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上观山水”的绝配“摄影地中摄地天”

文心雕雅梦

<p class="ql-block">文心雕雅梦/文 网络/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圆梦观音山联的两大妙招:“借代”“借对”》论证部分的补充说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在《头条》发过:</p><p class="ql-block">圆梦观音山联的两大妙招:“借代”“借对”——“观音山上观山水”的绝配“摄影地中摄地天”一文,有些论证或不够充分,现䃼充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关于 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专有名词是用来表示特定的人、地方、组织、机构等独一无二的名称”。</p><p class="ql-block"> 以“西湖icon”为例,人人都知道,在中国杭州有一片湖泊被称为“西湖”,在特定语境下它具有唯一性,是专有名词。同样,在观音山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摄影地”作为被国家相关部门授牌命名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icon‘森林美景摄影地’”,具有唯一性,就像“观音山”在当地的唯一性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关于“转品”</p><p class="ql-block"> “地天”一词转品的依据: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转品的例子。例如“春风风人”中的第一个“风”字,本是名词,在这里转品为动词,意为吹拂。对于“地天”一词,从古代哲学概念来看,“天地”是一个常用的词汇组合,而在楹联创作中,为了与“山水”相对,将“天地”倒置为“地天”,并且可以有多种转品解读。在“摄影地中摄地天”中,“地天”可以转品为不同的语义,如“摄影师在摄影地中拍摄山地上或天上的美景”等,这里“地天”涵盖了地上和天上的景色,从单纯的名词组合转品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拍摄对象描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关于“借代”</p><p class="ql-block"> 借代又称“代称”“换名”。修辞格的一种。舍弃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或本体所具有、所伴随的某一特征、某个部分的名称来替代。又可分为对代和旁代两种。</p><p class="ql-block"> 如“杜康”指代酒。在古代文化中,“杜康”本是一个人的名字,但由于他与酿酒的特殊关联,后来“杜康”就成了酒的代名词,并且在诗词创作等语境下成为专有名词。这里“摄影”指代“摄影师”在楹联的语境中也具有类似的专有性。</p><p class="ql-block"> 在古联“铁瓮城icon西,金玉银山三宝地;焦山北麓,松楸柏树icon一丛林。”中,“铁瓮城”借代镇江城,“焦山”借代焦山所在的区域。这种借代没有直接说出地名,增加了楹联的含蓄性。读者需要对当地地理文化有一定了解才能理解其中深意,从而使楹联更具文化底蕴。在“观音山上观山水”和“摄影地中摄地天”中,借“观音”指代“观音菩萨”,借“摄影”指代“摄影师”,也是同样的道理。观音菩萨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形象,蕴含着慈悲、智慧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摄影师则是现代文化中捕捉美好瞬间的角色,代表着对美的发现和记录。通过借代,楹联在简洁表达的同时,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又如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中,“草堂”借代杜甫icon的故居,“诗圣”借代杜甫本人。当读者看到“草堂”时,会联想到杜甫在草堂中艰苦创作的情景,进而对杜甫的敬意油然而生;看到“诗圣”则会直接想到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在“观音山上观山水”中,“观音”会让游客联想到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以及观音山可能蕴含的佛教文化氛围,唤起一种敬畏和宁静的情感;而“摄影地中摄地天”中的“摄影”指代摄影师,能让现代游客尤其是摄影爱好者产生共鸣,因为摄影在现代旅游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记录美好瞬间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关于“借对”</p><p class="ql-block"> 借对是修辞中对仗的一种,也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的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 </p><p class="ql-block"> “摄影师别称二郎神icon、马王爷icon、光影诗人等,这些别称都带有一定的文化意象。就像观音菩萨在佛教文化中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一样,在楹联中,‘摄影’借摄影师的别称与‘观音’相对,二郎神的慧眼如摄影师的镜头捕捉世间万象,马王爷的三只眼象征着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光影诗人则体现了摄影师如同诗人般用光影创作的能力,这样的借对使上下联在文化内涵上有了巧妙的呼应。</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摄影地中摄地天”是“观音山上观山水”名副其实的绝配。</p> <p class="ql-block">**圆梦观音山联的两大妙招:“借代”“借对”</p><p class="ql-block">——“观音山上观山水”的绝配“摄影地中摄地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摄影地中摄地天”是“观音山上观山水”的绝配,或许会有众多网友不服,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比“牛头不对马嘴”的对句。