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夏日(五月五日)和坨坨一起来到了久负盛名偌大的天坛公园,从西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国槐松柏丁香山楂月季等等树木花草,感觉走在天然氧吧里,空气清新自然使人神清气爽;且时不时你会看到小巧玲珑拖拽着大尾巴的小松鼠🐿窜来窜去的在觅食嬉戏;……,我们一路逛悠着出了南门。</p><p class="ql-block"> 资料记载:天坛公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为天地坛,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民国七年(1918年)辟为公园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总面积273公顷,由两道坛墙环绕,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p> <p class="ql-block"> 祈年殿:位于祈谷坛上层坛面正中,蓝琉璃瓦三重檐攒尖顶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等,是仅存的中国古代明堂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每年冬至在此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坛面及栏板、阶梯等采用“九”和“九”的倍数建造,以应“九重天”。</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其外围墙墙面平整光滑,声波可由墙壁传递,俗称“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古树九龙柏</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