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央迈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6611</p> <p class="ql-block"> 穿过美丽的浊漳河谷,一路参观过龙门寺、大云院、天台庵等八座国保文物后,我们来到了平顺九天圣母庙,它位于平顺县城西10公里处的北社乡东河村西土丘上。远远望去圣母庙巍峨耸立在几层台基之上,给人以壮重神圣之感。据记载,该庙创建于隋代,北宋初重建,明崇祯五年大规模维修,清代至民国也多次修缮。庙内建筑集宋、元、明、清四朝风格于一体,圣母殿为宋代原构,献殿是元代形制,梳妆楼则为明代建筑。其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庙内保存有宋、元、明、清及民国年间重修碑刻20余通。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圣母庙山门,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是典型的当地祀庙山门造型。门洞由青砖拱券而成,上有抱厦形悬檐,筒板瓦装修。其与戏楼结合,形成“山门兼戏台”格局,戏台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斗拱华丽、门神威严。</p> <p class="ql-block">山西平顺九天圣母庙献殿,位于圣母殿前,为元代遗构。其建筑形式独特,采用了等级极高的庑殿顶,在民间庙宇中极为罕见。献殿不仅是祭祀时供奉祭品、举行仪式的场所,还兼具“佾舞亭”的功能。16根抹角沙石方柱支撑起殿顶,檐部斗拱单抄四铺作,布局严整,空间敞亮。其与山门戏台、主殿屋檐相连,形成有机整体,体现了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献殿两边石碑承载着厚重历史,其中6通分列两侧柱间 ,四角则是宋、元、明、清四通龟趺座螭首青石碑。这些碑刻上起宋元,下至明清,详实记录着各朝修缮庙宇的过程,是研究九天圣母庙沿革与当地民俗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你可能想说的是九天圣母庙中的圣母殿,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北社乡东河村西。它是北宋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九天圣母,其建筑风格古朴雄浑,斗拱、梁架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宋代建筑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九天圣母殿内壁画题材丰富,有的描绘圣母巡游的宏大场景,展现其威严与恩泽;有的呈现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等,富有奇幻色彩。壁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p> <p class="ql-block">九天圣母殿斗拱极具特色,为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重拱造。用材硕大,古朴雄浑,檐柱侧角升起明显。其补间铺作仅前檐当心间一朵,栌枓为圆形,是宋《营造法式》规定的罕见实例。此外,它还采用了独特的琴面昂,为国内古建首例。</p> <p class="ql-block">九天圣母庙梳妆殿,位于山西长治平顺县北社乡东河村西的九天圣母庙内,为明代楼阁式建筑。它是三层木质结构,比例得当,造型优美,设计精妙,雕刻精细,既具北方建筑的朴实厚重,又有南方建筑的俊逸之气,是小型楼阁中的佳作。其三层圣母梳妆象端庄秀丽。</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摄于山西平顺九天圣母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