</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认死理的人,认定的事,总要找出些“子丑寅卯”的道道来!好在主办方早就备了几个硬核指标,只要破了这些硬核,可能就“万事大吉”了!</p><p class="ql-block"> 硬核指标一、</p><p class="ql-block"> “摄影”和“摄影地”是不是专有名词,两者内涵是否不同?</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中的“摄影”,在作为有主句式解读的语境中,指代“摄影师”,“摄影师”是专有名词,所以“摄影”在这里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就象“观音山上观山水”,作为有主句式解读时,观音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这里关系到一种叫借代的修辞手法:</p><p class="ql-block">借“观音”指代“观音菩萨”;借“摄影”指代“摄影师”。</p><p class="ql-block"> 【摄影师指实际操作或熟习摄影术的人,尤指从事职业照相者。也指使用摄影机的人。 </p><p class="ql-block"> 摄影师别称(雅称):二郎神、马王爷iconicon、光影诗人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的“摄影地”,是“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美景摄影地’”的简称,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授牌命名的,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观音”和“观音山”只有在一定的地域或环境中,他们的名称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同理摄影和摄影地在一定的地域或环境中才是独一无二的名称,才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观音、观音山,摄影、摄影地,很多地方都有,但在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他们具有专属性,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摄影和摄影地,观音和观音山,都是专有名词,而且两者内涵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硬核指标二</p><p class="ql-block"> 对句是否同出句一样,可作为有主句式和无主句式解读?</p><p class="ql-block"> “观音山上观山水”</p><p class="ql-block"> 可解读为:游客在观音山上观山水;</p><p class="ql-block"> 也可解读为观音在山上观山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p><p class="ql-block"> 可解读为:游客在山地中摄地天;</p><p class="ql-block"> 也可解读为:摄影在山地中摄地天。</p><p class="ql-block"> 这里“摄影”指的是摄影师。比如:导演、摄影、作曲等在观音山上观山水,这个句子中的“摄影”指的就是摄影师。</p><p class="ql-block"> 实践征明:“摄影地中摄地天”和“观音山上观山水”一样,可以进行有主句式和无主句式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硬核指标三:</p><p class="ql-block"> “山水”是并列关系并可以传品。“地天”是不是并列关系,可以传品吗?</p><p class="ql-block"> “观音山上观山水”山水一词为并列关系并可转品。</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地天一词也是并列关系,当然也可以转品。</p><p class="ql-block"> 我们通过联句的解读来看“地天”一词的转品:</p><p class="ql-block"> 1.摄影师在摄影地中拍摄“地天神”;</p><p class="ql-block"> 2.摄影师在摄影地中拍摄”山地上或天上“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3.摄影师在摄影地里拍摄“山地上和天空中”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4.摄影师在摄影地里拍摄自然万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地天”与摄字关联,即使不倒置也可发生转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硬核指标四:</p><p class="ql-block"> 对句是否有内涵、韵味和诗味?</p><p class="ql-block"> 摄影(师)别称或雅称:二郎神、马王爷、光影诗人。摄影师是具有第三只眼睛的“神”;是光影世界的诗仙iconicon李白、诗圣杜甫iconicon、诗神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是2018全国森林旅游推介会,国家相关部门授牌命名的“森林美景摄影地”,是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旅游品牌。</p><p class="ql-block"> “观音山”是闻名遐迩的“摄影地”,”摄影地“就是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美景”,两者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用“摄影”,其实也可以说是用二郎神、马王爷、光影诗人与观音菩萨相对,应该没啥问题。</p><p class="ql-block"> 楹联创作有一种修辞手法叫借对。这里”摄影师”借了他的别名或雅称的光,成就了绝配。而且内涵丰富,韵味、诗味十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硬核指标五:</p><p class="ql-block"> 对句是否融入东莞观音山的景物元素(以自然生态元素为佳),适宜作为观音山山门联使用?</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这里的“摄影地”指的是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美景摄影地”,森林美景是自然元素。