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趣言妙意 赏文本雅趣 ——2025年春期“坐庄式”教研活动

六三班

<h3>  在巴州区第七小学的校园里,诗意与书香交织。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知识的探索之旅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在这里,一场“探趣言妙意 赏文本雅趣”五年级组“坐庄式”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铺陈开来。</h3> <h3>  剖析教材:抽丝剥茧,洞察文本真意</h3> <h3>  教材,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刘仁安老师深挖《杨氏之子》教材宝藏,令人眼前一亮。这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的短文,看似简短,实则藏着无尽智慧。刘老师围绕单元 “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主题,借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精妙对话,尽显杨氏之子的聪慧。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意,感受古人的幽默与智慧,体会文言文独特魅力。他的分析为后续教学指明了方向,让老师们清晰把握教学重点,跟着刘老师的思路,能帮孩子轻松学语文,提升素养。</h3> <h3> 设计思路:精心布局,开启探索之门</h3> <h3>  教学思路是课堂的指引灯塔。陶然老师阐述的教学思路,从激发兴趣的巧妙导入,到深度理解的多元引导,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精心规划,旨在引领学生深入探索《杨氏之子》,感受文言文魅力。有了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在实际课堂上才有精彩的呈现。</h3> <h3> 课文朗读:诵读为径,品味文言之韵</h3> <h3>  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孙丽珠老师的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们沉浸在文言文的韵律之美中。</h3> <h3> 课例展示:精彩课堂,活力激情飞扬</h3> <h3>  夏学瑜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目标明确,涵盖字词、朗读、理解等多方面,符合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需求。课前预学注重基础,为课堂学习预热。课堂导学环节设计精妙,任务驱动,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深入理解文本。整堂课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h3> <h3> 磨课反思:反思沉淀,助力教学升华</h3> <h3>  在教研活动落下帷幕之际,王丽老师的深刻反思为整个教研过程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 “逗号”,它不是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此次教研也有着诸多闪光点,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大家在交流中分享教学经验与智慧,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h3> <h3>  在巴州区第七小学这场 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对知识的严谨态度。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他们将继续探索,为学生带来更多精彩的课堂,让知识的花朵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