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五十年,绵绵战友情(上)

杨善荣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7日,农历乙巳年三月三十,星期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慨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的光辉时刻。五十年前,我们相应国家号召,满怀激情与理想,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今天我们再次聚首,回顾那段难忘的岁月,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与欣慰。</p><p class="ql-block"> 春末,春意藏进岁月一隅,枝头的青果与渐开的榴花,于麦浪涌动中诗诵生命的磅礴,墙薇花叶绿与花香挥洒着明媚,翻阅着风暖时光的乐章,春未尽,夏初临,人间正斑斓。</p><p class="ql-block"> 孝乡博山人力大厦的会场,灯火通明,26名知青战友,欢聚一堂,续写光阴隽永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为纪念下乡五十周年,一个多月前,我们知青点就选出了12人组成的筹备小组,他们分别是:王春华、王承谦、王有会、李言臻、高庆泰、殷德远、赵增云、王有翠、周博明、许洪普、孙兆宏、曲志伟。分别于3月9号在文姜广场,3月30日在人力大厦召开了两次筹备会,然后紧锣密鼓的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短时间内,报名十分踊跃,不到一个月内,就有26人报名参加这次活动。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这次纪念下乡五十年活动,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让我们向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大红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证,见证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峥嵘,难忘当年,一群未满18岁的孩子,相应号召,报名下乡,告别了父母亲人,踏上了岁月的征程。转瞬之间,半个世纪的时光从我们身边流逝,当年的姑娘小伙,已是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回忆那段终生难忘的知青岁月。</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我们相应党的号召,下乡到了博山南部山区,源泉镇的西高村,75年6月至78年9月份,分六批入住总共84名知青。那时候的我们年轻而懵懂,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至今清晰记得初到农村的那份新奇与陌生。</p><p class="ql-block"> 西高村座落在快到山顶的缓坡上,向南俯瞰是山青水秀的淄河滩,西是辛泰铁路源迁站,北是泉河头山中间瀑布,水帘倾泻而下,仿佛银河落入凡尘,美的让人窒息。还有那广阔无垠的田野,朴实无华的贫下中农的热情接待,瞬间被优美的环境所吸引。</p><p class="ql-block"> 西高村并不富裕,村民的房子破旧不堪,但大队还是给我们知青在公路边盖起了三排新瓦房,衣食住行很方便,在贫下中农耐心帮助下,我们逐渐学会了耕耘和收获。每天我们迎着朝阳出工,伴着夕阳归来,虽然艰辛,但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与干劲。</p><p class="ql-block"> 在哪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至今感到无比温暖。</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7号,26名战友相聚在博山,夕阳如诗,晚霞如画,愿我们的晚年生活,比霞光还要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步入人生的金秋时节,虽然容颜已老,但那颗年轻的心依然充满了活力,我们中的许多人已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成为社会的中间力量,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我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那段知青岁月,始终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请看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