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墨脱徒步

摩天

<p class="ql-block">  5月初不是徒步墨脱的好时节,山上雪厚,不好走,入藏前跟派镇兄弟客栈老板何姐打听过,说有导游的话过雪山没问题,关键还看天气。墨脱徒步,什么都可以提前计划,唯独天气,就好比我们一周前的冈仁波齐转山,晚两天就只能放弃,所以,尽管有足够的决心和准备,出发前我还是给何姐打了个电话,何姐口气很轻松:来吧,前两天下过雨,有两拨人马还没到垭口就撤退了,据说雾大看不清路,不过现在天晴,应该没问题。 拿定主意,先过去再说。翌日6点半,请山人开车把我们送到东郊客运站,坐上开往八一的大巴,票价每人150元。出城时天亮,有日出,天气貌似不错,心里略微踏实了点。拉萨往八一是来时走过的318,该路段部分通了高速,但大部分在修,整个318和尼洋河就像一个大工地,到处是施工车辆。</p> <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整到八一,八一相比以前变化大,到处在盖楼,已经有点现代城市的样子。客运站的右侧,是八一开往附近站点的客运车聚集地,不过,此时八一开往派镇的最后一班车已经走了,找人打听其他途径,发现附近有私家车可以去派镇,开价都是500,最后谈好1台400元的车,4人赶紧上车出发。</p> <p class="ql-block">  上车打开微信,得知深圳飞过来的老刘2人早就到了派镇,现在已经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了,马上给何姐打电话,确认2人已在客栈办了入住手续。进派镇有个最大麻烦,不管你是否愿意,必须购买240元的门票,门票包含了去大峡谷旅游,但老刘给我们的建议是大峡谷没什么值得看的,于是征求何姐的意见,她的回复是:你们在村口下车等着,我叫人去接,1人50元带进去。</p><p class="ql-block"> 八一到派镇82公里,车是小型suv,空间窄,司机微胖,不苟言笑,相貌有点凶,开车风格也相当凶悍,黑头黑脸看不出什么民族,这一带少数民族较复杂。</p><p class="ql-block"> 沿途风光靓丽,雪山江河,还有怡人的植被,包括长得滋润的农作物,是一条极其和谐的自然风光带。雅鲁藏布江在这里安静流淌,河水泛绿,河床时有较大的沙丘。</p> <p class="ql-block">  司机嗜烟,时不时停靠路边的观景台抽一支,我们也乘机下来赏景拍照。路况很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来往的车不少,有些外地来的自驾车,基本都是去大峡谷或附近游玩。沿途有些村庄,主要住着工布藏族,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住着门巴族。</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派镇,让司机在村口的农业银行大广告牌旁把我们放下,等候何姐派人来接。派镇四面雪山,抬头就见南迦巴瓦峰,周围气温不低,空气也不干燥,感觉像世外桃源。不到10分钟,来了一台越野车,下来一位20多岁的小伙儿,把我们接上车,小伙儿自称白马,工布藏族,本地人,人看起来年轻友善。白马很熟练地驾车下河床,走一条施工便道绕行进了村,但上主路时碰巧被保安盯上了,小伙子一着急,拐急弯上坡,直接把车开进了他家猪圈。</p><p class="ql-block"> 保安肯定发现了白马私带游客,所以干脆守在他家出街的路口,我们只好下车进他家,等候时机溜去客栈。白马媳妇儿在家,炕上还躺着个小娃娃,屋里生着火,除了暖和,还是烧水做饭的地方。等了很久保安还在坚守岗位,白马也没脾气了,只好打开他家后门,让我们爬上后山坡,走小道上街,然后在保安眼皮下大摇大摆走主街进到客栈。</p> <p class="ql-block">  兄弟客栈就在主街下来的拐弯处,下去不远是雅鲁藏布江大桥,站在桥上,既可以感受大江的壮阔,又能抬头仰望四周的雪山群,南迦巴瓦峰就在其中。