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密码:汉字里的千年宝藏

玖玖玖

<p class="ql-block">实习学校:上饶市第一小学(金龙岗校区)</p><p class="ql-block">实习学科:小学语文</p><p class="ql-block">实习指导教师:陈英</p><p class="ql-block">实习时间:2025年3月</p><p class="ql-block">实习生姓名:杜采虹</p><p class="ql-block">实习生专业:小学教育</p><p class="ql-block">带队指导老师:赵娟</p><p class="ql-block">上课年级班级:二(6)班</p><p class="ql-block">上课章节:识字单元《“贝”的故事》第二课时</p><p class="ql-block">是否公开课:否</p><p class="ql-block"><br></p> 一、教学准备阶段 <p class="ql-block">本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性文本:主要围绕汉字“贝”展开,讲述其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首先整理本篇课文的行文思路和段落大意,梳理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参考部分名师课堂和教辅资料,以便在课堂中更加自然、更加生动形象为学生讲解抽象概念。</p> <p class="ql-block">同时,我与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再结合自身听课过程中的经验感受。二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需要直观化教学以及对汉字演变故事有着较高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被调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决定在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游戏法,确保学生保持较高的注意力下完成教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最终在不断的修改下形成完整的教案和PPT,融入我对本篇课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解,那些反复打磨的教学小活动,成为学生打开汉字密码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课堂如璞玉,精琢方成器”,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课堂,我与办公室里的老师商量,我首先在二(3)进行教学。试讲后,指导老师都会从语气语调、评价语多样性、板书设计等多方面提出建议。试着讲课,积极听取老师们的建议,以求达到自信的讲课状态。</p> 二、教学实施阶段 <p class="ql-block">1.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让学生表达: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p> <p class="ql-block">2.新授片段</p> <p class="ql-block">在讲解“贝”字的甲骨文字形时,我采取了一种让学生根据文中描述在我所提供的四幅图中进行猜测的方式。这种做法与直接告知学生答案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它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贝”字甲骨文字形的探究当中。</p><p class="ql-block">在对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讲解的时候,我运用了进阶式提问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不断地向学生抛出一系列问题来实现的。在这种如同链条般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间感受到课文的行文思路。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像是沿着一条无形的线索在探索课文的奥秘,他们会逐渐明晰作者的写作逻辑,理解每个段落之间的关联以及每个句子在整体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3.上课实况</p> <p class="ql-block">3.学生作业</p> 三、教学评价阶段 <p class="ql-block">实习点学校指导教师评价:</p><p class="ql-block">教学内容完整,教学环节逻辑比较清晰,能够准确传达本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但是,上课语气过于平淡,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PT部分内容可插入超链接,让教学环节过渡更加流畅。注意评价语,学生在齐读过后,可作适当评价,点平时注意不要背对学生。最后,不要紧张要自信。</p> 四、教学反思阶段 <p class="ql-block">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教学的容基本在课堂中有体现,教姿教态有待改进,没有畏畏缩缩以及特别多的小动作。但对于课堂节麦把握有待提高,争取做到突出重点。部分环节过渡有待加强,过渡语可以更简洁自然些。课堂指令需要更明确,如让学生朗读时,明确到是自由读、默读还是齐读,说清楚要求。评所学生意不要碎碎念,不要背对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