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看展

水墨冰溪

<p class="ql-block">  5月2日,本来想叫华平与自己一起去怀玉洋塘或者双明漏底,可华平说他已计划去大坞场,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说你们几个人去,他说7个。</p><p class="ql-block"> 哦,又是县美协写生学会集体写生活动。</p><p class="ql-block"> 也想去,但自己不是成员,他们画画,自己纯玩,鱼目混珠,有些尴尬。</p><p class="ql-block"> 还是决定去上饶看书画展。</p><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到玉山火车站,由于是始发车,车厢里很空,20多分钟便到了上饶站。又坐6路公交车在市财政局站下车,上饶美术馆就在附近。</p><p class="ql-block"> 信州七闲又搞大动作,15周年书画特展,取名“抱朴澄怀”。</p> <p class="ql-block">  一楼的两个展厅,人不多。</p><p class="ql-block"> 看见一位先生在一张人物画前驻足。似乎有些面熟,便上前询问,果然是作品的作者胡成宾。</p><p class="ql-block"> 相互陌生。只是慕其名,便提出合影,他欣然答应。</p><p class="ql-block"> 许多画人物的,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或者亲朋好友也画进去,与领袖或者英模同框。</p><p class="ql-block"> 问画里的人物是不是都有原型?他说有几个是。</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与他挺像的。他说那个不是他。</p><p class="ql-block"> 我问胡老师,你这幅人物画是工笔还是写意,他说是写意。我说那李云翔老师那张人物写意的成分好像更多,他说是的。</p><p class="ql-block"> 我说在国画里面人物最难,因为需要功底。他说需要造型能力。</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还向我介绍展厅里他另一幅名为《江西改造社成立大会》作品,他说江西改造社是江西最早的进步组织,所以这幅作品在省里展出时,总是挂在前面。</p><p class="ql-block"> 两人谈了信州七闲,闲主还是孙建军,成员已经有40多个。许多老的成员我也知道一些,因为经常在网上看到他们外出写生的身影,看他们搞书画展,出作品集。15年了,作品的质量明显提高。</p><p class="ql-block"> 孙建军擅长花鸟,所以闲里花鸟画得好的不少。也有画山水和人物,比如胡成宾、李云翔。胡老师说这几年有几个新加入的比较厉害。我说是美院毕业的吧。</p><p class="ql-block"> 七闲里的李小平,也是王维汉老师的学生,中书协会员,经常看到他与其他闲友在外写生。</p> <p class="ql-block">  以前市文联的张天霞主席,也是七闲之一,但闲龄不是很长。</p><p class="ql-block"> 张主席曾担任过玉山县纪委书记,他在玉山工作那些年,没听说过爱好书法,否则我们县书协也许会找他出面,请县里解决点活动经费。</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张主席坚持参加省书协培训中心学习,写的是于右任楷书,已经有模有样,这次展标“抱朴澄怀”几个大字就出自他的手笔。写出了魏碑行楷的沉着痛快。</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说玉山的油画不错。我说是的,最近玉山正在筹建罗田喜美术馆。他说罗田喜的油画确定厉害,什么时候要去玉山看看。</p><p class="ql-block"> 上饶还有一个叫“九蝉墨象”的书画群体,与“信州七闲”齐名,是陈风老师牵头的。由于陈老师是中书协会员,所以九蝉里大多擅长书法,也有书画兼修的,比如俞新民、占明鑫等。九蝉也经常举办书画展,出作品集。</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自己满以为与陈风老师认识比较早,便冒昧地向他提起想融入这个群体。</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面有难色,没有答应。</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新加入的,必须是中书协会员。</p><p class="ql-block"> 后来蒋香英、潘群、潘文彪等老师水到渠成地出现在九蝉的成员名单里。</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胡成宾老师,上了二楼展厅看到“初心印迹”上饶市版画展。</p><p class="ql-block"> 板画是上饶的强项,尤其是吹塑版画。据说当年上饶许多画家,如苏烈熙、黄永勇、徐良发,还有玉山的温祖望等,正是以精湛的版画技艺成就了中美协会员。</p><p class="ql-block"> 在负1楼还有儿童画展,名为上饶市第二届青少儿美术书法书画展。不知有没有玉山少儿的作品,主办单位是铅山县,应该以铅山青少年的作品为主。展厅里人多一些,大多是家长领着小孩。</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不早,便匆匆离开了美术馆。又坐公交来到市中心广场。沿步行街,不知不觉来到了王维汉老师原来的家。</p><p class="ql-block"> 再往里走,是当年“墨花心语”上课的地方。想不到“王维汉书法工作室”的牌子还在。</p><p class="ql-block"> 那几年,下班后从玉山赶过来,晚上在这里听课,还有翁书记、聂校长、子明等,下课后又赶回玉山。还有广丰、横峰等地众多的师兄妹,是共同对书法的痴迷和王老师的人格魅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如今王老师已去了广丰老家发展。墨花心语教学活动也与时俱进,线下线上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了牌子还在,挂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似乎是在替我们诠释当年求学的艰辛,替我们留恋那段已逝去的美好岁月。</p> <p class="ql-block">  又走到了信江中路,林勇的文萃阁和张书生的微宝堂还在。</p><p class="ql-block"> 那时到上饶上课,来早了就在这两个装裱店坐一坐,有时店主也会来杯清茶。似乎觉得写字画画与装裱是一家。</p><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便到附近找了一家快餐店匆匆地完成了午餐,接着返回上饶火车站,坐高铁回到玉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