派镇不大,兄弟客栈是我上网找的,老板何姐的联系方式也是搜来的,网上驴友们对何姐评价颇高,兄弟客栈也几乎成了墨脱徒步者出发前的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  也许因为没到旺季,客栈很冷清,一楼餐厅空无一人,客房在二楼,二楼露台有两桌人,其中一桌5人是跟我们一样打算明天徒步的。客栈算上老板何姐只有两个个工作人员,何姐岁数比我们略大,听口音应该是洞庭湖一带的。打完招呼,放下行李,让何姐安排摩嫂上客房休息,我们三人就去大桥观景,太阳下山时回客栈,发现整个派镇停电,于是客栈一切都显得手忙脚乱,特别是何姐,忙着安排客房,忙着点蜡烛,忙着做两桌晚餐。</p><p class="ql-block"> 5位年轻人先开始享受晚餐,他们都是8090后,网上约伴的。我们这桌7人,我们4,加老刘和赖小姐,还有独行侠戴生,老刘赖小姐和戴生跟我们都是初次见面,好在年龄差异不大,大家打完招呼很快就热聊起来。根据聊天得到的信息,我们这7人中,戴生虽然独来独往但徒步经验丰富,去过雨崩和很多有名的线路;老刘和赖小姐也是徒步高手,走过磨坊100公里,他们最大的风险是还没经历高反的磨合,从经验和体力来说,摩嫂和老余绝对是最弱的了,至于那5个年轻人,据说也都有一些徒步经验,最关键是年轻,精力足。</p><p class="ql-block"> 赶在吃饭的功夫,让何姐联系了一位本地向导,小伙子开价从派镇到背崩3天2700元,还要包食宿,这是一笔很大费用,5个年轻人明显不愿意分担,好在老刘等人强力支持,定下来由我们7人承担。墨脱徒步,号称国内第一徒步线路,风险自然高,我们的共识是安全第一,绝不蛮干,本地向导看似作用不大,关键时靠他保命。</p><p class="ql-block"> 派镇是个美丽安宁的地方,加上明天要一早起来徒步,我嘱咐自己一定要睡个好觉,可很不幸,快11点上床,睡了1个多小时,就被狗叫声吵醒,那可恶的狗,叫了1小时还没停,实在气不过,打着手电筒下楼,用石子把它打跑了。抬头望了下天空,满天繁星,整个银河清晰可辨。</p><p class="ql-block"> 整晚仅睡了2小时,5:20起床,刷牙洗脸准备好行装,下楼催促何姐准备早餐,根据上次转山的经验,翻雪山前一定要吃饱早餐,最好是热的。早餐是馒头稀饭,何姐自己下厨做的,吃完饭,向导帕加和大卡车也来了,大卡车负责把所有人送到松林口,费用每人50元,松林口是徒步起始点。</p> <p class="ql-block">  摩嫂和赖小姐坐驾驶室,其他人一律上车厢。山上风大,气温低,上山公路崎岖,卡车颠簸厉害,特别是接近终点那部分,几个很窄的急弯,都是倒车调整才过去。半小时到松林口,刚好天蒙蒙亮,松林口海拔3700米,离雪线近,到多雄拉垭口只有600米爬升。</p> <p class="ql-block">  下车背好行装,拿上登山杖,徒步正式开始,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时刻,有点小激动。5个年轻人走前面,他们比我还迫不及待。气温不算太低,刚开始是山路,少量积雪,到山谷有溪流,是上面积雪融化流下来的,天气相当给力,正好日出时间,景色美,人也轻松,唯一有状况的是赖小姐,她开始出现高反,头痛,差点摔进河里,幸亏老刘及时拉住。</p> <p class="ql-block">  很快我们就发觉自己低估了爬雪山的难度,雪线到多雄拉垭口虽然爬升只有600米,但一共要过3个雪坡,第一个雪坡既长又陡,接近70度,光抬头看就让人心惊胆战,最麻烦的是雪坡被太阳暴晒后,表面冰化,又硬又滑,很难落脚,虽然前面的人踩出了小窟窿,很多小窟窿太浅,借不上力。</p> <p class="ql-block">  这部分太险,根本不敢拍照片。摩嫂爬了一段开始心慌,腿发抖,我一边稳住她情绪,一边在下面顶住她的脚,让她借力往上爬,很多地方我自己都不好借力,有时只能用手指扣住前面登山杖在冰面留下的插孔,就这样一步步对付,终于爬上第一个雪坡。</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雪坡相对容易,也没那么陡,积蓄力量后也成功爬上。第三个雪坡也陡,而且斜着爬,好在雪表面没有冰化,风险没那么大,不过雪很软很松,深一脚浅一脚踩起来特别费力,经过漫长苦战,终于在11点左右冲上垭口,等了20分钟,落在最后的老刘和赖小姐也爬了上来。这段路程的险要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连见识多广的老驴戴生都直呼太险,差点要折回。