉子”工程续接完成,积极参与老家各项活动,把余热挥洒,让我那一分自留田,顺其自然地长出蔬菜瓜果。</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层起脊小楼,洋灰瓦罩顶,光伏板紧贴其上,楼层高3、7米,建筑面积有300多平米,坐北朝南,东西长约12米,南北长约14米,楼前有一长方形小院,可停下我的吉利银河,院内有一东配房,设为厨房,将架起一个柴火锅,欲现当年一锅出四样菜的风景。锅屋南头有一小块空地,现有二哥栽的葡萄树和柿子树各一棵,是圈养鸡鸭鹅的好地方。正对主楼,悄然挺立一神仙过檔,两扇大铁门镶嵌其中,尽显威严。整体布局,中规中矩,很中看,主打一个实用形风格,我很满意。</p><p class="ql-block"> 为附庸风雅,我将二楼80平方的框架结构的大客厅,打造成即可舞文弄墨,又可练习八段锦和瑜伽等多功能文体娱乐活动室,能文能武能养生,快快乐乐度余生。</p><p class="ql-block"> 地沟已挖好,改水改电在路上,按装门窗刷刷白,铺铺地砖吊吊顶,一切都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 有了好的开端,圆满的结局就为期不远。</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p><p class="ql-block"> 退休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们应该明白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我认为,我们的退休生活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定义。</p><p class="ql-block"> 绽放热爱生活的自我,多做减法,早太极,八段锦,兼篮球;雨读书,晴耕种,闲掼蛋;晚观星,白沐阳,常旅游,忆童年,话人生,尊老人,爱幼童,写美篇。</p><p class="ql-block"> 放慢生活的节奏,培养新爱好,解锁新技能,开启人生“第二春”,跟上新时代。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享受独处,静心修行,找到精神的寄托,与往事干杯,用日记记录人生,预防老年痴呆,留下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 退而不休,回归自然。不争长短是非远,淡看名利天地宽。劝君莫装烦恼事,日子越过越心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晚岁归乡,心自安,田园牧歌任逍遥。</p><p class="ql-block"> 小小炊烟,是我心中的归属之地,鸡犬之声相闻,是最动听的音符,荷锄晚归,是最美画卷。世界再大,也抵不过家乡的一亩三分地,朋友再多,最难忘是光腚长大的发小玩伴。</p><p class="ql-block"> 回归田园,涛声依旧。万物生长,一路向阳。</p><p class="ql-block"> 广东写于凤城塔南小区</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