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缝补岁月的交响曲

阿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命中,有些声响虽然随着光阴变迁而逐渐远去,但留下来的深刻印记却从未远离。那持续有节奏的缝纫机的“哒哒哒”声,便是有着生活韵味的交响曲,在那个曾经物质匮乏的年代,缝补了无数温馨的瞬间,留下岁月的温暖之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收音机、自行车、手表以及缝纫机,是当时的四大件,可非寻常之物,拥有它的人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那时的一台缝纫机需要一百多元,现在看来不贵,但在那个年月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改善,很少有人再自己做衣服,即使现在家里还有保存,也是被打入冷宫、搁置在角落里的老物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就有这么一台母亲专属的、见证了时光荏苒的缝纫机。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姥爷一个人养育她们8个姊妹兄弟,生活很是困难。随着母亲的工作及结婚,自动与姥爷共同担当起了养家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缝纫机的进入普通相对富裕的百姓家,聪慧的母亲很快就学会了操作,并借用邻居家的缝纫机帮助家人做衣服。但什么都有个度,偶尔的借用,邻居还是客气,次数多了,必然让人生厌。当邻居提出让母亲家自己买的建议后,母亲立即感受到打搅到人家的生活了、也很理解人家的心情,母亲及时调整,即使自己缝制,自觉的不再去给人家添麻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用过缝纫机的操作,对它的高效高质量深有体会,便下决心要自己买一台。通过借助互助会,提交申请购买了上海牌缝纫机,之后用一年的时间归还互助会的借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拥有了缝纫机的母亲,如同司机有了车,能跑的很远,见识很大的世界。家里的缝纫业务,也就全部变得简单了起来。我和弟弟的所有衣服全部都是母亲自己设计,缝制完成。母亲心灵手巧,我们的衣服有很多种样子,到现在都不过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母亲有一次从单位的福利处买了一大捆布料,最合理的剪裁后给家里人做了九条裤子、两件上衣,母亲周末从早晨起来到深夜踩动缝纫机、一个个轴线被更换的场景,及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的成就感爆棚的母亲的笑脸,至今历历在目。此时的缝纫机不仅将母亲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给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更承载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纽带,满满对家人的爱与关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逢要给露营用的户外椅做个套子,就想起了家里的缝纫机。由于多年未用,已经不能动了。身为工科出身的老妈,此刻妥妥一名修理工。用了机油润滑后还不能使用,立即就判断为皮带材料老化及弹性降低,导致松弛,缝纫机转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母亲吩咐我买了新的皮带,开始进行更换皮带的流程。拆卸旧皮带,将新皮带剪切与旧的差不多长短,再将新皮带按照原来的路径安装在缝纫机上,初次的安装后确保准确位置、张力适中,再用铁丝勾紧。继而,母亲“哒哒哒”的老伙计,又被唤醒了,可以继续发挥着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老式缝纫机曾是家庭的“宝贝”,为一家人缝制衣物、窗帘、鞋垫,贡献巨大。随着时代发展,它渐渐被现代机器取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那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的</span>老式缝纫机已下岗,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因它而生出的许多的温暖故事一直被传颂。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专注地裁剪衣物,那精巧的身影以及她那充满深情的言语,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心中无法抹去的宝贵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