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辑:村口</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5650968</p><p class="ql-block">素材:《道听途说》</p> <p class="ql-block">马秀清是滑县秀才马逸三的女儿。她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有个叫杨瞽儿的算命瞎子根据她出生的年、月、日、时推算,说她的命对父母不利。她的父母因此厌恶她,就把她送给农民苗贤宝家做童养媳。过了三年,苗贤宝死了。另一个算命瞎子鲍瞽儿说,这是因为马秀清命不好,才缩短了公公的寿命。苗贤宝的妻子也开始厌恶她,就把她送回了马家。马家没办法拒绝,只好把她留在家里抚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李文成在滑县发动叛乱的时候,马秀清已经十二岁了。当时马逸三正在郡城参加考试,秀清跟着母亲外出避难。走了三十里路,被土匪袭击,秀清躲到荆棘丛中,土匪退走后才出来。她发现母亲不见了,一边哭泣一边呼喊,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在路上遇到一个瞎了一只眼的道士,道士对她说不要哭,会带她去找母亲,秀清就跟着道士走了。辗转找了三天,始终没有找到母亲。秀清不想再走了,道士说:“不走的话,土匪就要来了,到时候利刃就会架在脖子上!你想留下来等死吗?”秀清没有办法,只能听从道士的安排。走了二十多天,到了山东地界。道士把秀清卖给了一个姓荀的富翁家做婢女。</p> <p class="ql-block">荀家的女主人芮氏,年纪不到五十岁,双目失明,性格极其暴烈,对待下人十分苛刻。稍微有一点不如意,就会用鞭子乱打。有的婢女欺负她眼睛看不见,就拿东西挡着承受鞭打,芮氏发觉鞭子没有打到肉,就会更加愤怒,使用的刑罚也更加残酷。荀老翁厌恶芮氏的无情,知道秀清娇弱,受不了她的虐待,就把秀清藏在别的房间里。虽然秀清名义上是婢女,但睡觉和吃饭都和主人没什么区别。其他婢女嫉妒她受宠,就偷偷向芮氏告状。芮氏假装没听见,一直等到荀老翁出远门后,才把秀清找来,扒掉她华丽的衣服,换上粗糙的衣服,让她干活,比其他婢女干的活都多。芮氏喜怒无常,对秀清又打又骂,极尽羞辱。不到一个月,秀清就变得蓬头垢面,身形消瘦,瘦得皮包骨头。荀老翁回来后,看到秀清的样子几乎认不出来了,虽然心里十分怜悯,但也没办法阻止芮氏的虐待。一天晚上,强盗闯进荀家,把家里的东西抢劫一空,还杀了芮氏,把秀清也掳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强盗姓林,他有个女儿叫林蟾英,看到秀清后很喜欢她,就向父亲请求,把秀清收为义女。她们以姐妹相称,感情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林氏父女本来是靠表演杂耍为生的,林蟾英有绝技,在马上表演滚鞍等各种杂耍,动作变幻自如,越来越新奇。他们走遍了大江南北,同行的伙伴很多。他们还养了一只猴子,白天让猴子表演杂耍,晚上利用猴子进行盗窃。每次挖开富人家的墙壁,只去掉半块砖,形成一个小洞,把猴子放进去,猴子打开门让强盗进去。当时报盗窃案的很多都像这样,人们都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偶然一次,县令从都城出来,看到林氏父女的猴子表演,产生了怀疑,就命令捕快仔细检查被盗人家墙壁的缝隙,果然发现了几根猴毛,于是逮捕了他们一伙人。林氏父女迅速逃窜才得以逃脱,之后他们又招纳了更多的无赖之徒,聚集在一起当起了强盗。</p> <p class="ql-block">走了三十里路,天开始亮了,秀清才知道自己跟着的不是霍桂馨。于是她问少年从哪里来,少年说自己姓谈,名叫荣昌,是江西余干人。这几年做绸缎生意,不但没赚钱还赔了本。因为被债务逼迫,就带着几十两银子打算连夜逃走。正好遇到打更的人路过,就偶然躲进了深巷里,幸运地遇到了秀清,这也是上天的缘分。秀清也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但隐瞒了自己是做别人小妾的事,只说自己是富家的婢女,因为不被主母容下,所以才逃了出来。两人都发誓结为夫妇,一起回余干,于是就雇船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船到了三山的时候,被逆风阻挡,天色已经傍晚了。有一个客人背着沉重的包裹,来请求搭船。