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166) 勇于承认、善于表达“不知”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成春</span></p> <p class="ql-block">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非常注重官员的真才实学,他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不仅精通中国文化,也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与科技知识,尤其对西方的制造相当有研究。有一天,洋务局有一位官员来求见他。这位官员虽身在洋务局为官,对军器制造却是一知半解,但他在其他人面前口若悬河。张之洞见到这位官员,想试一试他学识的深浅,就试探着问:“铸造一门大炮需要多少铁呢?”这位官员明明不懂,但偏要不懂装懂而且自信地回答:“禀告大人,大炮要用五六十磅铁,小炮大概二三十磅就差不多了。”张之洞一听,大笑:“这么一点点铁,只够铸造一个锅子、一个汤罐而已,你还想造炮吗?”说得这位官员脸色通红。一个简单的问题,张之洞就摸清了这位官员的为人和学识根底。第二天,张之洞就上奏折把这个不学无术的官吏撤职了。</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作战篇》曰:“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意思是说,懂得如何用兵作战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足知,才能多谋;知者,才能称得上智者。然而,人不可能事事都懂、样样精通,特别是在知识更新加快、情况变化急剧的当今时代,即使是专业内的知识与信息也会有所不知。也就是说,承认“不知”,于人于己于事并无大碍;而不知装知、不懂装懂,则性质发生“裂变”,于人于己于事都可能贻害无穷。</p><p class="ql-block">孔老夫子有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在职场,面对领导或他人的个别问询,或在别人请你发表讲话的公开场合,凡是不知、不懂的,千万不要碍于面子或为了出风头,而信口开河。相反,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不知”“不懂”,倒给领导或他人留下诚实、谦逊的好印象。可以说,那些勇于承认“不知”、善于表达“不懂”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