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知子罗,继续沿着怒江逆流而行,晚上七点钟到达贡山县城,贡山县城建在山坡上,县城里的道路也是上上下下的,道路也很窄,就像一座小山城。<div>第二天早晨,我们再一次翻越高黎贡山,走贡山到独龙江乡的公路,路程90公里,踏上探访独龙江秘境之路。独龙江公路 是通向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独龙江乡的一条公路,贡山至独龙江公路修建于1999年,由于周边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复杂,每年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因大雪封山而阻断,为彻底解决半年大雪封山造成公路中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破坏,新改建的公路设计了长达6680米的独龙江隧道穿越高黎贡山,在全国范围内的四级公路中都属于较长的隧道,创造了高海拔穿越雪山的奇迹。<br><br></div> 2014年,公路隧道通车了,独龙江公路是独龙族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唯一通道,公路隧道的贯通,标志着独龙族同胞祖祖辈辈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宣告结束。我们去时,公路基本上都是柏油路了,有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小塌方,还是算顺利,进去和返回都没有耽误时间。 沿途公路边的瀑布 植被茂密的高黎贡山,公路在山腰盘旋而来,翻越高黎贡山,走进独龙江途中,登高望远,我们就是从对面山下的公路上来的。 我们时不时都在停车拍照,高黎贡山的美景太多了,沿途的观景台也多,走走停停,用手中的相机拍下这美景。漫步高黎贡山, 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 每一息都嗅着自然的芬芳, 山林间, 风轻语, 高黎贡的秘密, 等你来探寻,在高黎贡山的怀抱, 每一缕风都带着古老的传说。<br><br> 汽车顺着盘旋于高黎贡山中蜿蜒而去的盘山公路行驶,高黎贡山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生物的多样性,被学术界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植物活化石”桫椤撑起一片天地,延续着恐龙的“绿色梦”;“世界杜鹃花王”,最古老的一棵树龄达280多年,整棵花树占地500平方米。高黎贡山有扭角羚、蜂猴、绿孔雀、白眉长臂猿、孟加拉虎等2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还被誉为 “野生动物的乐园”。 穿越云雾缭绕的高黎贡山, 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印记上, 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 它之晨雾, 宛如仙境轻纱, 这片山脉间, 尽显神奇魅力。高黎贡山, 云雾缭绕的仙境高黎贡山,, 每一步都踏在诗与远方的路上。<br><br> 高黎贡山地处怒江大峡谷,坐落于怒江西岸,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东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它连接东喜马拉雅区,组成了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原始阔叶林区。 高黎贡山的盘山公路蜿蜒在山腰,顺着山势一直通向远方,海拔的升降让人感受到“十里不同天”的奇妙变化,时而云海在脚下,时而深山幽谷,天然瀑布遍布其中,美得震撼。探秘高黎贡, 每一步都踏在时间的脉络上,高黎贡山之美, 恍若仙境, 愿踏足其间, 寻觅一份宁静,山高水长, 心之所向,那里的风, 带着古老的气息, 轻抚过岁月留下的痕迹,山高水长, 心随景远。<br><br> 2014年,公路隧道通车了,公路隧道的贯通,标志着独龙族同胞祖祖辈辈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宣告结束。通公路之前,从贡山县城进独龙江必须走两天一夜的山路,其中要在雪山上住宿一晚。<br><br>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境内,藏语叫“美尔东曲”;南下入云南怒江州贡山县境后称独龙江;进入缅甸克钦邦后更名为恩梅开江。独龙江河谷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河谷,位于云南省的西北角,境内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峡谷中保留着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山重水复,积雪冰封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它处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中。 这里生活着人口不足6000人的独龙族,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由于长期封闭,这里曾被誉为“云南最后的秘境”。独龙江峡谷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峡谷,处在与缅甸交界的边境上,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这里雪山连绵,峡谷陡峭,东岸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担当力卡山是国境线上的天然屏障。每年10月到来年5月,大雪封闭了雪山丫口,峡谷便成了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地方。 