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传友情(51)《侃日文起源(五)》

了然于夕

<p class="ql-block"> 【<b>照片说明</b>】中国科协主席、北大校长周培源教授曾与爱因斯坦一起工作多年,但老人家总自谦地说自己是爱因斯坦的学生。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爱因斯坦的同事健在的科学家,全世界已经仅剩周老一人了。他无疑是举世公认的人类珍宝。可是,周老却时时处处非常自律、 极其平易近人 、特别和蔼可亲。</p><p class="ql-block"> 我多次荣幸地接受中国科协的委派,以翻译兼秘书的身份全程陪同周老到日本讲学。</p><p class="ql-block"> 其间,有一天周老突然向我提出,不坐专车,体验一下普通百姓乘地铁出行的感受。于是拍下了这张老人家与我在日本国铁东京池袋车站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上期侃到,为结束日本“有语无字”的状态,19岁被日本朝廷派到中国来留学,72岁客死长安的一代才子阿部仲麻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期介绍鉴真和尚的感人事迹。为此,先要介绍遣唐留学僧容睿。</p> <p class="ql-block">  荣睿出生在日本岐阜县,后成为奈良兴福寺的僧人‌。公元733年,他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在洛阳大福先寺受戒后开始留学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元742年,荣睿受日本天皇委托,专程到扬州大明寺恳请该寺主持鉴真大和尚赴日传播佛法。</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鉴真大和尚出生在扬州江阳县。后为扬州大明寺主持。</p> <p class="ql-block">  接到容睿的邀请之初,大明寺的多数僧人都以“彼国远隔重洋,相去甚远,性命难存”为由,不愿前往。</p> <p class="ql-block">  容睿找到鉴真住持,郑重地代表日本朝廷,跪地恳求。</p> <p class="ql-block">  于是,鉴真大和尚坚定地答复:“为是法事也,何惜性命!”决定带领21名僧徒随同容睿东渡日本,传播佛法。</p> <p class="ql-block">  一诺千金。从此开始了长达11年的反反复复的试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知多少次,他们的船只被海浪击成了碎片;</p><p class="ql-block"> 不知多少次,船只触礁沉入了海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数不清饱尝了多少艰辛,数不清忍受了几多煎熬。但,他们毫不气馁,绝不灰心,从不言败,重新再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中国人!一诺千金!绝不食言!义无反顾!责无旁贷!言而有信,行必有果。</p> <p class="ql-block"> 《旧唐书》等我国多部古籍对第5次试渡有详细记载。鉴真大和尚带领的僧俗水手总共35人,在大海上漂流了14天。</p><p class="ql-block"> “舟上无水,嚼米喉干,咽不入,吐不出,饮咸水,腹即胀……急风高浪,众僧恼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终于看到岛屿啦!全船跳跃欢呼,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 但是,上岸一问,方知是我国海南岛,而非日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不住风雨酷暑,没熬过重重磨难,容睿一病不起,于公元749年不待治愈,与世长辞……</p><p class="ql-block"> 鉴真大和尚患上眼疾,久拖不治,双目失明……。</p> <p class="ql-block"> 过了1200多年之后,为寄托对荣睿的哀思,1963年中日双方在中国广东肇庆鼎湖山,合作修建了“荣睿碑亭”,此处是容睿与鉴真共同筹划东渡事宜的地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鉴真大和尚带领的众僧人等,就这样屡试屡败,屡敗屡试之后,又顽强地冒死冲入波涛汹涌的大海,向着日本开始了第六次渡海试航。</p> <p class="ql-block">  苍天不负有心人,这次终于到达了日本。</p> <p class="ql-block">  抵达日本后,年近古稀的鉴真大和尚不顾疲惫和双目失明,立即投入传授佛法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他在奈良东大寺设坛为日本圣武上皇、孝谦天皇等人授戒。</p><p class="ql-block"> 在日本朝廷奖授的田园建立了唐招提寺,向民间信众传授佛法。</p><p class="ql-block"> 他夜以继日对日本大藏经进行校正。</p><p class="ql-block"> 他深入民间向民众传授汉医汉药…。等等。</p> <p class="ql-block"><b> 日 本 奈 良 唐 招 提 寺</b></p> <p class="ql-block"> 鉴真大和尚以超出凡人的热情和精力,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抵日10年后的公元763年开春,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于5月6日,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7岁。</p> <p class="ql-block"> 日本奈良时代著名学者淡海三船于公元779年编著的《东大和上东征传》一书中,详细记述了鉴真和尚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虽然阿部仲麻侣、鉴真和尚都已是千百年前的人物,但是,他们的身影依存,永不消失…。</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以一曲《乡恋》寄托我们不尽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你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你的歌声</p><p class="ql-block">永远留在</p><p class="ql-block">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让风儿送去我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本期到此结束。</p><p class="ql-block">下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