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月中旬我们一行七人二车三毛孩开始了浙南、闽北自游行,先后到了一些著名和小众景区景点:有的令人眼前一亮、有的令人驻足不前、有的令人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我向来以为浙江不过是些山水,无非是些游人如织的景点罢了。此番深入浙地才知自己先前的浅薄。浙地的山水,原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用来过日子的。那些游人匆匆拍完照便离去的风景,在当地人眼中,不过是门前的寻常。我这才明白,所谓深度游,不过是学着像当地人一样看这片土地罢了。</p><p class="ql-block">归途上,我想起绍兴黄酒、丽水绿茶、舟山海鲜、当地的美味土菜,还有那些素不相识却愿意与我闲话的乡人。浙江的深,不在山水之间,而在这些烟火气里。浙江的深,不在那些名声在外的景点,而在于这些鲜为人知的角落。它们没有精致的商业包装,有的只是最朴素的烟火气。旅行至此,不是为了打卡,而是为了看看,这片土地上的日子,究竟是怎样过的。</p> <p class="ql-block">途中住宿微山湖,第二天坐船上岛,游览普渡寺。</p> <p class="ql-block">普渡寺位于微山岛南部张良墓东侧。早在宋代,古留城内就建有佛教设施“普渡寺”,是当时鲁南、苏北较大的庙头。</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这座地标性建筑是双林古镇的灵魂所在,登阁远眺,三桥美景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一幅江南水墨画中。</p> <p class="ql-block">双林三桥:万元、化成、万魁三座三孔石拱桥,是江南地区独有的建筑瑰宝。其中万元桥的望柱上雕刻着十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天目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区南部8公里,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的南海观音立像高33米,重70余吨,莲台与基座的设计融合了四大菩萨浮雕,象征佛教“四弘誓愿”。</p><p class="ql-block">民间认为观音菩萨“闻声救苦”,其名号“观世音”即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多宝塔总高18.17米,两层台基、三层塔身及塔刹构成,外观为正方形,材质主要由苏州太湖石筑砌,是元代汉地藏传石塔中最为精美的。</p> <p class="ql-block">舟山普陀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核心圣地,以观音道场闻名,包含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等主要寺庙,兼具宗教文化与自然景观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圆通殿在红叶的衬托下彰显佛教"宁静自在”之意境。</p> <p class="ql-block">殿前高约4米的铜鼎炉。</p> <p class="ql-block">禅意</p> <p class="ql-block">恭敬礼拜</p> <p class="ql-block">虔诚的信客在拜四方</p> <p class="ql-block">太湖石石狮</p> <p class="ql-block">绍兴鲁迅故里占地面积50公顷,有绍兴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p> <p class="ql-block">走进弄堂,民宅外墙上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偶有乌篷船从桥下荡过,船公唱着听不懂的调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周恩来故居对面的广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故居是周恩来12岁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清宣统二年(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1978年9月,经保护、修缮将故居恢复到周恩来离家去东北时的原貌。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周恩来故居总占地面积1987.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哪位认识?是生僻字吧。</p> <p class="ql-block">昂桑湖</p> <p class="ql-block">明代崇祯年间由僧人募资建造,作为船只避风通道,有效减少因风浪导致的覆船事故。</p><p class="ql-block">全石材无钢筋结构,宽约2米,最高处达5米,石板未经打磨保留原始粗犷质地,中央设石亭供休憩。</p> <p class="ql-block">缙云仙都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仙都街道,因唐玄宗李隆基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乘兴御书“仙都”两字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来到时,水面上的薄雾渐渐散去,山间云雾缭绕。</p> <p class="ql-block">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p> <p class="ql-block">发呆</p> <p class="ql-block">客栈前的水、桥、人。</p> <p class="ql-block">古堰画乡</p><p class="ql-block">晨雾尚未散尽,渔船已踏着雾霭渐行渐远,帆影、水影、山影、树影相映相衬,以江为墨,以山为纸,勾勒出一幅青绿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烟雨朦胧间,点点帆影与山青水墨交织,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境,在瓯江的晨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远看山间云雾缭绕,近看水面映出倒影。