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在闵行的马桥有一个叫“韩湘水博园”的公园,她隐匿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旁的黄浦江边上,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都市的边缘,以其古朴、自然、纯粹的格调,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园内有很多有历史且非常漂亮的古桥,我早就想去一探究竟,今年4月份姐姐、妹妹结伴来上海玩,正好了了我的这个心愿。</p><p class="ql-block"> 韩湘水博园是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为保护上海饮用取水口安全而建的一个水生态园林,是上海市郊区旅游重点项目。全园占地400亩,毗邻黄浦江,她不仅是一座古桥博物馆,也是一片名木古树的保护区,更是上海难得一见的集齐水、桥、亭、台、楼、阁、树、花、草、木的古典园林。因所处的地名“韩仓”相传是古代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留下的宅院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水博园由古生态园区、古文化园区和乡村观光乐园三部分组成。古生态园区以河道、古桥、古树、景观石、仿古建筑为主要构件,以古朴、自然、野趣为格调,园内有百年以上古树600余棵,种类繁多,包括银杏、香樟、紫微、桂树、白蜡、黄杨等。这些古树或苍天高耸,或老态龙钟,或残枝落发,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赋予了园区独特的生态魅力。园区里还有56座桥,其中有三十余座是从江、浙、皖等省收集得来的明清时期古石桥,刻有“浦江魂”的石碑是来自于广西的“水冲石”,石头表面有清晰的水冲痕迹。园内还建有科普场馆两个。古文化园区集中发掘和展示黄浦江水文化、马桥古文化及马桥历史文化名人,建有马桥古文化遗址仿真馆、董其昌画院等。乡村观光乐园以现代农业观光、黄浦江岸农家生活及乡土文化展示。</p> <p class="ql-block"> 韩湘水博园俯视照片</p> <p class="ql-block"> 醒狮桥原名“太平桥”是从浙江湖州移建过来的曾经它在战争中被毁重建后改名“醒狮桥”。</p> <p class="ql-block"> 站在醒狮桥上便看到不远处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写着“浦江魂”三个金色大字。这块巨石重约80吨,是广西产的“水冲石”。</p> <p class="ql-block"> 五孔石拱桥又称韩湘桥,是上海仅次于朱家角放生桥的第二大古石桥,传说与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相关联。</p><p class="ql-block"> 桥共有100级台阶,因此又称“长命百岁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走过了这“长命桥”,祈福平安幸福!</p> <p class="ql-block"> 外婆桥是清代富商为纪念外婆而建,具有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 外婆站在外婆桥上</p> <p class="ql-block"> 香泾桥——清朝单孔圆拱桥。为迎接乾隆“南巡”当地乡紳修此桥替换原来很窄的平板桥,于乾隆途径时在桥上下洒满了当地盛产的茉莉花,因其香气四溢,乾隆大悦,赐此桥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含碧桥——清代拱桥,相传某地河水常断流,一石匠翻山越岭找到新水源后带领全村人,经过十余载艰苦努力,开山凿壁引水至断河,流水像翡翠一样清绿,故人们称此桥为“含碧桥”。</p> <p class="ql-block"> 通缘桥——明代圆拱石桥,相传明代有一个财主富甲一方,但无心济贫而人缘不好,家中举办婚宴、寿宴,街坊邻里都不愿意去捧场,经高僧点拨后他出钱建此桥行善,后邻里关系改善,家族也更兴旺了。</p> <p class="ql-block"> 丰泽桥——明代单孔拱桥,桥面圆弧无踏点。相传某年河流干涸,庄稼颗粒无收,李县令求雨无果,梦见蛟龙令其在衙门前建桥,建成后天上突降大雨,河流奔腾,田野重现生机,李县令挥毫写下了“丰泽桥”。</p> <p class="ql-block"> 万金桥——单孔圆拱桥,又名“状元桥”,相传明朝一名秀才没有盘缠赶考,乡亲们得知后慷慨解囊帮他筹齐资金,秀才中状元之后出重金酬谢乡亲们,乡亲们说建桥造福村民能抵万两黄金,于是状元出资建造了这座“万金桥”。</p> <p class="ql-block"> 泰顺桥——清代拱桥,相传一地老百姓常年受水患旱灾之苦,一道士路过发现河流暗流涌动,说要在水势凶隆之地建石桥可以镇住这股暗流,村民建此桥后果然风调雨顺,所以就命其名为“泰顺桥”。</p> <p class="ql-block"> 感恩桥——明代古石桥,相传江南有一年发生洪灾,一男童被母亲放于木盆中在齐胸的水里推着逃生,后其母溺亡,男童飘远得救,他长大后为了感恩生母,养母和乡亲们耗时十年凿石造此“感恩桥”。</p> <p class="ql-block"> 清代跨梁式平桥,它是为了纪念一个叫迎春的姑娘而建的。</p><p class="ql-block"> 传说,迎春家世为医,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迎春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慧,对医道也颇有造诣,而且迎春生来一副好心肠,每当穷人来看病,她总是央求父亲少收或不收钱,有时父亲太忙了出不了诊,她总是自告奋勇,而且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有一次她上山采药不慎掉下山崖而亡,乡亲们悲痛万分,遂建桥以纪念她。</p> <p class="ql-block"> 迨吉桥——迨吉桥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是从浙江乡间移建过来的。这座古桥原先散落于江南村落,经过百年风雨几近坍塌,后由具有修复古建筑经验的苏州工匠将其移建复原,迨吉桥的移建和修复过程体现了对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使其得以在现代继续展示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凤凰桥又被称为龙凤桥。相传这座桥是因为一户人家一直没有孩子,建了这座桥后竟然生了龙凤胎,因此得名龙凤桥。</p> <p class="ql-block"> 这是淀山湖桥。</p> <p class="ql-block"> 一块形似船帆的太湖石矗立于水系交汇处。高达六米的一帆风顺石成为园内最具辨识度的地标。石材采自江苏洞庭西山,通体呈银灰色,表面分布着天然形成的孔洞与纹理,形成风帆鼓动的动态视觉效果。石体底部镌刻“一帆风顺”四字,采用篆书字体,笔力遒劲,为当代书法家韩天衡手迹。</p> <p class="ql-block"> 这是园中的贵州苑,样式是典型的贵州山区的吊脚楼,这座吊脚楼是从贵州山区的一户大户人家移建到这里的,全木结构,有近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园内还有不少其他的桥和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典型的古戏台桥。</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桥看起来还蛮复杂的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明清时代风格的多重檐屋顶建筑。这座建筑具有明清时代的风格,其多重檐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显得古色古香,仿佛将游客带回到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 一步一景、步步景。</p> <p class="ql-block"> 这个造型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 再拍一张照片,太漂亮啦!</p> <p class="ql-block"> 哈哈,来一张自拍照吧。</p> <p class="ql-block"> 身在景中在拍景。</p> <p class="ql-block"> 这张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 看看,我这张照片多漂亮😻</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来美一下。</p> <p class="ql-block"> “这样可以吗?”</p> <p class="ql-block"> 在游园中遇到了来自藏南的藏族同胞带这一群大妈在跳西藏舞。</p> <p class="ql-block"> 窗内窗外都是景。</p> <p class="ql-block"> 于细微之处见真功夫。</p> <p class="ql-block"> 诺,我们现在在这儿呢。</p> <p class="ql-block"> 看,这桥墩多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大哥,我这样站着,你给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韩湘水博园》!</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古桥博物园》!</p><p class="ql-block"> 你给我留下了江南的吴侬细语、留下了江南的柔情印记;我也把我们爱的脚步👣留在了你的怀抱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