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辑/致远</p>
<p class="ql-block">图片/致远</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炮兵八O一旅(团、支队),是经党中央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组建的我国第一支地地战略导弹部队,被誉为“亚洲第一旅”和“东风第一枝”。1957年12月9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北京长辛店成立了一个以培养导弹技术人才为核心任务的炮兵教导大队,该大队隶属于炮兵,并由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领导。至1958年5月下旬,大队规模扩大,正式组建了第一教导营。</p> <p class="ql-block">第一教导营以教导大队原有的四个连队为基础,同时从炮兵、空军等八十八个单位抽调人员补充而成。营内设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和技术处四个部门,下辖四个连队。同年8月,炮兵教导大队更名为国防部第五研究教导大队。1959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教导大队被撤销,其下属的第一教导营转隶炮兵。同年7月6日,炮兵党委决定以第一教导营为基础组建我国首个地地导弹营。同年8月,第一地地导弹营从北京长辛店移防至甘肃武威,由武威炮兵学校代管。10月,总参正式批复同意炮兵组建两个地地导弹营,并下达了地地导弹第一营和第二营的番号,第一地地导弹营正式定名为炮兵第八O二营。</p> <p class="ql-block">“东风第一旅”的组建,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创建史上的光辉起点。其成长壮大历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发展壮大历程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1963年9月,八O二营从武威出发,经铁路输送至酒泉国防科委某试验基地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并于10月14日成功发射一枚东风一号地地导弹,这是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首次实弹发射,被誉为“争气弹”。1964年2月,根据总参谋部批复,军委炮兵将炮兵第八O二营的番号调整改编为炮兵第八O一团。1966年12月,第八O一团转隶炮兵第五十二基地,次年10月随基地整体转隶第二炮兵,更名为第二炮兵第八O一团。同年12月,部队从武威炮校出发,途经湖北武汉移防至第五十二基地。1969年初,第八O一团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和承德地区执行军委下达的核反击作战任务。1970年12月,根据上级命令移防至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县,开始长达十年的战备值班任务。1983年7月,部队由导弹团改编为导弹支队,实行支队辖大队、大队辖中队的编制。1984年12月,支队转隶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次年12月由导弹支队改编为导弹旅,全称第二炮兵第八O一旅,实行旅辖营、营辖连、连辖排的编制。2017年3月15日零时起,部队根据上级命令进行整编,番号改为“火箭军第xxx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最早的导弹部队,八O一旅自组建以来,始终肩负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建设中国独立战略核力量”的神圣使命。从京畿启程,到戍守西凉,再到转战鄂皖、屯兵宣唐,最后挥师豫西,历经六次移防、四次转隶、三次换型、八次改编,完成了58次点火训练任务,发射了29枚地地战略导弹,输送了570名技术指挥干部和操作骨干,帮助组建了八O二、八O七、八O九、八一一旅等四支作战部队。先后三次担负军委战备值班和军兵种高戒备作战值班任务,历时31年之久。以铁肩赤胆牵制台湾、威慑美帝、抗御苏顽,以碧血神剑震慑西方、维护主权,义无反顾地扛起“核心力量、战略支撑、重要基石、大国鼎柱”的使命担当,为开创共和国战略导弹事业、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旅史馆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炮兵第八O一旅的官兵,请铭记我们旅的光荣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