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子花香

万里路

<p class="ql-block">在光大家园附近的路上,两旁的楝子树正在开花。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小花,发出清香,很远很远就能闻见。</p><p class="ql-block">楝树,比较稀少了,这里作为观赏树难得。楝的多个部位还可入药。其干燥成熟果实为苦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药效,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楝在传统配伍中治胃痛常与延胡索同用,治头疮配伍杏仁,治泻血则制成蜜丸使用。</p><p class="ql-block">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也是一味中药,苦楝皮具有杀虫,疗癣的效果,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p> <p class="ql-block">楝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源农药原料树种,其杀虫特性被大量研究。楝根、皮、花、果等皆可入药,其各器官提取的活性成分,对靶标生物具很强杀伤力,享有天然杀虫剂的美誉,对经济害虫有明显的毒杀、拒食和忌避的效果,具体而言,苦楝果对于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和缨翅目等昆虫都具有杀虫活性,除昆虫外,楝提取物还被发现对螨虫、真菌乃至啮齿动物有一定的防治效果。</p> <p class="ql-block">楝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古代文献《禹贡》、《周礼》、《管子》等都含有对楝的记载。早于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用楝叶灰来漂白丝织品的用法:其枝叶烧成灰,然后和生丝一道放入水中浸泡,楝灰有让生丝洁白柔软的作用,这个过程,就叫做“湅”,因此,“楝”之名称,源于其“叶可练物”的特性;《庄子·惠子相梁》一节里,写有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其中“练实”即指楝的果实。</p><p class="ql-block">楝由于在春天结束之时开花,因而在唐宋的诗歌里,往往有一种花事已了、春光不再的象征,常用以指代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如有“客里不知春事晚,举头惊见楝花香”“楝花开遍麦秋时,韶光老尽起深思”“开尽楝花寒尚在,十分春事九分休”“白首相逢叹暮年,楝花风后草连天”等诗句的吟唱,这种寄托,让楝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因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