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四中语文课<细说诗文>》,这本书放在办公室,有空的时候就读读,断断续续读了很长的时间。这套书一共三本,是大仔仔读高中的时候,为他买的,不知他是否阅读。我打开这本书,好像又回到教室,听学识渊博的老师正娓娓道来。与经典名篇再次相会,与历史古人跨越时空交流,佩服古人,佩服四中老师,深感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知识的匮乏。</p> <p class="ql-block">这套书一共三本,也是大仔仔小时候,不知在什么地方看到极力推荐这套书,就买下来了。大崽小时候,第二本和第三本我用得多一些,其实这第一本,才是指导性、纲领性的书目。现在带二毛,把这本书又读了一遍,重新坚定了继续为仔仔朗读的信念,也明白了朗读不要计较得失成就,就是享受朗读。</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本广受好评、广泛传播的书我又一次很难全部读完,有半途而废之感。主要是感觉国外的家教书,好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一个观点,比如说“为仔仔朗读”很重要,反复地分篇章论证。我读了大概2/3,停顿了很长时间,才又摸起,继续读下去。</p> <p class="ql-block">刘墉的书,家里养育两男孩,所以着重地阅读了一些有关教养男孩的书。这是一本针对男孩成长和家庭教育问题的书籍,通过8个章节,针对18岁及以上的男性,从内在修养和外在处事两个方面提供指导。其实我特别想让大仔仔自己读一读这本书。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特别反感家长的说教,所以忍住没有说了。</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刘墉通过贴近生活的真实故事、有趣的文笔和深刻的见解,与家长分享如何进行真正的爱育,因材施教,培养孩子对美、世界、家庭、友情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书中强调了多元价值观的重要性,指出记忆、聪明、知识、智商和成绩并不等同于学问、智能、见识、情商和成功。虽然有人认为书中内容有些鸡汤味较浓,但我个人认为总体上仍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孩子自己读他的书,可以弥补父母认知的不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初借阅这本书的动机,是冲着李玫瑾教授。《今日说法》经常请她做点评专家。家庭教育领域,也时常推送李教授的一些看法。《幽微的人性》是李玫瑾教授基于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著作,通过分析人性与犯罪心理的关联,强调早期教育对人格塑造的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整本书是一些具体案例发生后,记者采访李教授的访谈实录。</p><p class="ql-block">记录一下她的观点</p><p class="ql-block">1. 人性与犯罪心理的根源</p><p class="ql-block">人性是“养”出来的:书中指出,人格问题多源于早年经历,如家庭缺位、情感忽视或错误教育,可能导致社会化缺陷,形成犯罪人格。例如,留守儿童或遭受虐待的个体易产生暴力倾向或反社会行为。</p><p class="ql-block">心理抚养的重要性:李玫瑾提出“心理抚养”概念,认为仅满足物质需求不足以保证健康成长,需通过情感关怀和观念引导预防心理扭曲。</p><p class="ql-block">2. 三类危险人格的剖析</p><p class="ql-block">书中重点分析三种高犯罪风险人格:</p><p class="ql-block">反社会人格:先天倾向明显,缺乏共情能力;</p><p class="ql-block">犯罪人格:因生存环境(如长期暴力或贫困)形成的习惯性犯罪者;</p><p class="ql-block">缺陷人格:因溺爱或教育缺失导致的自我中心与行为失控。</p><p class="ql-block">3. 教育与社会预防</p><p class="ql-block">早期干预:强调父母需在关键成长期(如0-6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与是非观。</p><p class="ql-block">识别危险信号:如“异常冷静且忍气吞声”或“思维僵化”的个体可能隐藏心理问题,需警惕。</p><p class="ql-block">社会支持:建议通过体育运动、同伴交往等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与社交适应性。</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也是大仔仔小时候买下来的。反复阅读过很多遍,也给很多的朋友推荐过。当我对小佩佩经常发脾气的时候,做妈妈能量不够的时候,我又重读了这本书。</p><p class="ql-block">接纳包容孩子的淘气,稳定妈妈的情绪,用宽广的胸怀、发展的眼光、欣赏的心理,理解包容孩子。虽然网上有声音认为尹建莉老师是以她自己女儿这个个例来谈观点,没有代表性。但是做了妈妈才知道,要把孩子培养成开朗、阳光、健康、有教养、积极向上等这样优秀的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