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云南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建水的行程,行驶近150公里来到“抚仙湖”边。已是中午12:30了,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当地的特色美食“蒸汽石锅鱼”,让人大开眼界,用石头当锅,草帽当盖,放入抚仙湖特产“桂花鱼”,在180度的高温蒸汽下,六、七分钟左右从帽顶喷出蒸汽,稍一会儿揭开草帽,香气扑鼻,鱼已熟透了,鱼汤既保留了营养又达到了快速锁鲜,不用放酒却毫无腥味,鱼汤鱼肉且鲜甜可口。接着象火锅一样放入其他辅料,蘸着调料,让人大块朵颐,是胃蕾的盛宴,令人乐不思蜀。</p> <p class="ql-block">抚仙湖是在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交界之处。湖的面积达212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57m,是中国第5云南第1的最深湖泊。</p> <p class="ql-block">抚仙湖水质极佳,能见度可达到12m以上。被誉为“琉璃万顷的高原明珠”。由于水深,水积量巨大,容积相当于12个滇池;6个洱海;4.5个太湖。</p> <p class="ql-block">由于水深风浪大,所以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使得湖水始终如明镜般的一片澄清碧绿。</p> <p class="ql-block">每年10月到来年4月,从西伯利亚飞来的海鸥会聚集在此。这时潋滟飘逸的抚仙湖,在海鸥的加持下,平凭了几分灵动和温馨。</p> <p class="ql-block">管理人员要求人们尽量不要去投食喂鸟,要保持湖水的清沏洁净。海鸥在湖面上,人们头顶上自由的翱翔。描绘了一幅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湖的四周栽滿了各种鲜花,也不知是走入了那一个不知名的公园。进来时也没人收门票,应该是大众休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抚仙湖还有许多不解之迷,如沉没在湖底的或是“俞元”古城;和巨大的石砌祭台等等……,由于湖水太深,至今仍未一一探明。</p> <p class="ql-block">抚仙湖距昆明市60公里,今晚将下榻于昆明市区了。</p> <p class="ql-block">早晨从昆明发车,驶往昆明北端约120公里的昆明东川区。那是川滇两省的交汇之处,一路驶来只见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只见四周的土地那特有的红红的色彩朴面迎来。</p> <p class="ql-block">在蓝天白云的印衬下,红土地红的让人炫目。这里海拔最高4344m,最低也有695m。由于处于地壳大断裂地带,所以形成了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峽谷地貌。</p> <p class="ql-block">大巴停在“乐谱凹”附近。人说,不来看峽谷红土地是人生的遗憾,不看“二大爷”那就是更大的遗憾。下车,直奔二大爷而去。</p> <p class="ql-block">这位网红二大爷,早巳是在“小红书”上就认识的老熟人了。乍一看,有点神似罗中立的名画《父亲》。慈父般的风貌,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这位已是2.0版的二大爷,是原老网红一大爷的侄子,老网红已过逝好几年了,现后继有人了。由于见惯了八方访客,洒脱随性而淡然,略带一絲灵动与俏皮。给不给钱无所为,每天坚持出岗。</p> <p class="ql-block">这身彝族老汉的标配:红夾袄、花坎肩、羊皮褂和长烟筒,加右侧站立的长有弯曲如镰双角的老山羊。既沧桑而又显时尚,不由人不喜欢。</p> <p class="ql-block">再看一眼山凹里那层层叠叠的土地象五线谱般的“乐谱凹”,那一层又一层的土地,是农民大哥耕耘的杰作,仿佛是在演奏一曲曲悦耳动听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大巴翻过几个山梁停在了“七彩坡”,顾名思意是色彩丰富的地方。原因是这里连绵起伏的群峰土壤里含铁量极高,有机质少。铁痒化后慢慢沉积下来,逐步形成了炫目的红色和深褐色。</p> <p class="ql-block">这段时间,农民大哥将塑料薄膜组成一棑棑复盖状,那是为了庄稼保暖和防止水份流失。</p> <p class="ql-block">这些天然的红士地,在农民大哥随山势地形的开耕下,红、白、蓝、绿交错织成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富有灵气,象似在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凡来过的人们,无不为这色彩绚丽斑斓,巍峨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色所打动。</p> <p class="ql-block">队里最年青的“黄头毛”,更是兴奋的一路撤欢飞奔而去。</p> <p class="ql-block">在这广袤的红土地上,有一棵传奇的“老龙树”。在此巳屹立千年,一直默默地注视着这片红土地的兴旺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老龙树大约10多m高,属冷杉类沙松,四季常绿。树干直径约3m,需五人才能合抱。树冠又如同一把大伞,玉树临风,木秀于林。</p> <p class="ql-block">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它曾枯死3年,又奇迹般的自行恢复。当地百姓奉为神树,求姻缘祈风雨,又常灵验。它也寄托了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善良愿景。</p> <p class="ql-block">今天最后一站来到“落霞沟”。同时,今晚也下榻在景区边上的民宿。放下行装,就急匆匆进沟。</p> <p class="ql-block">落霞沟,思意是看太阳落山时的山沟,刚踏上栈道,就下起了一阵小雨,心里好生着急。好在山里天气多变,不一会儿天放晴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栈道上望去,这一块象似崩塌在两座大山中间纵横交错的沟壑,沟顶上有一块红的有点不真实的红土地。</p> <p class="ql-block">沟壑之上的红色的山崖群山环绕,梯田层层,红绿相间,小屋点点。</p> <p class="ql-block">用超广角镜拍下这幅较为完整的落霞沟。这扑面而来的群峰赫然矗立,山脚下那块嵌着一片农家小屋梦幻般红色山坡,被气势恢宏的沟壑簇拥着。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振撼着每一位前来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随着光线的不断变化,山体也变得错落有致。当光线直射到那片农家小屋家园上时,与周围的暗部形成了极佳的画面,呈现了油画般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用长焦镜拉近农家家园看一看,白墙红墙灰瓦,房屋街坊布局得错落有致,你再拉大画面看看,简直是工笔画家笔下勾勒的一幅杰作。</p> <p class="ql-block">壮丽雄阔的落霞沟之美,让人惊叹不已。在眼前视觉盛宴的冲击下,不由人要感慨起人生价值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天上还在星光闪烁,一行人披星戴月来到“打马坎”,观赏红土地日出。到达观景台,打马坎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晨雾之中。</p> <p class="ql-block">7点15分,天边先泛起一絲微光,太阳缓缓升起,那是一颗深沉的红球。</p> <p class="ql-block">村庄在日出的召喚下,慢慢醒来。