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斯拉夫是一个曾经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多民族国家,其历史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的南斯拉夫由一战后形成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组成,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二战期间,该国被德国占领,但在以铁托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下,于1945年解放并建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铁托的统治下,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由六个加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和两个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组成。铁托在位时,通过赋予各共和国自治权来平衡民族矛盾,但这也为未来的分裂埋下了隐患。</p><p class="ql-block"> 1980年铁托去世后,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南斯拉夫开始出现分裂。1991年至1992年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独立,形成南联盟。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科索沃宣布独立。2003年,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黑山独立,塞尔维亚成为独立国家。</p><p class="ql-block"> 最终,前南斯拉夫地区分裂为六个主权国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科索沃则在2008年宣布独立。</p><p class="ql-block"> 利用五一小长假我们一行8人开启了8天7晚的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的巴尔干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塞尔维亚</b></p><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国土面积8.84万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人口841万。自2017年1月1日起,中国的普通护照持有人可免签入境塞尔维亚30天。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和中国取消了签证制度的中欧及东欧国家!</p><p class="ql-block"> 从广州直飞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飞行时间约10个小时。贝尔格莱德与中国时差晚6小时。使用货币第纳尔,1人民币兑15第纳尔。</p> <p class="ql-block"> D1 广州-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p><p class="ql-block"> 广州直飞贝尔格莱德的航班当地时间8点到达目的地,开启一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的首站,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该遗址是1999年被美国轰炸的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旧址。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同时炸伤数十人,使馆馆舍严重损毁。</p><p class="ql-block"> 这里虽然已经重建,看不到战争的痕迹,但纪念碑依然矗立,诉说着那段沉痛的历史。买一束鲜花,以表达对这段历史的铭记和对已故烈士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驻南使馆旧址上建起的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铁托墓,正式名称为"花房",是前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的安葬地。这座墓园不仅是一个纪念馆,还融合了历史展览和博物馆功能。花房的设计体现了铁托生前对花卉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铁托之于南斯拉夫,就相当于华盛顿之于美国,都是开国英雄般的存在。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终身领导人,曾任总统和南共联盟总书记。二战期间,他领导游击队成功抗击纳粹德国占领,成为民族英雄。战后他统一六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建立多民族联邦国家,推行“社会主义自治”模式,强调独立于苏联。他发起不结盟运动,使南斯拉夫在冷战中保持中立,国际地位显著。执政期间经济繁荣、民族矛盾暂时缓和,但1980年他去世后,南斯拉夫逐渐陷入分裂,最终解体。铁托以个人威望维持国家统一,被视作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主义领导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圣萨瓦教堂是世界第二大东正教堂,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贝尔格莱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外部高大雄伟,穹顶内壁及四周都是金灿灿的巨型马赛克壁画,总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米哈伊洛大公街。这条街坐落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紧邻卡莱梅格丹公园,是市内主要的步行商业街。沿街有很多19世纪70年代建成的建筑。在这里可以享受购物的乐趣、下午茶的悠闲、艺术画廊的复古气息。</p> <p class="ql-block"> 卡莱梅格丹城堡,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历经拜占庭、奥斯曼、奥匈帝国等多次重建,融合了罗马、奥斯曼和中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如今是市民休闲公园和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它是贝尔格莱德的地标,象征城市的沧桑历史与多元文化。