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下旬,随团参加西欧四国之旅。行前,在高德地图上把行程的主要站点捋了一遍,按驾车模式做了一个模拟导航路线,一圈下来大约1700公里。而实际旅行中兜兜转转,加上美女领队Lily友情赠送我们不少小众景点,路程应该只多不少。 4月23日凌晨从深圳机场出发,直航德国法兰克福,航程几近一万公里,飞行时间十三个小时,时差六个小时,到达当地是23日一大早。旅游大巴接了我们立马投入旅行,真是特种兵的节奏。<div>这是当天乘船游览莱茵河 (Rhine River), 时而小雨。</div> 莱茵河边的风景,十足的欧风 我们上船的地方在距离法兰克福不远的吕德斯海姆(Rudesheim),这个位于莱茵河畔的小镇以其优质的雷司令(Riesling)白葡萄酒而闻名。船上自然有吧台提供酒水,必须整一杯尝尝鲜,味道好极了。 同行的五个朋友Cheer一下 在欧洲随处可见的山樱花,正是盛开的时候。 德意志之角(Deutsches Eck),位于德国城市科布伦茨(Koblenz),是摩泽尔河和莱茵河的交汇处的一块陆地,是莱茵河中游的一个重要节点。 上面有一座宏伟的德意志帝国首任皇帝威廉一世铜制骑马雕塑 下午来到曾是联邦德国首都的波恩(Bonn),拥有2000年历史的波恩,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div>图为波恩著名的“樱花大道”,可惜连续的雨水打落了满街樱花。</div> 贝多芬的雕像,附近就有贝多芬的故居。 24日,直入云天的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有“最接近上帝的地方”之美誉。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前后历时600多年。被誉为哥特式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附近的科隆火车站,满是现代工业的元素。 下午到了位于荷兰的梵高国家森林公园,内有著名的库勒姆勒博物馆(Kroeller - Mueller Museum),全球第二大梵高作品收藏馆,大约有90幅梵高的油画和180幅习作,涵盖了梵高各个时期的画作。 馆外的雕塑花园 梵高的名画《星空下的咖啡馆》<div>第一次安安静静、仔细地欣赏名画,好像喜欢上了油画。只是这个起步有点高,以后的眼光可能有点挑剔哟。<div><br></div></div> 《夜晚的普罗旺斯乡间小路》,可能是梵高在圣雷米画的最后一幅作品,集中了最典型的南法元素,麦田、星夜、柏树、小房子。 《阿尔勒的桥》 梵高给好朋友画的肖像 梵高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茂密森林 25日,一早来到距离阿姆斯特丹约120公里的网红地 -- 羊角村,体验羊角村最好方式是沿水道乘船巡礼、再下船徒步走走看看。没有想象的震撼,只是每一座房子都像是设计独特的艺术品,房前房后布满花花草草,其实就是集中展示了荷兰乡村的普通风貌。 沃伦丹(Volendam)小镇,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是到阿姆斯特丹的游客顺道游的必经之地。 下午来到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其名称源于Amstel和dam,表明了该城市的起源:一个位于阿姆斯特尔河上的水坝,即今水坝广场。 乘船游览阿姆市区,河道上都有卖郁金香的花船。 25日一早,来到位于阿姆郊外享誉世界的库肯霍夫公园,这里是花的世界,是全球最大的郁金香公园,堪称上帝的调色板。 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千姿百态。 除了著名的郁金香,还有上百种其它花卉,风信子也是欧洲花卉的代表。 下午在阿姆城中游览,赶上荷兰的国王日假期,感觉阿姆的年轻人全在街上哈皮。他们穿着荷兰传统的橙色上衣,喝酒聚会。 德瓦伦(De Wallen),阿姆最大和最知名的红灯区,也是游客主要的观光地之一。这是入口处的地面雕塑,你懂的。 Museum of Prostitution,不懂英文的请查字典。行程有限,没有入内。 25日当晚赶到海牙住宿。26日一早到海牙国际法庭门前打卡。<div>海牙是荷兰第三大城市,虽然荷兰宪法规定其首都是阿姆斯特丹,但海牙是实际上的荷兰中央政府、议会和最高法院所在地,绝大部分政府机关与外国使馆都位于此。</div> 清晨的海牙街道 27日来到鹿特丹(Rotterdam),荷兰第二大城市,面积仅有218平方公里,人口大约67万。鹿特丹曾长期为欧洲最大的海港,以集装箱运量计算,上世纪80年代曾是世界上第一大港口。<div>图为马路边一家艺术学校的大门,古朴而别致。</div> 鹿特丹有“现代建筑试验场”之称 著名的方块屋,建于1984年,由38个立方体组成,坐落在一座人行天桥的顶部,现为公寓型住宅,可以短租。 马士基(Maersk)办公大楼坐落在鹿特丹市中心的马斯河畔,成龙在1998年的贺岁电影《我是谁》中,从这座大楼的玻璃斜坡外墙上一路滑落下来。 中午来到欧洲桅杆(Euromast)景观餐厅用餐,可以鸟瞰鹿特丹全景。 桅杆餐厅下面马路边的欧洲荚蒾,甚是好看。 下午来到著名景点“小孩堤防“,一大溜的古老风车所在地。 景区里骑行的人们和盛开的野花 参观位于海牙市中心的莫瑞泰斯(Mauritshuis)皇家美术馆,是荷兰最有看头、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藏品以15-18世纪佛兰德斯与荷兰黄金时代绘画为核心。 镇馆之宝《戴珍珠耳环的女孩》,是画家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荷兰的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光影和少女回眸的瞬间表情闻名。 《杜尔博士的解剖课》,伦勃朗(Rembrandt )早期群体肖像杰作,通过精准的解剖学细节和动态构图展现科学精神。 