似“闲心对绿水,清净两无尘”。</p> <p class="ql-block">古樟树群郁郁葱葱,绿意流泻,与倒影共同构成水墨画般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云和梯田</p><p class="ql-block">早晨梯田的雾气还未散去。层层叠叠的梯田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像一面面碎镜拼凑的大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梯田不似元阳那般壮阔,却多了几分江南的秀气。太阳升起时,雾气渐渐散去,梯田露出青翠的本色,远处村庄的炊烟袅袅升起,与云雾交融。</p> <p class="ql-block">松阳的古村落很多,杨家堂村是最安静的一个。黄泥墙、黑瓦片,层层叠叠地建在山坡上,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古樟树已有数百年,树下常有老人闲坐,手里捧着一碗茶,眼神悠远。</p> <p class="ql-block">杨家堂小学,墙面斑驳。</p> <p class="ql-block">画栋雕梁封火墙,青山环绕小村庄。</p><p class="ql-block">绿荫掩映云泉冷,紫气萦缠史迹长。</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何处觅,江南秘境此间藏。</p><p class="ql-block">春秋数百沧桑改,古韵悠悠梦亦香。</p> <p class="ql-block">"老屋层层叠起,像是历史的阶梯,引领我们走向过往"——清代土木建筑依山势而建,保留农耕时代的原始气息。</p> <p class="ql-block">步入村内</p> <p class="ql-block">墙面上留有苍桑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p> <p class="ql-block">廿八都古镇地处浙江省最西部,浙闽赣版图上的三省交界处。古镇历史悠久,自唐末黄巢起义军,披荆斩棘七百里,开辟了仙霞古道始,四围群山内,这个宋朝以前叫做‘道城’的小村落,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是福建浙江之间的通道。镇南的浮盖山,是仙霞古道的入闽端口,《徐霞客游记》中称之为“怪石拿云,飞霞削翠”。明朝末年,郑成功的父亲也是由这条古道退兵福建进而退守台湾的。后来清政府为防范明军的反攻,在全国各地招募了1500名士兵驻扎在廿八都南面的枫岭关口,有了军队的驻扎自然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廿八都逐渐演变成一个移民城镇。</p> <p class="ql-block">镇内的建筑依古道两侧而建,北为浔里街,南为枫溪街。整个古镇由此呈走廊型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古镇在清同治年间处鼎盛期,光饭铺酒店就有50多家,南北杂货批发商有40多家。</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由江西商帮所建,徽派建筑标志性的马头墙,与赣式精美的雕花相得益彰,诉说着当年江西商帮在此地的辉煌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老宅子</p> <p class="ql-block">白墙黛瓦马头墙</p> <p class="ql-block">特写</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窄路上</p> <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下梅树,这是梅溪河畔的景色,清晨雾气蒙蒙、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邹氏祠堂:邹氏家族于清康熙年间(1694年)从江西南丰迁居下梅村,通过与晋商合作茶叶贸易积累巨额财富,成为当地显赫商贾。据记载,邹氏鼎盛时期每年获利超百万两白银,修建70余座豪宅,并兴修水利、码头、学堂及家祠。</p> <p class="ql-block">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我们看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分别刻着”文丞“武尉”的象征意义,希望子孙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家祠的门础上,立着一对抱鼓石,构成了“户对”门楣的上方原来是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叫“门当(或门簪)”门当户对是建筑部件,起着镇宅求安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宅内天井</p> <p class="ql-block">在祠堂里和宅主品武夷岩茶,顺便探讨一下岩茶中焙、高焙的加工工艺。</p> <p class="ql-block">邹氏大夫第是邹氏祖房,是为庆祝邹英章60大寿而建,因邹英章获朝廷诰封“中宪大夫”而得名。当时同时并排建筑了6栋房子,大夫第是主人居住,实际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全场116米,最宽处40多米,其余几栋为书房,客房,偏房等。邹氏大夫第在1997年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万里茶路辉煌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邹祖英章及其子邹茅轩曾在广东连续经营茶叶三十余年,当时,正值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不准闽南一带片帆下海,且内迁沿海渔民,彻底阻断了当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经营的从厦门出口的海上茶叶贸易,于是创立《壹承》茶号,通过水路运输,从武夷山下梅开始,沿闽江顺流而下,经过福州,潮州,广州,然后到澳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接洽,重新打通了茶叶出口的海上通道。</p> <p class="ql-block">打铁师傅祖上四代都是打铁的,从菜刀到各种农具,手艺精湛。