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洛红瑶长发村位于龙脊景区内,沿龙脊旅游公路可达寨门口,黄洛红瑶寨居住着清一色的红瑶族,这里的妇女个个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头发大多数都能垂到地上,头发长达1米以上的妇女就有60多名,头发最长的有2.14米,因此而获得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群体长发女之最”的证书。是具有人文观赏价值的红瑶村寨。</p> <p class="ql-block"> 黄洛红瑶寨风景秀丽,金江河穿寨而过,两座铁索桥联系了两岸人家。这里民风民俗保存得比较完整,以红瑶服饰、长发、歌舞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红瑶妇女的服饰很美,都是自家染织的布料,是以艳丽的红色为主调,一套全手工刺绣的衣服要花三年的时间,衣服上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有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有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瑶女们身着艳丽的红色上装,腰间系着宽宽的花腰带,配上孔雀开屏般的百褶裙。红瑶妇女人人都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象征着长命富贵。己婚的妇女都把长发盘在头上,盘出龙脊梯田般弯弯曲曲的韵律,有生养小孩的妇女还在额前盘出一个发髻,未婚的少女则用头巾遮掩着,越发显出一种含蓄的美。</p> <p class="ql-block"> 黄洛红瑶寨是歌舞的海洋。主要的舞蹈有长发舞、长鼓舞、草鞋舞。瑶族传统的歌曲有哭嫁歌、瑶族大歌等。</p> <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境内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地理位置为东经110°04′06″—110°11′52″、北纬25°42′33″—25°50′15″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梯田耕作方式在龙胜已形成。至唐宋,龙胜龙脊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明清时期基本达到现有规模,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共分为金坑•大寨红瑶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面积共66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属于南岭山地的越城岭,山岭绵延、层峦叠嶂、气势雄浑。当地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较多。梯田坐落于海拔高低不等的山岭里,最高处的梯田海拔1180米,最低处仅380米,垂直落差达80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申述书》植物名录及文献记录的龙脊梯田地区植物数的并集共450种。</p> <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先后荣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龙脊巍峨入碧天,</p><p class="ql-block"> 梯田如画绕山间。</p><p class="ql-block"> 心情舒畅留一影,</p><p class="ql-block"> 宠物抢镜到身边。</p> <p class="ql-block"> 云雾缭绕龙脊间, </p><p class="ql-block"> 梯田如画展宏篇。</p><p class="ql-block"> 千层绿浪随风舞,</p><p class="ql-block"> 万亩金波映日边。</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心旷达,</p><p class="ql-block"> 梯田如链绕山崖。</p><p class="ql-block"> 晨雾轻拂添仙气,</p><p class="ql-block"> 晚霞映照泛金华。</p> <p class="ql-block"> 雨后梯田水满田,</p><p class="ql-block"> 银光闪闪映蓝天。</p><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如诗画,</p><p class="ql-block"> 此景长留天地间。</p> <p class="ql-block"> 梯田层层叠翠峦,</p><p class="ql-block"> 思绪万千绕心间。</p><p class="ql-block"> 人间美景何处寻?</p><p class="ql-block"> 且看龙脊展宏篇。</p> <p class="ql-block"> 田埂如线织锦绣,</p><p class="ql-block"> 山泉潺潺润禾苗。</p><p class="ql-block"> 云雾缭绕仙境现,</p><p class="ql-block"> 鸟鸣声声伴歌谣。</p><p class="ql-block"> 勤劳人家忙耕作,</p><p class="ql-block"> 汗水浇灌希望好。</p><p class="ql-block"> 世代传承农耕道,</p><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声望高。</p> <p class="ql-block"> 象山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内,占地11.88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于一体的多元化国际精品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宋代乾道初年诗人张孝祥,曾到广西桂林任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张孝祥与另一位桂林官员张维,在水月洞边一座凉亭内设宴,于是将凉亭命名为“朝阳亭”,并将水月洞改名为“朝阳洞”,并有一块碑刻《朝阳亭诗并序》留于洞内。后来改称洞名的这件事在桂林的老百姓中却通不过。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恢复了水月洞原来的名称。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起,八百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月洞的名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86年,象山景区成立。象山景区以象鼻山为中心,涵盖了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云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2003年,象山景区被列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游览景区”。</p><p class="ql-block"> 2005年,象山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首的大自然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桂林市两江四湖•象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桂林最好的广告语。之所以有这样的诗句,得益于古时候桂林的地位。自南朝开始,由于地方的发展,历史的选择,今天桂林这个地方逐渐成为岭南西部的政治中心。当然,那个时候,桂林还不叫桂林,叫桂州,后来宋元时又称之为静江,明代才正式称桂林。因为这里成为区域的中心,省会,所以,历代往来此区域就职,过路的官员就很多了,像很多到从外地到广西地界当官的,很多都从桂北入界,顺带就是省城桂林报个道,然后才前往就职的州县。或是因为各种公务到省城桂林一行,那中间就有时间,有机会游游桂林山水了。那个时代,很多官员都是读四书五经,几经科考出来的,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文字功底同时,深受唐诗宋词的影响,加上时兴咏山咏水,所以不少有“人文墨客”潜质的官员,就以诗来咏桂林,叹桂林了。</p><p class="ql-block"> 桂林城周边,最为显眼的,就是那座象鼻山了,这山因其形似一头饮水的大象而得名,从古至今,关注的人自然很多,到现在更是成为了桂林的城市标志。古籍中关于这象鼻山的诗句自然也有很多。</p><p class="ql-block"> 像现在流传有一首明代孔镛所作的《象鼻山》,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描绘了象吸漓江水,与波光粼粼的河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象鼻分明饮玉河,</p><p class="ql-block"> 西风一吸水应波。</p><p class="ql-block"> 青山自是饶奇骨,</p><p class="ql-block"> 白日相看不厌多。</p> <p class="ql-block"> 水月洞位于桂林漓江象鼻山景区内,具体在象鼻与象腿之间的岩溶洞穴,东西通透,长17米、宽9.5米、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其形成源于1.2万年前的地壳抬升与漓江水流侵蚀,最终发育为半浸于江水中的圆拱形洞穴。</p><p class="ql-block"> 洞体半入漓江,水位变化时洞穴大小随之改变,古人形容为“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月夜时分,月光穿透洞穴与江中倒影形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景,是桂林“象山水月”的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象眼岩是桂林象鼻山景区内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位于山腰南北两侧,因位置恰似大象的眼睛而得名。南眼:可俯瞰桂林城区,如漓江饭店、楼宇街市及半城山水。北眼:因悬崖峭壁无磴可通,但远眺可见江波帆影与訾洲、穿山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象眼岩以独特的地质结构和观景视角成为象鼻山景区的重要亮点,兼具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是游客体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 南眼:可俯瞰桂林城区,如漓江饭店、楼宇街市及半城山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北眼:因悬崖峭壁无磴可通,但远眺可见江波帆影与訾洲、穿山等景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普贤塔是桂林象鼻山山顶的明代喇嘛式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得名,又称剑柄塔或宝瓶塔,现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普贤塔位于桂林市象山区象鼻山山顶,因塔身第二层嵌有青石线雕的“南无普贤菩萨”像(像高0.8米,上方刻六字真书)而得名。其外形远观如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或宝瓶,故别名“剑柄塔”“宝瓶塔”。</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俯瞰整个象鼻山景区,享受日落时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 巨象汲水映天边,</p><p class="ql-block"> 象鼻轻卷浪花间。</p><p class="ql-block"> 山色空蒙云雾绕,</p><p class="ql-block"> 宛如仙境落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