卡雷尔·法布里修斯(Carel Fabritius)的《金翅雀》,这小幅画被一些现代专家认为是世界上最价值不菲的画作之一。<br> 惊叹西方风景油画的细腻与写实 这类风景画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7世纪荷兰风景画开始独立成科,画家们注重对自然景观如实描绘,展现自然之美。19世纪的现实主义风景画,更是强调对现实场景不加修饰的呈现,让观者感受到自然的质朴与真实 。这幅画通过细腻笔触和色彩运用,传递出一种静谧、平和的自然之美。 比利时两日游。28日来到比利时安特卫普(Antwerp), 比利时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钻石加工和贸易中心,是欧洲著名文化中心,著名艺术大师鲁本斯的诞生地。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div>图为安特卫普中央车站,建于1895年至1905年,华丽的新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包含超过20种类型的大理石。</div> 安特卫普市政广场及市政厅,是1561—1564年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矗立在广场中央的这尊青铜雕像,讲述了关于这座城市来历的一个传说。“Antwerp”一词为“断手”之意。 下午来到位于比利时西北部的布鲁日(Bruges)小镇, 是比利时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 典型的中世纪古城,保存着大量始于12世纪的古老建筑和教堂,保存十分完好。 29日,又来到另一个历史小镇根特(Gent),被称为”欧洲保存最好的秘密花园“。根特的起源可追溯到7世纪,曾经是欧洲重要的贸易中心。 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s),上图的原子球建造于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高102米,总重2200吨,由9个直径18米的空心金属球体组成,它表现的是放大了1650亿倍的铁原子结构。 尿童小于连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市标。据说近年来爱心人士送给他几百套衣服,由附近教堂的教士几乎天天给他换装。 《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漫画家乔治·勒米(笔名:埃尔热)所创作的漫画作品,布鲁塞尔中心区有很多丁丁的涂鸦。 特地乘坐地铁赶到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打卡纪念。<div>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盟/EU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北约/NATO总部驻地,有欧洲心脏之称。</div> 30日,来到袖珍小国卢森堡,面积只有2500多平方公里,仅比深圳大一点点,人口60多万,有“千堡之国”之称。<div>上图为卢森堡最著名的菲安登城堡(Château de Vianden),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世纪,属于罗马式建筑风格,位居世界十大古堡之列,是卢森堡最美的、保留最完整的中世纪城堡之一。</div> 从城堡上俯瞰被森林环绕的菲安登小镇 游览卢森堡市区 卢森堡大公的办公官邸 5月1日,又回到德国。上图为位于德国古城特里尔(Trier)的马克思故居,是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典型建筑,始建于1727 年。1818年,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租用了这所房子。同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此。 附近的马克思雕像 海德堡(Heidelberg),德国著名旅游文化之都。青山绿水间的海德堡,石桥、古堡、白墙红瓦的老城建筑,充满浪漫和迷人的色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海德堡是浪漫德国的缩影,也是德国浪漫主义的象征地和精神圣地。 2017年我的德瑞之旅,曾经驻留此地。这次重返海德堡,熟门熟路,印象更加深刻。 海德堡老桥上的铜猴雕塑,是海德堡的一个著名地标。传说摸一摸猴子手里的铜镜会带来财富,摸一摸猴子右手代表会再回到海德堡。也许我上次摸了猴子的右手,这次我没有摸,估计以后不会再去了。 下午来到美因河畔风景如画的古城维尔茨堡(Wurzburg), 游览维尔茨堡皇宫。这所华丽的巴洛克式宫殿于18世纪建成,当时是维尔茨堡主教兼大公的府邸,是德国境内最大最美丽的宫殿之一。 继之前曾去过的俄罗斯冬宫夏宫叶宫和德国天鹅堡,第三次零距离欣赏欧式宫殿,富丽堂皇,精美绝伦。皇权真是个好东西。 5月2日,行程的最后一天,在法兰克福市区闲逛。慕名来到欧元塔(Eurotower)前的欧元标志前打卡。 罗马广场西侧的三个山形墙建筑,是法兰克福旧的市政厅,也是法兰克福的象征。 图为在德国随处可见的欧洲七叶树,高大而树荫茂密。<div><br></div> 整整十天的特种兵行动,穿梭于西欧四国,疲劳而充实。深度接触了西欧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感慨文明的伟大和珍贵。所到之处,人们面带微笑,友好相待。<div>只有自强不息、成竹在胸,方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礼遇。<div><br></div><div>2025年5月6日</div><div>完成于深圳</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