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原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五十二)这几天,村委会的会议室早早地坐满了人。清明召集了全体党员、先进分子及村两委干部,一同观看全国两会开幕的会的盛况,着二了解国家对“三农”政策的方向。大家都十分关注,以便日后更好地借助国家政策优势,投身农村工作建设。从政府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工作极为重视,涵盖改善环境、资源优化、增产创收、教育医疗、宜居建设等各个方面。未来,国家还会针对农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更多政策优惠。这正是大家盼望、需求的,也让大家有了更明确的工作方向。村民们期待着鸿业凯旋而归,带回党和国家赋予的荣誉与使命,带来政策的利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秋天是充满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对土地的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鸿业是带动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引领者、推动者,他能以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和处理农村的现实问题,是一位实干家。在这个兼具千年历史与现代气息的古村庄,良好的发展局面正在全面铺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你看,在冷鲜库这边,人们不再急于处理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而是根据市场价格行情灵活安排。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大家合理分配、安排进出库时间,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每个人都喜形于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再看蔬菜大棚,人们不再单一种植主打菜品。在合作社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合理的区域轮流种植,确保一年四季都有菜品供应,稳定了客户货源,也保障了公司的批发和零售业务。今年种西红柿的农户,明年就改种其他品种。这样既有利于改善土壤,充分利用有机元素,也便于合作社调控产业结构,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西坡农企公司对这片土地的改造,很快就将产生创收效益。石料厂随着国家建设需求的增长,效益也在逐步提升。村内舞台的修复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一天天焕新颜。有好事者记述了舞台筹备工作:“夫欲成大事者,非一人之力可为,乃需高瞻远瞩、有识之士奔走牵头,群贤毕至,众人随之,方可完成!”鄂公堡尉村自古就有崇文尚武的美德,自大唐至今,一直是乡贤义士聚集之地。这里民风淳朴剽悍,人杰地灵,虎踞龙盘。如今国家安定,欣逢盛世,百姓生活殷实,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修缮庙宇、搭建戏台,在民间颇为盛行。村内的国家非遗跑鼓车文化和古庙会唱戏活动,是重中之重。每年阴历三月十六跑鼓车、唱大戏,其起源已难以追溯。舞台唱戏、民众聚集、庆典祭祀,是村内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这座舞台的始建时间虽无从考证,但从历史推断,元代初具雏形,清道光丁酉年重建,在当地远近闻名。其建筑艺术精湛,周边同等建筑难以其及。石、木雕刻隽秀,飞檐斗拱精巧,殿堂音质浑厚,“古乐府”是先贤名人的手迹,见证了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膏腴塔,中黄楼,鄂公(舞)台子数在头”,在数十里民间流传,这是对舞台的高度赞誉,它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对舞台进行过简陋的维护。近年来,村内舞台断壁残垣,严重失修,引起了村内乡贤志士和游子的广泛关注。庚子季秋,县政府拨款专项用于舞台修缮,村内志士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此项工程。然而,经过多次与施工方洽谈,发现维修费用远超上级拨款,仍需村民集资修缮。村内企业、乡贤义士闻讯带头捐款,在外工作、打工的人,上至京城、省城,下至市、县、村乡,纷纷踊跃捐献。大家不分职务高低,不限捐款数额,更可贵的是,还有外籍乡民的支持,他们谱写了一曲为家乡无私奉献的壮歌,传承着乐善好施的人间美德,成就了拯救舞台修缮大业的创举,可歌可叹!如今舞台竣工,春和景明,人们可以齐聚这片福地,游览古老的三月十六庙会,观看鼓车非遗民俗赛事,畅谈兴村富民大计,欣赏舞台演出,真是幸事!感恩党和政府的支持,感谢捐款的企业、乡贤志士,以及在修缮舞台工作中齐心协力的众邻乡亲。故而刊石立表,弘扬他们的美德,以昭示后辈,接续传承,特作此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人们对这片黄土地真挚热爱的体现。位于村中央的大戏台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目睹了这里一代代人奋斗不息的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十三)又是一年的开始,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鸿业天刚亮就起床了,早起锻炼身体是他多年的习惯。