今天老天特别照顾,晴空万里,碧空如洗,没有丝毫的风,更别提雾,要知道,所有墨脱徒步攻略都提到要赶在中午12点前翻过多雄拉垭口,就是因为浓雾,很多人就因为雾大看不清路,只能放弃前行,还有人因为雾大迷失方向失踪或摔死。</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翻过垭口就万事大吉,没想到后面的路更艰难。下山也是一个接一个的雪坡,都是松软的厚雪,一踩一个深窟窿,雪进入鞋内,一会儿鞋子就全湿了,这样的环境,雪套根本起不了作用。由于之前消耗太多体力,摩嫂只能走几步休息一下,下坡必须我牵着。滑雪也许能节约体力,但看不清前方情况,有些坡极陡,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也许前面就是悬崖或巨石,有些底部已经融化并有暗河,不小心可能掉入冰窟窿或暗河,最恐怖的是雪崩,向导再三提醒有几个地方一定要快速通过,那几处的雪明显是山上雪崩下来的,雪上混杂着石块和泥土,我们在过一段雪坡时,突然听到左侧山上发出轰隆隆的巨响,老余还以为是打雷,我督促着摩嫂快步往前,幸运的是那只是小范围雪崩,没大面积塌下来。</p> <p class="ql-block">  摩嫂体力不支,加上害怕走雪地,行进速度已经大打折扣,赖小姐也因高反只能在老刘帮助下在后面慢慢跟着,其他人走一段休息一段,早奔着山下去了。头顶烈日,脚泡冰水,这实实在在的冰火两重天很容易让人崩溃,脚早已麻木,偶尔休息时脱鞋晒一晒,让双脚恢复知觉,头顶太热,根本顾不了遮阳,就这样让脸和脖子暴晒,身上衣服早已汗湿,很渴,走出雪线时刚好把带的水全喝光。</p> <p class="ql-block">  走出雪线,精疲力尽,满山杜鹃也无心欣赏,路与溪水混杂,要小心踩着石头走。雪水融化形成无数溪流,在山下汇成哗啦啦的小河,这就是多雄拉河的源头,河水顺山谷奔流而去,远处是雪山和森林,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拉格,就在原始森林深处。</p> <p class="ql-block">  到拉格这段山路,沿多雄拉河一直向下,穿越高寒原始森林,雪松高耸,杜鹃烂漫,那是绝对的美不胜收,只可怜摩嫂和赖小姐,还有老刘和我,偶尔拍照只为留个记录,心里却恨不得快点到拉格。经过漫长的煎熬,黄昏时终于看到村口的牛和棚屋,以及山上飞落的瀑布,于是对着后面的摩嫂狂喊:到啦!看到客栈啦!</p> <p class="ql-block">  客栈有两家,一家新盖的,两层木结构,地势高蚊虫少,但价格每人300,另一家靠路边地势低,简陋蚊虫多,每人140,由于价格差太大,选了140的。找到床位,卸下所有东西,鞋袜也脱了,倒头躺下,直到老余来叫我们吃晚餐,晚餐是包含在住宿费里的,几个菜,分量足,能吃饱。餐后洗刷,把鞋袜拿去烤房烤,客栈没有洗澡条件,厕所架在小河上,排泄物直接进入河水。</p> <p class="ql-block">  很难形容这家客栈和这样的夜晚,太不讲究了,门口脏,全是驴粪,房间里也是驴粪味儿,一开始满屋子的蚊虫,幸亏天一黑就消失了。我小时候也住过多年的山里木屋,尽管穷,比这儿干净得多。当然,人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多讲究,只需要一个能平躺的地方睡个好觉,客栈自己有发电,水力的,这里不缺水。</p><p class="ql-block"> 一觉睡到天亮,没狗叫,也没蚊虫叮咬,去伙房拎出鞋袜,早已烤干,直接可以穿上了。早餐是每人40元的煮面,这样的口味也许是全世界最贵的,为了一天的体能,咬牙吃下去。拉格没有手机信号,但拍照还得用手机,昨晚沉睡忘了充电,幸亏带了备用电池,背包里有个入门级单反,一直懒得拿出来,拍照还是手机方便。</p><p class="ql-block"> 今天要去汗密,拉格到汗密28公里,据说是墨脱徒步最轻松的一天。一早出发,我和摩嫂殿后,昨天翻雪山对摩嫂髋关节伤害较大,休息一晚还没能恢复,只能慢走,倒是赖小姐适应了高反,恢复了正常的行军速度。鉴于昨天的劳累,出发前我们把更多的重物塞进了向导的背包,导致向导不悦,途中我取回大水壶自己背,但在大岩洞休息时,向导还是花100元把整个背包交给马帮带走。