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山水的启示

柏东

《论语》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千百年来,中国人喜欢山和水,可以说到了超出一般民族的地步,诗歌、绘画随处可见。究竟,山与水中,到底蕴含了怎样的内涵和精神呢?<br> 年轻时看山、观水,只是觉得清新、自然、愉悦,并没有去细想山、水中所包含的哲理。直至读了《论语》,看了《易经》,才逐渐明白,原来山与水中蕴含了中国人的伦理智慧和价值取向。<br> 你看那山,一片片的森林因它而生,一群群的走兽由它而活,山中奇珍异果,取之不尽,飞禽走兽由此而得以滋养,得以存活。可以说,大山用它的巍峨滋养着万物,负载者群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定不移,正是仁者学习的榜样。<br> 你看那水,一片波光灵动,时而平静深沉、碧波粼粼;时而急流冲刷,气势磅礴,浪花飞闪。水的最大特点就是随形就势,因地而流,变化万千。所以孙子兵法的很多篇章常常来自水的灵感,正是智者学习的榜样。<br> 然而,不论是山还是水,其本质都是利他的、仁爱的,所以,老子才说:上善若水。<br> 道德经还云:人法地。地的最大象形就是山和水。因此,比对天地人三才的人来讲,就对应着人的仁和义。山代表着仁,水代表着义,因此,人要学习山的对“仁”的品德的坚定不变,水的因地制宜的“义”的合理应变。<br> 也许,这就是中国人执著于游山观水所蕴含的启示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