这里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唯一聚集的地方,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已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独龙江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那里居住着古老封闭的民族——独龙族。由于独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进去旅游的人很少,而那里的秀丽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文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诱惑。 我们中午到达这里,乡政府所在地全是新建筑物,只有一条大街,街上的小宾馆、餐馆也不少,基本上都是外来的人在这里经营,学校、农贸市场都在这条街上。找到宾馆后,吃过午饭,和宾馆老板聊天,了解这里的情况,主要问了独龙族纹面女的情况,听说;现在纹面女只剩下不到20人了,现在的年轻姑娘都不会纹面了。我们委托老板帮我们打听纹面女的具体情况,他认识几个纹面女。中午我们在宾馆休息,老板上来叫我们,他认识的一位纹面老人刚刚从宾馆过去,去不远的农贸市场买东西,我们就在街边等她,等一会儿,纹面老人和孙女回来了,老板叫住她们,老人听不懂汉语,她10岁的孙女就和我们交流,我们表达了想去她们家里看看的愿望,我们全体出发,祖孙两人也坐我们的车去了几公里外的村庄,在纹面老人(90岁)的家里看看,然后也拍摄了纹面老人的照片。 纹面老人和我们一起去她家。 纹面老人的家,原始的火塘,简单的家具。 独龙族纹面的习俗当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信念,纹面限于妇女,俗称“画脸”。《新唐书》称“文面濮”,《南诏野史》称“绣面部落”,可见独龙族纹面由来已久。少女十二三岁时就要纹面,有表示成年之意 ,而且出嫁前必须纹面。至于纹面原因,纹面女们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 和纹面老人和她的孙儿合影 老人的孙女还不错,又带我们去了更远的一个村庄和独龙江的一段支流非常漂亮的河流处,几乎走到了独龙江公路的尽头了。一路上,小女孩不停地和我交流,小女孩有手机,也会玩微信,听音乐,她天真的问我;你的孩子读书了吗?我鼓励她;“一定要读书,走出大山,到县城去读高中,到昆明去读大学。” 这是沿着独龙江去边境的公路,开车到这里后,我们没有继续走了,路太窄了,有些危险。听女孩说;进去后还有一个大瀑布。 小女孩带我们开车来到普卡旺村,这里的原生态民居也错落有致,非常有特色。<br> 这样的吊脚楼式的原始村庄房子,和我在西藏墨脱看见的门巴族的老房子很相似。 走进普卡旺纯,仿佛进入了遗失在独龙江的秘境。这个原生态的村落依山而建,独龙族的传统民居,居住着13户人家。背靠担当力卡山,东面独龙江,从一条被大树包裹的小路进入村庄,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 在独龙江,真的能感受到一种时空跨越的感觉,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找到了少有的宁静。大自然的美在这里被保护得很完好。如果能在这里待上几天,那么一切都将显得悠然自得。 这个地方真的是隐藏在独龙江畔的秘境,太美了,简直让人流连忘返!普卡旺河的水真的是清澈碧绿,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山谷间。阳光下的河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太美了!<br><br> 普卡旺村是一个原始的独龙族部落,远离现代文明的喧嚣,真的超级原始和古朴。在村口有个指示牌,可以停车,然后沿着山而建的木板和石头房屋走到村子的一边,就是普卡旺河。河水清澈碧绿,夹杂着翻腾的白色浪花,水声轰鸣,让人感觉像在世外桃源一样。 普卡旺河如同一条翠绿的丝带,从山谷深处蜿蜒而来,从吊桥上看去,河水有着翡翠般的质感。走近河边,才能真切感受到水的清澈,古人说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们沿着河边漫步,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河上有一座吊桥,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的,真的太有趣了!站在普卡旺河上的吊桥,望向远处,高耸的山巅,被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白雪,给山尖尖戴上了一顶“白”帽子。雪线往下的茂密森林,层层叠叠,山风拂过,树叶似波浪一般涌动。迎面吹来的阵阵凉风,送来一些雪的问候,让人忍不住拉紧一下衣领,但又使人陶醉在这“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中,不愿离开。 从普卡旺村回到乡上,我们又背着相机在周围走走转转,独龙江,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仿佛是最后的世外桃源,这里有着让人心动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让人流连忘返。站在独龙江边,独龙江水清澈见底,绿的如同翡翠,让人心旷神怡。 晚上住在乡上的宾馆里,游客很少。第二天早饭后,原路返回,还没有到贡山县城处,有一条支路直接去丙中洛。离开独龙江后,一直在想;这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较落后,生活情况也艰苦,怒江大峡谷的道路改造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一定会给他们带来脱贫致富的机会。也相信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div>独龙江的美丽与神秘,等待着每一位旅行者的探索,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文化习俗,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