</p> <p class="ql-block">  山路沿多雄拉河向下,海拔持续下降,森林却越来越密,天气也越来越热。路不险,但并不好走,由于马帮来往频繁,整条路全是驴粪,遇到有溪水或潮湿的地段,更是没法落脚,沿途蚊子颇多,要不停用手或树枝驱赶。</p> <p class="ql-block">  山路一直沿着多雄拉河,时而能看见奔腾的河水,水中有不少上游冲下来的枯木。海拔下降也带来植被的变化,路边开始出现竹子、枫树和各种常见植物。</p> <p class="ql-block">  一路消耗大量的水,自带的水喝光,就喝雪山下面溪流里的水,这里的水干净,还有点甜,刚开始担心喝了拉肚子,后来根本顾不了那么多,感觉一辈子没那么渴过。</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28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结束,这样的森林徒步,如果换了平时,绝对是莫大的享受。汗密比预想的好,有多家客栈,价格也比拉格便宜不少,我们住进了最近的那家,靠近河边,底楼像吊脚楼那样架空,干净凉爽,价格每人100含晚餐,最难得的是能洗澡,虽然没有城里的淋浴条件,有冷热水和大澡盆子,有独立的洗澡间,所有人都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晚餐菜品也相当不错,大伙儿一高兴来了点酒,感觉苦难的日子快要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汗密,感觉人轻松了很多。向导说这两天天气不错,现在背崩解放大桥到墨脱通了公路,明天到得早的话,可以考虑下午从背崩坐车直接到墨脱,背崩到墨脱既然通了公路,再徒步走确实意义不大,所以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接受向导的建议。不过,明天一共38公里路程,而且有老虎嘴一带著名的险路,然而最恐怖的是人尽皆知的墨脱蚂蟥,可以说,对付蚂蟥是我们所有人的首要任务,虽然现在不是雨季,毕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当然包括生命力极强的蚂蟥。</p><p class="ql-block"> 喝完小酒,在木屋走廊上坐下喝茶,眼看着山脉远处出现积雨云,云层越来越厚,然后持续闪电,心想要坏事,那绝对是下雨的节奏,汗密到背崩最怕下雨,下雨除了招蚂蟥,还容易造成泥石流塌方,前两年就因塌方出过人命。</p> <p class="ql-block">  半夜果真下雨,屋顶劈啪作响,天亮起床开门查看,谢天谢地,昨晚的雨只是一时路过,地上没怎么湿。</p><p class="ql-block"> 今天路途远,而且要赶下午的车,必须早点出发。出发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严防蚂蟥,鞋袜是重点,穿厚袜长袜,连裤腿一起用胶纸缠好,胶纸上撒上盐,还有登山杖,同样喷上盐水,最后再往包里装上一瓶带喷嘴的盐水。除了对付蚂蟥,还要带足饮用水,自己的水壶不够,还从客栈买了两瓶脉动,15元1瓶,这里所有物资都是马帮从背崩拖进来的,价格自然贵。</p><p class="ql-block"> 6:45出发,摩嫂昨晚睡眠充足,现已满血复活,行军速度终于正常,一点不亚于其他人。今天的山路比昨天的窄,起伏更大,但不泥泞,也很少驴粪,特像我老家的山路,如果我自己单独走的话,完全可以在这样的路上飞奔。为了尽快走出蚂蟥区,我拉着摩嫂小跑了几公里,尽量避开了路边的花草树叶。不久,路边出现大片的野芭蕉和桫椤,这样的环境让我想起海南中部的热带雨林,想起8年前那次越野中那些恐怖的蚂蟥,知道已经进入真正的热地雨林了,一点不敢怠慢,继续带着摩嫂埋头疾走。</p> <p class="ql-block">  山路还是在多雄拉河的左侧,太阳上来,雨林越来越闷热,高大的灌木、爬藤、巢蕨、各种叫不上名的花草,还有越来越多的野芭蕉,幸亏没下雨,否则这样的环境就是苦难。蚂蟥区终于安然通过,无人被咬,唯一沾到我和涛哥手背上的蚂蟥也被及时发现并清除,一路顺利通过驴友们谈虎色变的老虎嘴和几个塌方路段,也没觉得有多恐怖,那样的悬崖,只要脚下踩稳,靠里,眼睛别往下看就没事,当然,还得感谢好天气。