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河西走廊

桑妮(SunNy)

<p class="ql-block">金色的九月行走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带</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几个颇有特色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平山湖大峡谷是经过亿万年地壳抬升,大自然风蚀、水蚀和化学溶蚀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峡谷,是张掖三大丹霞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平山湖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关键是人少景美,不必排队</p> <p class="ql-block">景区分为观景台和峡谷两个部分,一号观景台是景区的主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一号观景台所见</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深度游”,坐车下到谷底,开启探险之旅</p> <p class="ql-block">平山湖大峡谷是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峡谷奇观于一体的地质景观景区,集自然奇观、峡谷探险、地质科考、民族风情、自驾越野等于一体,是复合性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下了车,还得走挺远</p> <p class="ql-block">可以边走边拍,多数都是需要仰望的</p> <p class="ql-block">该景区2014年才被开发</p> <p class="ql-block">峡谷幽深,峰林奇特。走几十分钟再骑一段骆驼</p> <p class="ql-block">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是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峡谷奇观于一体的地质景观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谷底所有景色皆需仰望</p> <p class="ql-block">峡谷以流水沟壑为基本特征,山势低且平缓,以沙石山为背景。主要以红白和赭红色为主色调,色彩略显灰暗。山体多呈圆锥或柱状,造型奇特。</p> <p class="ql-block">天梯</p> <p class="ql-block">像不像花豹?</p> <p class="ql-block">平山湖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快到出口了</p> <p class="ql-block">平山湖大峡谷被《中国国家地理》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游客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丝绸之路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认为,“七彩丹霞”是一位浓妆艳抹的妖娆艳丽女子,而“平山湖大峡谷”可谓是粗旷、棱角分明的西北汉子。</p> <p class="ql-block">外星谷</p><p class="ql-block">又一个人少景美的地方,被誉为“河西走廊狂野之境”</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不远就是五彩迎宾山</p> <p class="ql-block">【五彩迎宾山】是由赤橙黄紫白等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泥乳质砂砾岩体,于平地中突兀而起,形成峰峦叠嶂之势。因岩体表层呈现出多种色彩,使得岩体看上去像是油画一般,是景区最先展示给游客的地貌景观,故称“五彩迎宾山”。</p><p class="ql-block">该景观主要由距今约2.6亿年左右的紫红色含粒粗砂岩、砾岩及青灰色砂质泥岩、黑灰色细砂岩等组成,因遭受漫长的雨水冲刷、流水下蚀切割及后期的风蚀改造,造就了峰峦叠嶂、气势恢宏的地貌景观,其色彩之鲜艳,造型之奇特,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这里,奇峰突起,峻岭横生,峡谷险峻,崖壁陡峭,岩柱嶙峋,奇石突兀,地貌梦幻神奇,磅礴大气,是一处能给游客带来多重享受的复合型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以红白灰褐各色组成的嶙峋山体</p> <p class="ql-block">外星谷里的万佛山,彩色山体整齐排列,似万佛矗立</p> <p class="ql-block">万佛山</p> <p class="ql-block">【万佛山】为泥乳质砂砾岩组成的巨大山体,全长约2.5公里,色彩梦幻神奇,山体峥嵘万象,仿佛众神群集,又如万佛朝拜,故称“万佛山”。</p><p class="ql-block">该地貌景观主要由距今约2.6亿年左右的紫红色含粒粗砂岩、砾岩及青灰色砂质泥岩、黑灰色细砂岩等组成,因构造抬升后遭受雨水冲刷、流水下蚀切割及后期的风蚀改造而形成的峰丛景观。</p> <p class="ql-block">外星谷里的天下粮仓</p> <p class="ql-block">【天下粮仓】一排排一行行,仿佛一座座粮仓溢出了粮食,一派丰收景象,故名为“天下粮仓”。</p><p class="ql-block">该景观主要由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的砖红色、棕红色砂质泥岩、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组成,因遭受漫长的雨水冲刷、流水下蚀切割及后期的风蚀改造,形成的岩峰、岩柱、岩体地貌景观。</p> <p class="ql-block">天下粮仓</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天书峡中挺立的岩壁,凸凹相连,从特定角度看,仿佛一排巨大的转经轮,让人忍不住想去转动。在蓝天辉映下,给人一种超乎自然的神秘感觉。“转经轮”由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该景观主要由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的砖红色、棕红色砂质泥岩、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组成,因遭受漫长的雨水冲刷、流水下蚀切割及后期的风蚀改造,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观。</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尼玛文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外星谷里的天书峡</p> <p class="ql-block">五彩斑斓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天下粮仓和天书峡</p> <p class="ql-block">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景观区,海拔1500-2350米,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源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峡谷岩壁,是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奇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手机视角的万佛山</p> <p class="ql-block">清晰的指路牌</p> <p class="ql-block">五彩迎宾山</p> <p class="ql-block">【一柱擎天】位于丘陵顶部,孤傲挺立,直冲蓝天,与周边景致形成明显对比,故名“一柱擎天”。</p><p class="ql-block">景观主要由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的砖红色、棕红色砂质泥岩、细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等组成,因遭受漫长的雨水冲刷、流水下蚀切割及后期的风蚀改造,形成了梦幻神奇的地貌景观。</p> <p class="ql-block">天书峡</p> <p class="ql-block">火星峡谷入口</p> <p class="ql-block">张掖外星谷的许多地貌景观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罕见,属于稀缺的、独有的、不可复制的优质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航拍集锦</p> <p class="ql-block">到张掖,没有人不知道七彩丹霞景区的</p> <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国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p> <p class="ql-block">张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最早的一次是跟摄影团大约2009年,看到的是红白相间的“五花肉”。</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选择了深度游,看到了以往没看到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深度游内容有卧虎峡、七彩敖河和万象土林谷等3处观景点。