贝尔格莱德的名字也是因为城堡而来的,建设这个城堡的时候它用白色的一种石头建的,贝尔格莱德在塞尔维亚语里面它是"白色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之地</p> <p class="ql-block"> 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1955年建成开放,是一所为纪念塞尔维亚裔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而创建的公立博物馆,亦是该国第一家技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被誉为"现代电力系统之父",主要贡献包括:交流电系统:奠定全球电力输送标准体系。无线电技术:开创无线通信技术先河,远程供能:1914年率先提出远距离无线输电设想。其科研成就有287项专利认证,且放弃交流电专利费的行为体现了技术普惠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埃隆·马斯克将公司命名为"特斯拉"就是为了致敬这位天才发明家。</p> <p class="ql-block"> D2 贝尔格莱德-兹拉蒂博尔</p><p class="ql-block"> 德里纳河屋,是一座建设在塞尔维亚德里纳河河中岩石上的小屋,小屋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初次建设算起,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小屋</span>因其独特的位置和造型<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span>称之为“世界最孤独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木头城,这是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为拍电影《生命的奇迹》而修建的木头城。这是一座精心打造的“乌托邦”,寓意远离城市、喧嚣和战乱。</p><p class="ql-block"> 这个景点没有时间的话,可以略过。</p> <p class="ql-block"> Sargan8铁路+小火车:Sargan8字线是世界上独有的窄轨距铁路,铁路本身也是个奇迹。这里的火车还保留着木质结构,Sargan8铁路始建于1921年全长15.5公里,直至1974年都是连接塞尔维亚的主要运输干线。之后才改造成旅游铁路。由于其中一段路轨连续打了两个圈,从高处看,恰好是一个"8"字,所以才叫Sargan8。</p><p class="ql-block"> 小火车对于我们云南人来讲就不稀奇了,因为我们有米轨火车。</p> <p class="ql-block">D7 萨拉热窝-贝尔格莱德</p><p class="ql-block"> 从萨拉热窝经过7小时车程回到贝尔格莱德,顺路打卡泽蒙小镇。</p><p class="ql-block"> 泽蒙小镇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西北郊,这里被誉为“多瑙河畔的琥珀”,保留着奥匈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红瓦斜顶、巴洛克教堂和鹅卵石巷,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旧日时光。</p> <p class="ql-block">天鹅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黑山共和国</b></p><p class="ql-block"> 黑山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是一个多山国家,国土面积约为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2万。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使用货币欧元。中国人可以凭邀请函免签入境。</p> <p class="ql-block"> D3 兹拉蒂博尔-波得戈里察</p><p class="ql-block"> 途中经过的一片湖水。</p> <p class="ql-block"> 塔拉大桥,是一座横跨塔拉河峡谷的混凝土拱桥,位于黑山北部,其全长365米,主桥拱114米,桥面距离河面高达172米,拥有五个拱结构。该桥建于1937年至1940年间,曾是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1942年,南斯拉夫游击队为阻止德军撤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其炸毁。1946年,大桥得到修复并恢复使用,至今仍在使用中。</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在老一辈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是因为桥本身有多宏伟,而是因为一部上世纪在国内家喻户晓的电影﹣-《桥》。电影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p><p class="ql-block"> 一座桥,一部电影,一首歌曲,就这样构成了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塔拉大桥的桥头,矗立着一座黑色大理石战士雕像,雕像英俊的面容带着微笑,深邃的目光注视着远方。这座雕像是电影《桥》中游击队长老虎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 塔拉峡谷,是黑山最长的峡谷之一,深度达到1300米,被认为是欧洲最深的峡谷之一,峡谷全长82公里。塔拉峡谷是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杜米托尔国家公园的黑湖,它被称为是欧洲的眼泪,这是一座高山冰川湖泊,它背后的博博托夫库克山峰高约2522米,夏日仍是白雪皑皑。黑湖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加上周围群山环绕,使这里成为天然的氧巴。黑湖的美,在于它的原始和幽静。</p> <p class="ql-block"> D4 波德戈里察-布德瓦</p><p class="ql-block"> 从波德戈里察到布德瓦车程大概2小时。布德瓦是黑山第二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圣斯特凡岛,这座由天然沙堤与陆地相连的小岛是黑山地标性景观,以其15世纪威尼斯风格的白色建筑群和贵族度假历史闻名。</p> <p class="ql-block"> 布德瓦古城,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亚得里亚海沿岸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被中世纪城墙环绕的布德瓦老城有特色的堡垒、高塔和城门,可以说整个老城就是座独一无二的建筑和市镇,狭窄的街道、小广场、咖啡馆、精品店、餐厅、画廊等都能在这里找到。</p> <p class="ql-block"> 海的对岸就是意大利🇮🇹。</p> <p class="ql-block"> 芭蕾舞女孩雕像,是布德瓦的地标性建筑,位于黑山最美丽的海滩之一﹣﹣莫格伦海滩上。这座青铜雕塑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一位芭蕾舞女孩与她的水手爱人一同遭遇了鲨鱼的袭击。女孩幸运地逃脱,但她的爱人却未能生还。从此,女孩每天傍晚都会来到海边,等待爱人的归来,直至心碎去世。</p> <p class="ql-block">D5 布德瓦-科托尔-莫斯塔尔</p><p class="ql-block"> 布德瓦和科托尔二城靠得很近,驱车两地只需30分钟。