</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过了攻略中提到的1号桥,向导和涛哥走得快,我和摩嫂老余到二号桥时,他俩已经在桥头的破棚子里休息。气温越来越高,脱了外套挂背包上,还是越走越渴,包里的水和脉动都已喝完,没办法又喝了溪水,担心喝到蚂蟥,先用脉动空瓶装好溪水,瞪大眼睛查看,没问题再喝下。</p> <p class="ql-block">  离开2号桥,又走了2小时山路,终于到达3号桥。过完3号桥,来到多雄拉河的右侧,只见漫山遍野的野芭蕉树。这是一段上坡路,也许因为太热,摩嫂又出现身体不适,反胃呕吐,浑身无力,怀疑是中暑,让她脱了外套,还是没缓解,只好陪着她慢走,走完上坡路,看到路边冒出一家小卖部,揉揉眼睛不是幻觉,赶紧冲进去坐下,多贵的可乐都要了,抱着可乐瓶猛喝......</p> <p class="ql-block">  随后而来的戴生、老刘和赖小姐、以及5个年轻人,也都一个个冲进小卖部,撂下背包,迫不及待地抱着饮料喝,太渴了!小卖部老板说,这里离解放大桥只有4公里,正在修路。难怪路上有成片被砍倒的野芭蕉,估计是派镇到墨脱公路的一部分。说道派镇到墨脱的公路,松林口那边已经在打隧道,这几天徒步的路上也陆续看到有前期勘察测量的人,公路也许没那么快修通,不过想要徒步墨脱的人恐怕得要抓紧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到解放大桥的4公里,是陪着摩嫂艰难挪过去的,实在太慢,就像第一天的后半部分。好不容易到解放大桥,由于下面施工未提供便道,费了老劲儿才爬上桥,可没想到桥上也在施工,有几块木板被抽走,只能脚踩钢缆过去,桥高风大,摩嫂几乎是被向导拽过去的。</p><p class="ql-block"> 解放大桥是军事设施,不可以拍照,桥下就是多雄拉河流入雅鲁藏布江的汇合点,两条河颜色分明,对面山坡上就是背崩村,驻扎着边防部队。</p> <p class="ql-block">  解放大桥旁边新建了一座非常气派的钢架桥,还未投入使用。过完桥,接受边防武警的检查,身份证和边境证,还有手机相机,有桥的照片一律删除,背包也要检查(不知道查什么)。那5个一起徒步过来的年轻人,居然没边防证,不得已求助我们的向导,最后不知道帕加用什么灰色方法搞定的。</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5个不愿分担导游费的年轻人,其实第一天就开始依赖我们的向导,翻雪山掉了手机是帕加帮他们捡的,下雪山背包卡在悬崖边是帕加帮他们取回的,还有一路上各种问题的咨询,包括刚才搞定边防证,只不过我们没打算跟他们计较,毕竟走一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检查完所有的证件物品,最后还要本人举着身份证拍照(感觉像犯人)。总算完事了,赶紧上车,帕加找来的两台SUV,都是三排的,不含司机可以坐12人,可我们连向导有13人,也许因为戴生得罪了帕加,最后是戴生继续走路,我们上车走人。</p><p class="ql-block"> 背崩到墨脱大约1小时车程,公路不算险,但司机开得比较野蛮,左侧是悬崖,下面就是雅鲁藏布江,沿途见到最多的植物就是野芭蕉树,跟香蕉一样开花结果,但芭蕉很小,应该没有食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墨脱县城随便找个宾馆入住,反正到这里就算回到了现实世界。关于墨脱,有很多传说,但县城确实没什么奇特之处,说它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我没看出来,也许要去对岸山顶看。墨脱石锅鸡名气大,来墨脱不尝尝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晚餐时即便餐馆开价380元也要了,平心而论,鸡的味道还算可以,但绝对没到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步。据餐馆老板介绍,墨脱石锅假货多,真的石锅是一种特有的轻质石料凿的,烧得越久越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