这个客人长着鹰一样的眼睛,满脸络腮胡子,身材雄伟。谈荣昌觉得他可能是绿林好汉,就拒绝了他。秀清说:“有我在,就算是强盗也不怕。”于是让他上了船,还请他喝酒,喝了好几升酒,这个客人都没有醉意。从那以后,他们每天都一起喝酒,习以为常。一天,船到了板子矾,天已经黑了。船夫还在催促划船,打算赶到荻港住宿。秀清不想走了,于是就把船停泊下来。一更天快结束的时候,客人的船舱里静悄悄的。谈荣昌怀疑客人睡着了,就拿着酒壶去找他,叫他也不答应,摸了摸他,身体已经冰凉了!谈荣昌非常害怕,告诉了秀清,秀清出来检查客人的包裹,发现里面有二十四根金条,还有一封信。原来是因为强盗头子在豫章被抓了,这个客人通过关系得到了这封信,是要送给某个书吏,用这些金条来打通关系的。</p> <p class="ql-block">秀清说:“刚才停船的时候,我看到路旁的荆棘丛中有一口巨大的棺材,看起来像是刚停放的,而且没有任何东西遮盖,我怀疑这是强盗藏金子假装成棺材的。我要把船停下来的意思,就是想等到深夜去试探一下。但是因为有这个客人在,有点碍眼。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正好,请让我先去看看棺材是真是假。这个客人的尸体本来就可以换个地方安置。”于是她握着利刃,跳上岸去。她举起棺材,发现非常重,不像是装着尸体的。她撬开棺材盖一看,里面全是黄澄澄的金子,价值上万。她想把金子运回到船上,又担心被船夫发现,于是就把客人的尸体放在金子上面,把棺材盖好,恢复原样。等到天亮,她假装呼喊说东西被偷了,说那个客人已经带着金子逃走了。那个客人的样子本来就像强盗,所以没有人怀疑他们在说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船又行驶了几天,到达了皖城,他们就下船上岸,把行李放在旅店里。等到买了一艘小船,谈荣昌因为长期在江湖上闯荡,很熟悉驾船的技术,就和秀清一起驾船。顺着顺风扬帆起航,又回到了板子矾,把棺材里的金子全部取了出来。到了金陵,他们偿还了债务,重新做起了生意。他们资金充足,善于经营,获得的利润常常是成本的好几倍。于是他们购置了房屋和田产,在金陵安了家。还自己准备了一艘装饰精美的满江红座船,船上的帘子、帷幕、茶几、床榻都修饰得非常精致。凡是有生意往来的时候,必定是夫妻二人一起出行,有他们在,遇到强盗也不害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天,他们的船停泊在邗上。有一个跛脚的乞丐带着一个瞎眼的老妇人,肩上扛着一捆稻草,身上裹着半块毡子,毡子破得千疮百孔,胳膊和腿都露在外面,在船边疯狂地叫嚷。仆人们愤怒地责骂他们,老妇人说:“富贵是靠不住的,何必对人摆出这副样子呢?乞丐难道是生来就贫穷的吗?我五年前还是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一呼百应,稍微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就会大发脾气,作威作福,当时哪里能想到会有今天呢。”仆人们更加生气了,说:“你这个该死的老太婆,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吗,干嘛在这里胡说八道、恶语伤人?”说着就卷起袖子,握紧拳头,打算狠狠地教训她一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秀清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从帘子的缝隙偷偷看去,看到那个瞎眼乞丐,怀疑她是汤氏。于是派婢女出去询问,果然是汤氏。秀清便详细地询问她的情况,瞎眼乞丐说自己家里原本很富有,五年前丈夫去世后,家道渐渐中落,又遭遇了火灾,家里的东西全没了。自己实在没办法维持生计,只能靠讨饭为生。她所跟着的那个跛脚乞丐,是偶然结合在一起的。秀清可怜她生活困苦,就给了她两贯铜钱。瞎眼乞丐对这份厚恩十分感激,询问施恩者的姓名,得知是马家的女儿秀清,便后悔地说:“仇人相遇,人家还能用德来报答我。要是当年在相处的时候,我能对她稍微好点,说不定还能指望有半辈子安稳的饭吃呢。”她一边叹息一边流泪地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马秀清的船也趁着顺风解缆起航了,从那以后,双方如同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泥土般分隔开来,再也不知道汤氏的情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