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见文品‍

王晖

<p class="ql-block">引证者付款下载拙文截图</p> <p class="ql-block"> 拙文在网上常有被“引证提醒”,隔三差四有付款下载提醒。此举不在乎收益多少,在乎著作权得到尊重。这件事得感谢中指办原主任冀祥德先生开悟指导。</p><p class="ql-block"> 全国地方志负责人培训班前六期,我都应邀讲方志基础理论课。2013年在秦皇岛举办那一期,我讲课中途全场休息10分钟,前排就座的时任方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冀祥德先生走到讲台与我交流,说了一番赞扬鼓励的话,恰在此时,山东莱芜市志办刘主任前来拷我的课件,冀祥德先生直摆手说:课件不能拷,这是王老师的著作权,王老师也太没有著作权意识了,我也到处讲课,从来不给拷课件,课件不同于文章,一拷出去人家就直接使用侵权了。是的,第一期培训班主办负责人陈旭将全班课件集中发给学员,诚实的学员直接告诉我,回去就利用我的课件为本省培训班讲授,那次培训班参训的是省市两级主任,我听了课件被利用没有反感,作为讲课老师授业传道,应无私奉献,所以那几年到各地讲课,基本给学员拷课件。这一次冀祥德挡道,几位拿着U盘主任尴尬折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国家发文整顿网络作品侵权,我用了半个月时间搜索拙文,发现“山东省情网”将我的课件上网之后,全国十来个网站转发了我在山东讲课的课件。山东好客,邀请我连续讲了九年课,他们是省级办班,但邀请新疆、西藏、云南、内蒙等边疆省份免费参训。一查询新疆、云南等地网站都有转发。我逐个说好话,根据著作权法,没经作者同意不能转发,现在国家在整顿,随后已查到的都下架了。</p><p class="ql-block"> 经学友推荐,我将以前发表的论文上传至“原创力文档”上。这是收费下载的网站,此后陆陆续续收到下载者付费。付费是小事,关键没发现引证注释。这里就有引证文品问题。这种情况有多种多样,如有的引用是当批判的靶子使用,比如广州的一位大咖,将我1988年发在《中国地方志》上《系统控制志书分量》,此文是安徽省第一次地方志优秀论文类评奖唯一一篇一等奖论文,中国地方志优秀论文。文中提出十一种控制方法,这位先生引用不署名,反而诬陷原文没提出方法,他综合我的观点提出五个观点,这种引证是蓄意歪曲、恶毒攻击,人品极差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窃取观点,署名不当。遇见多次引用我的观点很长,但不加引号,不及时页下注明,而是中间已经引另一作者观点注释后,再在无关宏旨的句子中署上我,宵小一个!</p><p class="ql-block"> 还有署大来源不署作者,如我发《中国地方志》上文章,有的文集、网站,将文章标题改了,全文转载,署名“中国方志网”,没有作者。严重侵犯作者著作权!署作者是第一位的。</p><p class="ql-block"> 还有多种方式不一一例举了。好在现在网站有查重功能,有的出示“引证提醒”,我随便一查,有70多篇我的文章被“引证提醒”。下载如下,但我没发现有这么多引证注释,只好搬上文章提醒引用者,可以不付费,不可以不署名!</p> <p class="ql-block">标红的分别是南大核心(CSSCI)和北大核心收录的国家一级论文标识。拙作累计有34篇被收入。</p> <p class="ql-block">《四论方志性质与特征》上海赵峰发文经数据库查询是当时方志论文引用率最高的一篇。我查有一个网站记录就有三四十引次。</p> <p class="ql-block">此网站记录40条,有的有不同作者引用重复,就不一一发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