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老师 <p class="ql-block"> 雷晓焕,本科学历,高级教师。2012年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现任澄城县蓝天幼儿园中班班主任,教研组长。县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多才多艺,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是一位全能型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 教育宣言:用我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幼儿,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p> 推荐书籍 推荐理由 <p class="ql-block">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能不断收获应对生活的底气和智慧。那些汲取的知识,或许不会字字句句都记得住,但它们会埋藏在你的脑海里,沉淀在你的谈吐修养中,让你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出灿烂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一棵树只有养得根深,才能枝繁叶茂。静下心来深耕自己,才能厚积薄发。</p> 推荐感悟 <p class="ql-block">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案例,揭示了赏识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幼儿阶段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教师的评价和态度对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行为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书中强调的“尊重、赏识、夸奖”理念,为我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p><p class="ql-block">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以积极、包容的态度看待幼儿的行为和表现,通过及时、恰当的夸奖,激发幼儿的内在潜能和积极性。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幼儿园教育中,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师幼关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p><p class="ql-block"> 赏识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案例与分析 </p><p class="ql-block"> 1.从胆怯到自信的蜕变 我们班晨晨小朋友性格内向,平时一言不发,稍不如意就特别执拗。入园初期总是坐在角落,安安静静不说话,也不敢参与集体活动。一次绘画课上,我发现他虽然只画了简单的线条,但用色大胆且富有想象力。我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晨晨,你画的线条像在跳舞一样,颜色搭配得太漂亮了!要是能给小朋友们讲讲你的画,大家一定会更喜欢你的作品。”听到夸奖,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此后,我经常在集体面前展示他的作品,并邀请他分享创作想法。慢慢地,晨晨开始主动举手发言,参与游戏活动,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真诚的夸奖能够打破幼儿内心的壁垒,帮助他们勇敢地迈出成长的第一步。 </p><p class="ql-block"> 2.用尊重引导规则意识 林林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经常在活动中违反规则,如随意打断他人讲话、争抢玩具。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在他遵守规则时及时给予肯定。有一次,林林在区域活动中主动将玩具分类整理好,我立刻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他:“林林今天主动整理玩具,把区域收拾得整整齐齐,这种遵守规则、爱护环境的行为值得大家学习!”此后,我持续关注他的点滴进步,用尊重和鼓励的方式引导他。渐渐地,林林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还会主动提醒同伴遵守班级规定。这一转变让我明白,尊重幼儿的自尊心,以正向激励代替批评指责,更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p><p class="ql-block"> 3.赏识促进社交能力发展 涵涵在集体中表现得较为自我,常常不愿意与同伴合作。涵涵在集体中表现得较为自我,常常不愿意与同伴合作。在一次手工活动中,我安排她与性格温和的妍妍一组,并观察到她在制作过程中提出了有趣的创意。我及时表扬道:“涵涵的想法太有创意了!而且你还耐心地教妍妍,两个人配合得真好,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听到夸奖,涵涵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主动与妍妍交流起来。此后,我多次创造合作机会,并对她的团队协作表现给予肯定。渐渐地,涵涵学会了倾听和分享,与同伴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价值,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我深刻认识到,赏识教育是打开幼儿心灵之门的钥匙。尊重与夸奖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潜能,更能为他们的成长注入温暖和力量。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将赏识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育实践,用发现美的眼睛、包容的心和真诚的语言,陪伴幼儿在自信与快乐中茁壮成长。未来,我将继续探索赏识教育的有效方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