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密水润心读书会”的引领下,我们工作室八位成员携手完成了第一期第一本书45天的读书学习。在这段旅程中,我们不仅在线上相聚共读,还组织了7次线下交流与分享,精心录制了7个专题资源微课。如今,我们已满怀热情地开启了第二本书的共读之旅。</p> <p class="ql-block">密水中心校郭宗富:家长读书的意义远不止于个人成长,更是对孩子、家庭乃至自身生命质量的深度投资。正如作家麦家所言:“读书就是回家。” 家长读书,既是给自己找一条回到内心的路,也是为孩子铺一条走向世界的路。</p> <p class="ql-block">志诚学校马志杰:读罢此书,我深刻意识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疗愈与成长的过程。书中展示的案例无不揭示,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是父母生活焦虑的投射。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指南,更是一部唤醒父母觉醒的启示录。书中反复强调,父母的自我成长是养育孩子的基石。控制型父母因自身缺乏安全感,常通过命令和干预压制孩子的自主性,导致孩子形成退缩或逆反人格。例如,一位母亲在书中分享,她曾因过度关注小女儿而忽视大女儿的青春期需求,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通过反思与情绪管理,她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最终修复了关系。</p> <p class="ql-block">夏庄小学王萍:韦志中老师的《心理营养》一书,使我深深地意识到,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父母才是合适的父母。我学习到了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人格。不同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先天气质,气质不同的孩子面对问题的表现也不同,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认清孩子的先天气质,进而因材施教。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联结、价值感、安全感,是生命的五朵金花。如果孩子得到的心理营养充足,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良好生长,它们犹如生命的五朵金花,在人生的旅程中悄然绽放。心理营养,是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学郭金雪:我认为《心理营养》是给当代父母的治愈之书。韦志中老师用"心理营养"概念点破养育本质: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满足,更是被全然接纳的情感土壤、被理解尊重的成长空间。书中没有教条式的育儿法则,而是用案例引导父母通过自我觉察,构建健康的亲子关系——当我们用稳定的情绪、真诚的陪伴浇灌孩子的心灵花园,那些自然生长的生命力,终将成为抵御人生风雨的铠甲。</p> <p class="ql-block">大牟家中学栾红华:这本书既养眼又润心。它不仅详细阐述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心理营养,还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营养清晰地呈现出来,使我们对内容的印象更深刻。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让孩子能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接纳、关注和认可。不管孩子优秀与否,在他失意挫败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他这边,给他支持和鼓励。这种被爱过的底气,会成为孩子将来成长过程中源源不断的动力。家长可以通过书中介绍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用科学的爱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来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柏城中学王红:孩子心灵成长需多种 “营养”,爱、安全感、价值感等缺一不可。家长要以身作则传递爱,倾听理解孩子,给其探索空间。这让我明白,养育孩子,要重心灵滋养,助其成为内心强大、幸福自信之人。</p> <p class="ql-block">向阳中学王君超:我明白了几大心理营养的内涵:1.无条件的接纳。不管孩子什么样,我们要全部接纳,接纳孩子的渴求,接纳孩子的全部,爱他就爱他原本的样子就好。2.安全感。妈妈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最好的来源。3.肯定、赞美、认同。在肯定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认同、赞美,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分量都特别重。所以爸爸要多肯定孩子,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棒!”</p> <p class="ql-block">豪迈中学乔艳平:《心理营养:养育心灵富足的孩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我们如何做父母、如何做夫妻,就像缓缓流淌的小河,无声无息却直击心灵。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分是说夫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韦志中老师在书中写道:“家庭就像一棵大树,夫妻关系是扎在地下的根。根扎得稳,枝叶才能繁茂。”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基石作用。我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却忽视了父母之间的感情才是家庭真正的“地基”。</p> <p class="ql-block"> 初中润心名师工作室成员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