土林里有神龙戏火、灵猴观海、众僧拜佛、神龟问天、金蟾问道、大扇贝、七彩屏、睡美人、卧虎等景观30余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卧虎峡</p> <p class="ql-block">这片区域以红黄相间为主,间或有绿色</p> <p class="ql-block">七彩敖河</p> <p class="ql-block">视频</p> <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全球最刻骨铭心的二十二处风景之一”“全球最美外景拍摄地”“中国品牌旅游景区TOP20”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七彩敖河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2日,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中国丹霞”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游完深度游的景点,回到了游客聚集的地方,看了看傍晚的热气球</p> <p class="ql-block">看热气球起飞</p> <p class="ql-block">所谓深度游,主要是面包车跟着我们走,还有一个随车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张掖土林,以前没见过。名为“万象土林谷”</p> <p class="ql-block">迎客屏</p> <p class="ql-block">诗仙醉酒</p> <p class="ql-block">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虎踞龙盘</p> <p class="ql-block">母子情深</p> <p class="ql-block">金蝉戏驼</p> <p class="ql-block">橐(音tuo)驼望亲</p> <p class="ql-block">老龟问寿</p> <p class="ql-block">伯牙鼓琴</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些景观都在一个地方,就看你能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来</p> <p class="ql-block">景色都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还有些没有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可以凭想象,自己取名</p> <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也是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据说是乾隆御笔,在博物馆里摆放着</p> <p class="ql-block">这是挂在门口的</p> <p class="ql-block">飞龙在天</p> <p class="ql-block">1966年北京的红卫兵来到张掖大佛寺,把大佛砸了个洞,从中发现不少东西,现在看都是文物。</p> <p class="ql-block">大殿里描金的立柱</p> <p class="ql-block">壁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古代曲谱</p> <p class="ql-block">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塔高33.37米。相传置放着释迦摄摩胜骨灰。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塔基每边长23米,层层向上收小,共13节,华盖直径4米多,四周饰有36块铜质板瓦,悬挂着36个流苏风铃。该塔造形别致,和北京妙应寺白塔有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殿门两侧各镶6平方米见方的砖雕一块,上精雕如来佛讲经说法的故事和神态各异的诸佛像。南为西方极乐世界,上书“登极乐天”,右下方书“西方圣境”。</p> <p class="ql-block">常闭的大门也是文物</p> <p class="ql-block">西夏文</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佛教界,张掖大佛寺有“三绝”名冠神州:国内唯一的西夏寺院建筑、亚洲第一大室内卧佛和保存最完整的《北藏》佛经及般若金经。</p><p class="ql-block">它是一座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书画及文物珍品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对于研究古代河西乃至整个西域的建筑艺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中西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殿内博物馆有三D打印的金塔寺石窟</p> <p class="ql-block">泥塑的立体飞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航拍镜头可以看到全貌</p> <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历时五载,至西夏贞观三年(1103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张掖除了有大佛寺,还有马蹄寺</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境内,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藏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p> <p class="ql-block">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普光寺的站佛殿内景</p> <p class="ql-block">普光寺的 33 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p> <p class="ql-block">石窟依崖壁开凿,共七层、21个洞窟,层叠如塔,暗合“三十三天”的层级概念。每层通过内部“之”字形隧道相连,形成独特的空间序列。</p> <p class="ql-block">险峻的攀登体验‌:需攀爬129级台阶、75度陡梯及“鹞子翻身”式通道,模拟从凡间升至天界的艰难过程,强化宗教隐喻。</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航拍</p> <p class="ql-block">佛经记载,“三十三天”(梵文Trāyastriṃśa)是欲界六天之一,位于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居所,四方各有八天城,合计三十三天,象征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33天石窟航拍</p> <p class="ql-block">航拍视频集锦</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还有一个天梯山石窟,虽然不在张掖市,但是它属于丝路石窟走廊</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中路乡灯山村,创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97—439年),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p> <p class="ql-block">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决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为挽救珍贵的石窟文物,甘肃省决定对天梯山石窟内部分文物进行搬迁保护。</p> <p class="ql-block">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石窟内的数十尊造像、三百余平方米壁画、25箱文物残片,运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负责搬迁工作的敦煌研究院(时称敦煌文物研究所)表示,由于当时的搬迁和运输条件所限,这些文物一经迁移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损坏。在甘肃省博物馆保存的40多年中,又因为博物馆改建扩建的几次搬运和文革时期的人为损坏,部分塑像和壁画已变得支离破碎。</p> <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第13窟也称大佛窟,唐代开凿造像后世又有修给。主尊释迦如来坐佛高28米、宽10米,两侧站立迦叶、阿难二弟子,文殊、普贤二菩萨,多闻、广目二天王造像。窟内南北两壁残存彩绘壁画,为云纹青龙、大象经卷、猛虎花卉等纹样。</p> <p class="ql-block">先有的石窟,后有的水库</p> <p class="ql-block">2006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省博物馆除少量留存外,将大多数石窟文物移交武威市凉州区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保护管理;</p><p class="ql-block">2014年,在甘肃省文物局积极争取下,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该项目拟修复壁画面积359平方米,彩塑76身,修复后的文物将在武威市博物馆新馆进行展出。</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河西走廊,不仅有独特的地貌,还有厚重的历史。令人流连忘返,值得一游再游。</p> <p class="ql-block">文章写于 2025年5月6日</p><p class="ql-block">图片摄于 2024年9月上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