</p><p class="ql-block"> 科托尔峡湾,是地中海唯一的峡湾,被誉为南欧乃至世界上最美的峡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蝴蝶形状和深邃的峡湾地貌而闻名,两岸山峰高达1500米,最窄处仅340米。科托尔峡湾的形成是第四纪冰川运动与地中海板块挤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最深处达137米,两岸悬崖垂直落差千米,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立体画卷。</p> <p class="ql-block"> 看似很小的科托尔湾居然也是难得的深水港,万吨邮轮经常在这里停靠,满载着游客驶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乘快艇游科托尔峡湾</p> <p class="ql-block"> 圣母岩岛,是科托尔湾唯一的人工岛屿。传说中圣母显灵,当地人每年在显灵日运送石头,经过两百年终于形成了这座岛屿,并建成了岛上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乔治岛,一座私人岛屿。</p> <p class="ql-block"> 蓝洞,当阳光穿过洞穴入口,照射到洞穴内的海水时,会产生令人惊叹的蓝色光谱,使得整个洞穴仿佛被蓝色光芒所笼罩。这种奇特的光影效果,使得Blue Cave蓝洞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科托尔古城,位于黑山亚得里亚海沿岸的科托尔湾畔,是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中世纪古城,以其保存完好的威尼斯风格建筑、蜿蜒的悬崖城墙和背靠险峻山脉的壮丽峡湾景观闻名,融合了自然奇观与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简称波黑)</b></p><p class="ql-block">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总面积 5.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 353 万人。波黑由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 2 个实体组成。波黑的政体为代表团制,设国家集体元首,称作波黑主席团,任期 4 年。主席团由来自波什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的各 1 名成员组成。主席团成员分别由两个实体直接选举产生。主席团为轮值制,由三族代表每 8 个月轮换一次。波黑货币马克,1马克兑换人民币4元。波黑对中国游客免签。</p><p class="ql-block"> 从黑山进入波黑的边境站,我们耗时约2小时。</p> <p class="ql-block"> D6 莫斯塔尔-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 莫斯塔尔桥位于波黑莫斯塔尔市,建于1566年奥斯曼帝国时期,以24米高单拱石桥闻名,被誉为“石砌的彩虹”。它曾是连接不同民族与宗教的象征,1993年波黑战争中被毁,2004年用传统工艺重建,次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是波黑地标,保留青年从桥顶跳河的百年传统,象征和平与多元共存。</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随着《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许多中国人也是通过这部影片知道了南斯拉夫、知道了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这座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闻名的城市,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战争与死亡的气息。四周的山峰上,红瓦白墙的房子错落有致,街头涂鸦与弹孔墙壁形成鲜明的对比,<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是一座承载战争记忆与和平希望的城市,其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巴尔干半岛的独特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瑟比利喷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场景)</p> <p class="ql-block"> 胡色雷贝清真寺,这个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驻波斯尼亚时,于1531年建成。是巴尔干半岛和波黑最大的清真寺。曾因战乱多次被损伤后又修复。</p> <p class="ql-block">圣心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母主座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拉丁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 迪南 夫妇巡视时,在这座桥上被热血塞族青年刺杀,从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瓦解,也葬送了100万人的性命,从而使这座籍籍无名的桥,成为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永恒之火,石碑上的文字纪念了1945年4月6日 萨拉热窝 的解放。纪念碑由前南斯拉夫国旗的几种颜色组成,有蓝色、白色和红色,前面有一座花环形的炉子,热烈、不断燃烧的火焰,象征着 萨拉热窝解放者永恒而鲜活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波黑战争留下的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 登上黄堡,俯瞰山谷中的萨拉热窝老城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街景</p> <p class="ql-block">铜匠街</p> <p class="ql-block">特斯拉雕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美食</b></p><p class="ql-block"> 欧洲的美食对于中国胃来说就一般般了。</p> <p class="ql-block"> 巴尔干半岛三国行,若以自然风光论,黑山当属最佳,陡峭峡湾与亚得里亚海碧波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萨拉热窝则以斑驳弹孔为历史书页,每块石板都镌刻着文明碰撞的痕迹;塞尔维亚或许缺乏视觉奇观,但贝尔格莱德要塞的落日余晖里,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处沉淀着千年文明的回响。三国三色,恰构成巴尔干最真实的旅行拼图——这里有自然的馈赠,有历史的重量,更有在创伤与新生中倔强生长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