是“观音山上观山水”的最佳对句最合适的元素。由此元素创作的下联,“摄影地中摄地天”,最适宜挂上山门了。</p><p class="ql-block"> 再者,现代人人人有手机,到观音山的游客,可以说人人是“摄影师”,旅游、拍照是最惬意的事,“摄影地中摄地天”难道不是“观音山上观山水”绝配的广告联吗!</p> <p class="ql-block">*“观音山上观山水”宜挂山门的最佳对句</p><p class="ql-block"> 日前,在今日头条看到某作者自荐的一比“观音山上观山水”对句:“摄影地中摄地天”。觉得这是一比完全符合征联方应征条件的对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符合要求</p><p class="ql-block">1、内容积极向上,彰显了名山文化和楹联文化,有时代气息。</p><p class="ql-block">2、投稿作品是本人原创。</p><p class="ql-block">3、作品符合《联律通则icon》,平仄以“平水韵”为准,且具有韵味和诗意。</p><p class="ql-block">4、注意到出句的机巧:</p><p class="ql-block">一是“摄影”和“摄影地”同为专有名词,且两者内涵不同;</p><p class="ql-block">二是可作为有主语句式和无主语句式解读;</p><p class="ql-block">三是“地天”是并列关系,可发生转义;</p><p class="ql-block">四是“摄”和“地”是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几点说明</p><p class="ql-block">1)关于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中的“摄影”,在此语境中指代“摄影师(别称或雅称:二郎神、马王爷、光影诗人等)”。</p><p class="ql-block"> 就象“观音山上观山水”,用观音指代“观音菩萨”,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在这里指的是“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美景摄影地’(由国家相关部门授牌)”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观音和观音山在一定的地域或环境中是独一无二的名称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同理摄影和摄影地在一定的地域或环境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名称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 观音不只观音山有,东海也有,南海也有……观音山也不只东莞有,全中国有很多观音山。观音、观音山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或区域才是专有名词。</p><p class="ql-block">2)关于有主句式和无主句式</p><p class="ql-block"> “观音山上观山水”可解读为:游客在观音山上观山水;</p><p class="ql-block"> 也可解读为观音在山上观山水。</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解读严格地说,应该是(观音)菩萨在山上观山水。</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可解读为:游客在摄影地中摄地天;</p><p class="ql-block"> 也可解读为:(摄影)师傅在山地中摄地天。</p><p class="ql-block"> 这里“摄影”指的是摄影师(艺术家)。比如:导演、摄影、作曲等在观音山上观山水,这个句子中的“摄影”指的就是摄影师。</p><p class="ql-block">3)关于并列与传品</p><p class="ql-block"> “观音山上观山水”山水一词为并列关系并可转品。</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地天一词也是并列关系,至于能否转品,网上很多专家已有详尽解读。</p><p class="ql-block">4)关于内涵、韵味和诗味</p><p class="ql-block"> 摄影师别称(雅称)二郎神、马王爷、光影诗人。摄影师是具有第三只眼睛icon的神;是光影世界的诗仙icon李白、诗圣杜甫icon、诗神白居易……)</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受邀参加2018全国森林旅游推介会,并荣获“森林美景摄影地”殊荣。</p><p class="ql-block"> 用二郎神、马王爷、光影诗人与观音菩萨相对,应该没啥问题,而且内涵丰富,韵味、诗味十足。</p><p class="ql-block"> 观音山是闻名遐迩的摄影地,摄影地就在广东国家森林公园观音山,两者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5)是否融入东莞观音山的景物元素(以自然生态元素为佳),适宜作为观音山山门联使用。</p><p class="ql-block"> “摄影地中摄地天”这里的摄影地指的是广东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美景摄摄地,森林美景是自然元素。是“观音山上观山水”的最佳对句最合适的元素。由此元素创作的下联,“摄影地中摄地天”,最适宜挂上山门了。</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黄文彬,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作协、民协会员,南靖县原民协会长,作协副会长。诗联在全国性征稿中,得奖六十有余。曾获中国散文网主办的第3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诗歌类“金奖”,曾被《对联》杂志评为“联坛百强",并连续三年获新春征联“百花奖”。作品数次在央视、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播报、展示。(2014一2022)年,中央电视台等连续举办九届全球迎春征联,五次获奖,2024年入选中国楹联学会“龙年百佳优秀春联”。作品入集数十,著有《雅梦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