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大爷迎来了八十大寿。鸿业一直记着每位老党员、老干部的生日,关心大家的生活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才会有这样一个上下一心,坚守在农村一线的工作团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洗漱完毕后,鸿业离开物流公司,开车直奔王局所在的东岭山庄。他知道王局今天也会去大爷那里,便打算顺路接上王局,一同前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当选人大代表后,鸿业深感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加重大。他开车沿着东岭山庄的坡道前行,看到农企改造后的坡地,油菜花长势喜人。下一步,他计划与农企合作,修复大爷周边的老窑洞,将其打造成生态度假游的栖息地,开发农耕文化,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也是他的重要任务之一。村内老贾、积富的合作社发展得不错,清明在这方面很有优势,鸿业鼓励他大胆发展,这些都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和响应。石料厂随着形势发展,创造的效益不断增加,村干部们的工资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发愁。村委有了自己可支配的企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开发村内的鼓车文化,他还不知道王局那边朋友的意向如何。今早叫上王局,就是为了尽快落实此事,让这个非遗文化早日产生效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爷辛苦了一辈子,把一生都献给了农村;王局虽身居要职,如今已经退休,但始终心系故土,一心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清明是个年轻后生,经过多年拼搏,事业爱情双丰收,如今也在努力反哺乡村;积富在大家的鼓励下,带领合作社发展迅猛,大有赶超清明的势头;贾二娃也实现了转变,还资助了冷鲜库的建设,让果农没有了后顾之忧……打破了家族势力多年的格局后,村民们的思想觉悟和大局意识逐步提高,一切都朝着利民的方向健康发展。乡村振兴、宜居环境、产业兴隆的美好前景近在眼前,这不正是党和国家所要求的发展目标吗?想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鸿业的心头。他下车走进窑洞,叫上王局,直奔村内大爷的住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红的灯笼挂在门前,院子里、院门处,屋内屋外,众乡邻都在为大爷的大寿忙碌着。老贾、富祥、积富、二娃各自安排着分工。鸿业同智礼、清明商量着大爷的嘱托——大事简办,不在院内摆设宴席,不收礼,让乡亲们高高兴兴来,欢欢喜喜走,在饭店招待大家。大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农村老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严于律己,这种精神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院门口,一位身着简朴却不失大方的年轻妇女抱着孩子走了进来,后面紧跟着清明的爸妈。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清明的媳妇风云。人们纷纷围了上去,大婶高兴地从风云怀中接过孩子,一边看着孩子,一边望着风云和清明,嘴里念叨着孩子哪里像清明,哪里像风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婶还暗示风云,趁婆婆还能帮忙照看,再生一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婶子,酸枣还有吗?让大家再尝几颗吧?”秋月打趣地问大婶。大婶指着屋内说:“厨房那个柜子里还有些,都拿出来吧!还有用酒泡过的酒枣,也让大家尝尝。”秋月随后把酸枣和酒枣都拿了出来,大家相互递让,品尝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接近中午时分,按照农村的传统习俗,先祭祀后拜寿。大爷、大婶、王局等坐在寿座上。由鸿业主持,王局代表大家对大爷的一生作了发言,随后大家也作了简短讲话。大爷说:“今天在我生日之际,感谢大家来祝贺。同时,也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希望我们大家团结一心,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把我们的村子建设得更好、更美丽,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时,积富拿出一封拆开的快递信件,走到大爷面前递了过去。大爷戴上花镜看了起来,脸上又增添了新的喜悦。原来,积富参与的酸枣改良项目有了成果,他需要趁春天到外地学习,并引进改良后的芽种进行重新嫁接。大爷指着信件,拍了拍富祥,把信件递给鸿业书记。鸿业接过信件,和大爷交谈了几句。在摄影师的催促下,大爷、王局等亲朋好友一起合影留念。前来祝贺的大伙在主事人老贾的安排下,前往王局的山店饭店。在这个和睦的村民大家庭里,人们分享着喜悦,期待着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盼望着更多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的仁人志士为这片黄土地无私奉献……待到秋天硕果累累,酸枣再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