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灰雾蒙蒙,染满了天际,一切都显得那么模糊朦胧而似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 晨起来到了海边,我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雾气中的天空又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画中蕴涵着一种深邃而神秘的魅力,为这寂静的情境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 崇尚美好,憧憬惬意。但抱着曾经的时尚热闹不放弃、甚至背着还想“归来仍是少年”的心情回归到过去的精神负担不仅会让人犹豫不前,甚至还影响着现在的心情和努力。或许,过去的事情以后慢慢的解决。现在,关键的是要放下留恋过去的负担——专注于未来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的放下,才是智慧的体现。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新的干净的环境来挑战自己!</p> <p class="ql-block"> 旅居广西南宁防城港一年,实际上就是在异域边陲生活一年。而旅居与旅游却是有很大区别的——</p> <p class="ql-block"> 旅游,说到底就是走马观花,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从头至尾都是在有激情、有兴趣、时间很短暂、经历感受不管是美好还是遗憾都很肤浅的并不长久。</p> <p class="ql-block"> 旅居,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需要用心用力甚至要“力透纸背”的长期生活过程,如何经历感受是能够测试出“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的漫长过程。对于有定力、有毅力、有恒心的人来说还则罢了,终归一年期限而知足常乐;但对于具有性情中人的人来说,就是一个耐心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 我的性格急躁没有耐心——显然,这个磨炼耐性的考验简直就是一场磨砺。</p> <p class="ql-block"> 的确,我自认为是一个崇尚美好憧憬“惬意”的性情中人——心心想往的环境、感觉、状态就是没有烦恼和压力;就是心情愉悦和畅快;就是精神感到满足和悠然…………有一种像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他所著的《赤壁赋》中所描述的那样一种情怀:</p><p class="ql-block">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但现实不见得就能如愿啊!</p><p class="ql-block"> 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感觉也常常影响的我情绪不稳定。</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从内地到边陲、从故居到异域,磨砺考验的并不仅仅是主观上的耐心,还有很多客观上不适应的因素在磨砺。情绪不稳定便是“从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再重新认识”的过程中的反应。</p> <p class="ql-block"> “没有耐心”,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不稳定状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压力、焦虑、疲劳或对某件事情缺乏兴趣等——但并不像有些所谓的大咖绝对的排斥贬低否定情绪波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理想与现实的不适应。理想的美好时光生活离不开环境、条件的满足与舒适。但在这里,环境与条件与曾经习惯了的环境条件大相径庭。这种不适应将始终存在,直接影响心情甚至心智的正常发挥。</p> <p class="ql-block"> 其次,人际关系变化的不适应。异域边陲与内地的风土人情迥然不同,人际关系更是一片陌生与空白。新关系的接纳和融入是很不容易的,所谓的“背井离乡举目无亲”说的并不过分。而且,离开了原生态地方也就疏离了原有的朋友圈,许多的人际关系也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疏密分化难以为继了……。</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不仅说明且描述了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上的转变难度。同时,也意味着风土人情迥然不同中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变化。例如,从节俭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奢侈的生活方式是相对容易的,但从奢侈的生活方式转变为节俭的生活方式则相对困难。</p> <p class="ql-block"> 再例如,谢冰心先生曾经说过:“日近日亲,日远日疏。”意思就是,离开了原来舒适下的环境条件与人际关系,就会让新环境新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同样发生变化。</p> <p class="ql-block"> 人们对于物质享受和舒适生活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带来的心理和现实行为上的惯性习惯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当人们习惯了奢侈的生活方式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后,就会觉得节俭的生活方式过于简朴、新的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环境和条件不够舒适等等,因此很难放弃已经习惯了的那种奢侈情境与生活——这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会带来难以适应的情绪波动。</p> <p class="ql-block"> 面对此种情境,我以我的认知逐渐改变着这种情绪不稳定状态。——古语有教训:“境由心生,事在人为。”这句话非常富有哲理,充分的表达了人们对于环境和命运的主观能动性。</p> <p class="ql-block"> 适者生存。一切的选择都在于让自己适应这些变化,不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要主动出击,把握机遇。让自己变得主动而不是被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智慧选择,改变现状,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