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师心,阅读启新程——平邑街道第一中心校教师读书成果展示

平邑街道东阳完小

<p class="ql-block">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平邑街道第一中心校开展了教师读书成果展示活动。十位教师以诵读、朗读、好书推荐、读后感受等多种形式,分享了他们的阅读收获与教育思考。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书香四溢的盛会,感受文字的力量与教育的温度。 </p> <p class="ql-block">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朱自清笔下对时光的叩问,在王凤老师深情诵读中流淌而出。王凤老师以轻柔的语调与细腻的情感,将《匆匆》中“珍惜光阴”的哲思传递给听众,唤醒每个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一部经典,千年回响。王怡霄老师选取《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用沉稳而富有张力的声音,再现了曹雪芹笔下的繁华与沧桑。诵读中,她不仅传递了文学之美,更让听众感受到“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深刻内涵。 </p> <p class="ql-block">  “春天是希望的诗行,是成长的序章。”张月老师以清新自然的嗓音朗读自创诗集《写给春天的诗》,字句间充满对教育的热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她用诗意的语言诠释了教育如春风化雨般的温柔力量。</p> <p class="ql-block">  吴迪老师以“冲破桎梏,追寻自我”为主题,介绍了塔拉·韦斯特弗的励志之作。她结合书中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呼吁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帮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  “生命是有光的,愿我们都能成为照亮彼此的人。”吴佳林老师诵读张嘉佳笔下温暖治愈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用真挚的情感演绎了亲情与成长的主题,让听众在感动中思考教育的温情与陪伴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爱,需要表达,更需要传递。”孟海燕老师推荐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她以生动的语言解析书中“爱的教育”理念,并建议教师与家长通过共读此书,教会孩子用行动丈量爱的深度。</p> <p class="ql-block">  “看见是理解的前提,更是教育的起点。”陈庆芳老师结合戈登·诺伊费尔德的著作,分享了自己书中的精彩情节以及读书感悟。她强调,教育者应放下评判,用“看见”与“倾听”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驯服,而是唤醒。”刘晓燕老师推荐教育随笔集《在手每一只鸟》,通过“六大板块”,呼吁教师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让每只“小鸟”都能自由翱翔于知识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美是教育的底色,亦是终点。”邵丽老师《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中汲取灵感,分享了教师的形象、气质和灵魂的三种境界,展现了教育者“以美育人”的智慧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  “当数字遇见色彩,理性邂逅创意。”王晶老师结合《把数学画出来》一书,展示了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数学绘画等趣味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她的分享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更多灵感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一卷书香润初心,十方星火照杏坛。在这场以书为媒的盛会中,教师们用声音传递文字的温度,用思考碰撞教育的火花,用分享点亮彼此的心灯。从经典诵读到创新实践,从深情朗读到智慧启迪,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教育者的热爱与坚守。 </p><p class="ql-block"> 评委的精准点评,如明镜映照成长;教师的真诚分享,似清泉滋养心田。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书籍的厚度,更是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他们以阅读为犁,深耕教育的沃土;以思想为种,播撒未来的希望。 </p> <p class="ql-block">  愿每一位教师继续执卷而行,在字里行间寻找教育的诗意,在躬耕实践中书写育人的篇章。期待下一次书页翻动时,我们仍能携手共赴这场永不停歇的成长之约! </p> <p class="ql-block">撰稿:赵冉</p><p class="ql-block">‍审核:彭志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