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炮!我的老师王祥之先生,今天终于向丑书开炮了!

阿邦

<p class="ql-block">开炮!我的老师王祥之先生,今天终于向丑书开炮了!</p><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我的老师王祥之先生,在课堂上,终于向丑书开炮了!以他在当今书坛的地位,如此对丑书的尖锐批评,必将会引发广泛的关注与讨论。</p><p class="ql-block">王祥之老师幼承庭训,九岁习书,在书法领域造诣深厚。他的隶书古朴凝重、个性鲜明,大篆古意盎然,自成家风,其隶书更是被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发入电脑字库,定名“祥隶” ,在书法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此次他虽未直接点名吼书、圈书、射书等,但众人皆知所指何人。这种耍猴般的表演非常滑稽,像极了“流氓”,更非常“坏”,不但破坏了传统文化,更会影响将来的方向。</p><p class="ql-block">吼书、圈书、射书等丑书现象,近年来在书法界引发了诸多争议。以吼书为例,创作者书写时大声吼叫,行为夸张,作品却往往让人难以辨认,与大众对传统书法的认知大相径庭。曾×先生作为吼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己写字是进入极度自我的状态,是为了表达自己,将纸当成敌人,毛笔当成枪,吼是杀敌的气势,还以怀素 “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作为依据。然而,这种解释难以让大众信服,在大众眼中,书法应是笔墨与文化内涵的融合,而非脱离文字可读性与审美性的表演。</p><p class="ql-block">圈书的发明者,还是著名院校的博导,作品看似新奇,实则失去了毛笔书写时的韵味与基本表意功能;射书则以注射器喷墨代替毛笔蘸墨书写,更是背离了书法的基本书写规范。这些丑书现象,一味追求新奇与视觉冲击,却忽略了书法的根基——笔法、结构与章法,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王祥之老师的批评,如同一剂良药,对书法界有着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每一种书体的演变都蕴含着时代的印记和文化的传承。传统书法注重笔法的精妙、结构的严谨和章法的和谐,追求字里行间的韵味与意境,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在当今时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需要创新,但创新应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之上。脱离传统的创新,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真正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王祥之老师的批评,提醒着书法家们要回归传统,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这样,书法艺术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传承与发展。期待在王祥之老师等书法前辈的引领下,书法界能够回归正道,创作出更多具有传统底蕴与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古北海散人客潍坊。2025.5.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