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麦苗拔节时,思想也在生长‖东北街小学五月必读书目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小满未满,江河初盈,正是土地与心灵共同渴求养分的时节。我们把书籍化作五月的雨水,轻轻浇灌每个年级的“思想麦田”。这个五月,让孩子们的书包轻一些,让文字的根系深一些,待风吹过书页时,听见成长的回响。</span></p> 一年级《一年级的小豌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本书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入学必备书。<span class="ql-cursor">小豌豆活泼可爱,充满童趣。书中的故事似乎每天都会发生在孩子身边,读来十分亲切自然。</span><span class="ql-cursor">在这部有趣而可爱的幼童小说中,作者用活泼灵巧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年级女生小豌豆的心理成长和生活故事。童年有那么多天真的麻烦、尴尬、不安和烦恼,但童年的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美妙的事情啊。</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二年级《一起长大的玩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span class="ql-cursor">波创作的一本关于童年游戏与玩具、发现与想象的散文和童话集。全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作者语言亲切自然,如诗般优美流畅,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充分感受童年的纯真与美好。</span></span></p> 三年级《森林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森林报》的作者比安基是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这是一部儿童森林百科全书,写作方式独特,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森林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书中讲述了许多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span></p> 四年级《中国神话传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孩子步入四年级,需要了解神话传说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神奇,品味语言和人物形象。这本书是我国神话史上最杰出的第三代神话学家袁珂先生集毕生之经历,从零碎的材料中,通过收集、整理、梳理、分析,构建出神话的轮廓,很好地呈现了我国神话传说谱系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一本书就带领我们进入这一个神奇绚烂的世界。</span></p> 五年级《红楼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令人叹服。作品通过贾府的兴衰,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众生相,既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蕴含着深沉的社会批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品的语言艺术堪称绝妙,诗词歌赋与白话描写相得益彰。无论是厚重的家族史诗,还是细腻的闺阁故事,都被作者娓娓道来,充满韵味。园林、饮食、服饰等细节描写,更是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图谱。</span></p> 六年级《朝花夕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鲁迅先生的这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回忆童年及青年时期生活的十篇文章,每一章都像是从过去采摘下来、到如今才细细品味的花朵,既有温馨的回忆,也有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鲁迅先生不仅仅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他更是在通过这些故事来探讨那个时代的种种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农人俯身查看麦浪的密度,教师低头聆听思想的年轮。阅读从不急于收割,而是像节气般静默流转:也许某个黄昏,孩子会指着晚霞说“像《昆虫记》里发光的萤火虫”;也许某个清晨,日记本上歪歪扭扭写下“我和李白一起摘过星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亲爱的家长,请允许孩子在田间赤脚奔跑后,也能赤诚地拥抱书本。毕竟,童年的沃土上,知识与稻谷都值得等待秋阳的检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文: 陈阳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初审:刘依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复审: 张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终审: 谢志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