红土地与太阳光相互映衬着,给这村庄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p> <p class="ql-block">太阳光穿透晨雾,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打马坎绚丽的日出,将一直会深刻在记忆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大巴又驶向“松林沟壑”小景区。这里不象是景点的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可任由游人跨入并亲近这块红土地。由于时间还早,不见有农民大哥在此驱牛劳作。</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红土地,沟壑纵横交错,大地的肌理在起伏中显得大气磅礡。远处那矗立的白色点点风力发电机组,更增添了一抹现代化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块刚刚犁过了红土地,犹如大地舒展的掌纹。农民大哥将要来这里播下希望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大巴又驶向东川最后一个景点“锦绣园”。</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向东,是个看日出的好机位,现在刚好是处在逆光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锦绣园处于山坡的顶端,视野开阔,极目远眺,山川、原野、村庄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俯瞰,层层梯田形成了各种线条,梯田上复盖的白塑料膜,更是鲜明的构勒出了层次分明的山形走势。</p> <p class="ql-block">锦绣园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里应该是一方色彩缤纷的锦绣天地。</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东川之旅,大巴又行驶了209公里,来到了楚雄州元谋县,刚好12点左右。中餐后,来到“元谋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全国为数不多的古人类、史前文化专题博物馆。主要展示元谋出土的古人类、古生物化石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场馆也是一个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5389平方m,有5个展厅,4000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因发现的地点在元谋县上那蚌村,出土了元谋人的牙齿化石。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170万年,早于北京和蓝田猿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用文字、图片、实物、模型等,全面展示了各时期古人类和古生物进化演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在170万年前的元谋,榛莽丛生,森森郁郁,那是一片亚热带与草原交织的莽莽森林。元谋人为了生存,制作工具,发明火种,与动物较量与大自然奋争。</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展示了一棑棑古元谋人和古猿的牙齿化石。</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各个时期的陶罐,琳琅滿目。</p> <p class="ql-block">各种古犀牛,古象、古兽骨胳的化石。</p> <p class="ql-block">恐龙馆里的一大二小3只恐龙骨胳标本,还是挺震撼的。云南是恐龙的故乡,记得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两条“祿丰”恐龙,也是云南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院子中央陈立的元谋人雕像,这对母子形象的刻画还是很有想象力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参观博物馆的时间不长,但通过这些系统性的展示内容,对一些古人类、古生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大巴从县城到达物茂乡罗兴村的“物茂土林”景区约36公里。物茂土林面积约8平方公里,距今巳有150万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土林的位置在金沙江西侧的河谷之中,几百万年前地壳运动从大海中抬升上来的。土林是土的混合物沙砾、粘土组成。</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百万年的雨季水流冲刷和风力作用的侵蚀,加之复杂的地质构造,加速疏松岩石的破碎。由于半胶结的粘土与沙砾石结合形成了一定的合力,在外力下造就了这片千姿百态的土林了。</p> <p class="ql-block">从栈道中走入土林。还是被四周大自然鬼斧神工,风雨沧桑创造出来的土林强烈震撼。</p> <p class="ql-block">拜赐于大自然雕琢的法力,型态的多样性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这里的各种形状可任人想象,有的象刚出土的竹笋,也有的象似刺破天际的利剑。</p> <p class="ql-block">更多的象似幽深的古堡,和古时人家的屏风,一旁又站着亭亭玉立曼妙的少女,也有象端坐着的憨厚罗汉……。</p> <p class="ql-block">更多是怪模怪样的造型,幽谷地缝和高悬半空的洞穴大门。</p> <p class="ql-block">土林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沧桑岁月,更赋予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据考证,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这里繁洐生息,元谋人就是在此地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在明崇祯11年(1638年),徐霞客曾云游到此,撰文描述了土林的壮观景色。</p> <p class="ql-block">土林的原始地貌也吸引了一众电影人的关注。2005年老谋子的电影《千里走单骑》,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外境地;2010年成龙的《大兵小将》也来土林拍摄……。</p> <p class="ql-block">从入口到尾声历经2个小时左右,一路走马观花的欣赏了这座天然的原始自然博物馆,除了叹为观止,还是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从下午进园到黄昏,应该是光线最佳时间,也是最能出片的时间段。然而,天不由人,阴阴的天,也只能记录一下土林的形态罢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光线不佳,但这些屹立不倒的土林,让人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顽强坚韧的形态给人以启示。</p> <p class="ql-block">晚下榻于元谋县城,等二天赶赴昆明机场。飞机在热情的晚霞中,顺利安全降落在肖山国际机场。滇东南踏青之旅圆满谢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37, 35, 8);">〖 THE END 〗</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在这里对绿英、根英提供的照片表示感谢)</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谢谢列位看官</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