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广东云门寺之一:益阳人的荣耀

阿迷

<h3>5月3日的清晨,晨光微熹,空气中还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我怀着满心的期待,独自踏上了前往云门寺的路程。酒店与寺院相距约5千米,我放弃了便捷的交通工具,选择步行,想要在这清晨的漫步中,提前感受那份即将与云门寺相遇的宁静与庄重。</h3></br> <h3>云门寺东面牌坊</h3></br><h3>云门寺,一直是我此次出游的重中之重。它在我心中有着特别的分量,无数次渴望前来朝圣,却因种种缘由未能成行。这次五一假期,女儿询问我出游地点,我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云门寺。女儿贴心地做好攻略,预订了澳特来斯酒店,这里离云门山、云门寺都很近。前一天游览云门山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尽管游人如织,乘坐索道上山颇为艰难,但山上震撼人心的景色,让所有的等待都变得值得。</h3></br> <h3>云门寺对面的小象</h3></br><h3>行走在去往云门寺的路上,我特意播放了刀郎演唱的《金刚经》,那空灵悠扬的佛法音乐在耳畔响起,思绪也随之飘远,不禁想到了佛故中人——益阳人佛源老和尚。虽然我从未与老和尚谋面,但自研究禅宗历史起,我便深入了解了他的事迹,也看过许多他讲法的视频,从那时起,老和尚在我心中便拥有了崇高的地位。</h3></br> <h3>佛源老和尚是益阳桃江花果山人,自幼出家,后来远赴广东,成为了虚云老和尚的弟子。1953年,他接掌云门寺主持一职,自此,他将自己的心血与精力都倾注在了云门寺的发展与禅宗云门宗的传承上。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云门宗得以蓬勃发展、发扬光大,云门寺也声名远扬,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著名寺院。作为一个益阳人,我由衷地为老和尚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荣耀。</h3></br> <h3>更让我钦佩的是,几十年来,佛源老和尚一直坚持用家乡益阳话传播佛法。我本就喜爱益阳人周立波用益阳话创作的小说,觉得益阳话独具韵味、充满荣光。然而,相比之下,佛源老和尚用益阳话传播佛法,几十年如一日,且成就斐然,更胜一筹。他那亲切的益阳话,时常在我耳边回响。就像在一个视频中,他语重心长地对弟子们说:“恩农(你们)要孝顺耶娘(父母),要回去看望耶娘(父母),回去了耶娘夹肉你恰(吃),恩农不要恰,恰肉就犯了戒,搞不得的…”简单质朴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佛法教义与对弟子们的殷切期望。</h3></br> <h3>随着脚步不断前行,云门寺已渐渐接近,我的心中泛起阵阵小激动,多年的心愿终于即将实现。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公路对面的小山形似一个小动物,越往前走,越觉得它像一头小象。这难得的相似之景,让我联想到南华寺建在象鼻之上,心中不禁疑惑,云门寺莫非是建在这小象旁?带着这份好奇与期待,我继续朝着云门寺的方向走去,一场与云门寺的深度邂逅即将展开……</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eneeGGgzKdJnh7CKtuU0u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