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下是以一名中学生的视角对《儿童技能法》三大动机的分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行动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学校里,参加社团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行动的价值。比如参加志愿者社团,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陪他们聊天。看到老人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我觉得自己的行动很有意义,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和温暖,这让我更愿意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也让我明白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目标可实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习数学时,我发现将大目标分解成可实现的小目标很有帮助。数学一直是我的薄弱学科,我就先设定每次考试比上一次提高5分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每天多做几道数学题,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当我真的在下次考试中提高了分数,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也更有信心去实现下一个小目标,逐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进步可视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学习语文古诗词时,我采用了一种进步可视化的方法。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每背会一首古诗词,就在上面记录下来,写上背诵的日期和诗词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记本上记录的诗词越来越多,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这种方式让我更有动力去背诵更多的古诗词,因为我能直观地看到自己在知识积累方面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