</p><p class="ql-block">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材,大学毕业后在大公司担任要职。了不起啊!</p> <p class="ql-block">师傅给我看手机,今年1月5日接受了北京卫视的采访。牛啊!</p> <p class="ql-block">阳光夕下</p> <p class="ql-block">村西梅溪河畔</p> <p class="ql-block">漫步青石板路,看900米运河穿村而过,两岸红灯笼摇曳的明清古宅倒映水中,仿佛走进水墨画里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当溪把村落分南北两畔,由多座小桥串联在一起,两畔的路为鹅卵石和青石板辅就,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至今保存着70余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古民居、凉亭、古街等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景。村落中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与民谣、山歌、龙舞、庙会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暗灯笼亮了</p> <p class="ql-block">望仙谷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北部,离上饶市区50千米,南邻灵山主峰景区,北望三清山,总面积6.1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望仙谷,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仙境。陡峭的崖壁上,木屋层层叠叠,栈道蜿蜒曲折。</p> <p class="ql-block">千岛湖风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东距杭州129千米、西距黄山140千米,湖区面积573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1984年12月15日,浙江省地名委员会正式将新安江水库命名为“千岛湖”。千岛湖为“世界三大千岛湖”之一。千岛湖水库坝高105米,长462米;水库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10余千米;最深处达100余米,平均水深30.44米。</p> <p class="ql-block">千岛湖湖形呈树枝型,湖中大小岛屿1078个,千岛湖中大小岛屿形态各异,群岛分布有疏有密,罗列有致。</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最高的岛屿-梅峰岛,登高望远、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晨曦下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岛上散步</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游艇静悄</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古称新安郡,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千米,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徽州西溪南镇古村落,被称为现实版“绿野仙踪”。溪水穿过枫杨林,为旅途中的人送来清凉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村子建于唐,繁荣于明清,相对保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古屋阁、绿亭和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有十几座,还有千年古树、百年桂树等,走走转转,瞬间回归、自然回归生活。</p> <p class="ql-block">绿树成荫,遮天盖日。</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畔,古朴的木桥和石阶将两岸相连。一边是茂盛的树木丛林,另一边是徽州特色的民居。这里居住着一千多年来一代代生活于此的原住民。巷口时不时能看到晒着太阳打盹的老人家,临溪而居,鸟鸣啾啾,安静又古朴。</p> <p class="ql-block">绩溪仁里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的古村落,以徽州文化著称。</p> <p class="ql-block">绩溪仁里是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绩溪仁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绩溪三胡的传奇故事主要围绕胡氏家族的历史渊源、三胡礼学的形成及其名人辈出,如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等学者。</p> <p class="ql-block">龙川村口牌楼</p><p class="ql-block">绩溪县位于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在这里,胡氏家族是一个重要的族群,尤其是“三胡”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牌楼对面的牌楼</p> <p class="ql-block">龙川村,这个位于皖南绩溪县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有着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胡氏一脉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这里古廊桥千回百转,古祠堂历经千年,古牌坊一门三尚书,水街千娇百媚,三江汇流的园林水口更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胡氏祠堂房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