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山的花,罗泉镇的盐

<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时光流转,土地蕴养,最美是春季,花有花期 ,繁花尽开,一花如诗,放下四月的繁花,追花的徒友,在一曲“桐子树哟花儿开”的歌曲中去追寻山岗上花儿。于2025年5月3日,春季末尾,差两天就立夏,在这绿意渐浓的时光里,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五月桐花,守的春末立夏之即,燃放于五龙山岗。跟随成都人文的一千一百多人,历时俩个半小时,到达化石村才能一睹其芳容。你所遇皆是野景,徒步的行程满目皆是美景,自在随心,下午转场资阳罗泉古镇,厚重的人文历史,各种美食更加烟火气息十足。一半是登山徒步,一半是时光流转的安宁,动静结合。</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徒友们背负好行装,天色也不是像出发时的那样阳光灿烂,云遮阳到也清凉了许多,长短线徒友一同步入五龙山景区,先是一段村级水泥公路,不一会就到达了山下,山不算高,属于丘陵地地貌,最高点海拔约700米。开始分线长线徒友向左开始爬坡,当然也有步行到景区东广场五龙山牌坊向左登石梯而上,短线徒友向右沿着村级水泥公路直接去桐子花谷。整个五龙山景区可为是户外活动的天花板,初沙漠,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道路让户外人去挑战,去感受,森林野路,田坎小路,乡间小路,槊胶步道,木质栈道,小坡小坎看着平常,也是暗藏玄机。</p><p class="ql-block"> 景区得名于神话传说:东海龙王五子因治水不力被罚永驻此地,化为五座山头与溪流,故称“五龙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家人的徒友小天团,夫妻两人代着一儿一女在五龙山顶绿海观景一处松林乱石的真实写照 ,乱石中有一道沟,儿子一跃而过,女儿太小害怕,妻子怕跳不过 ,家中的顶梁柱先将女儿抱起跳过,再携妻跃过小沟。真实反应了平平淡淡的户外活动,处处还有玄机。</p> <p class="ql-block">  石林修佛禅意绵绵,经禾雀园,妙台神音,邓家坳,几可见的桐花谷,也与短线徒友在此汇合 ,尽享登高望远之胸怀,又有爬坡上坎,修身建体,爆汗的爽快。沿路林茂草丰,鸟语相伴,野景小趣,引的徒步不时停下脚步打卡拍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五龙山的桐子花谷是风景区核心,建有木质栈道,悬空坡璃步道,观花楼阁,每年令人陶醉的花期。漫山遍野的桐子花洁白如雪,一朵一朵的桐子花,点缀在绿叶之间,又与常见的三月桐花不同,主要是花蕊的颜色,初开带点淡淡的青 色,更加显得超凡脱俗,笔者也是第一次见到,近观赏花如诗如画,极目远望花朵连片。</span>桐花一束接一束,层层叠叠地覆盖在枝头🌺,微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桐子花开后是不结桐子的,是纯粹的观赏花木。约一百多亩的桐子花木每到花期, 洁白无瑕的花朵站满枝头 绿叶相伴, 仿佛一幅天然画卷,阳光洒在花瓣上,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流连忘返。大</span>山深处桐子花,治愈了徒友,置身感受蓝天下的桐子花海🌼,在烈日的阳光下,记忆中,沉积着这片烂漫娇美的花海,徒友与花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不仅有繁茂的植被,还有适合徒步的栈道。走完栈道,沿着铺满落叶的小路前行,周围是茂密的树木和竹子,宁静而自然。一路上,一群热爱大自然,喜欢户外活动的徒友,大家或行走或休息,共享这片刻的美好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途中经过的景区内的古村落,一处乡村风光似乎时光到流,夯土筑墙,上盖着小青瓦,且还有当地村民居住,不由得想去1975自己下乡时住过同样的房子,当时没有水,没有电,更不要说现在空调,取暖设备,但是住在其中确能冬暖夏凉,这是现代建筑群无法达到的功能。这里的土木结构房屋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绿色植被相映成趣。远处开阔的土地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你感受到乡间的诗意和浪漫,大家可不能把这样的土木房古村落看成是贫穷,时代变了村中停着村民的私家小车,也进一步说明村民早已脱贫,只是更喜欢自己的老房子,不愿意换盖砖房罢了。</p> <p class="ql-block">  带着赏花后的满足,经一吻千年,蟹王拜天,巨石阵,蛙王守林,林家大院,研学院,东广场,返回了到了下车的位置,刚好全程8公里,也是完成了当天长线徒步目标,边走边玩,用时三小时。距下午转场资阳罗泉镇的时间还早,找了一家农舍躲阴凉,与农舍主人聊聊天还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走过地方就是你的世界范围,风穿过的地方,吹动着洁白的桐子花,即便在五龙山里支离破碎,飘落的花瓣,也能在大自然中,让人回归本我。</p><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全体徒友按时转场资中县的罗泉古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罗泉古镇,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千年的流转,珠溪河穿镇而过,东行汇入沱江。古镇也是第二次来此,沿着珠溪河两侧的古街道,四川特有穿斗民居沿道排列,古韵悠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罗泉始建于秦朝,因盐而兴也因盐而衰,这里有天下第一口盐井,三国时期,蜀丞相孔明兴师南征曾在珠溪河畔挖井取水,命名此井为“梦泉井”,后简称罗泉。又名"罗泉井",雍正七年,于罗泉置分驻州判衙门,监理盐政。”如此高的建制,在四川可谓绝无仅有,就连当时的富顺自流井也才只设立了分县衙门。极盛期的罗泉,井架矗立,车马辐辏,来自仁寿、资州、威远等地的物资在此汇聚,商旅不绝于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古镇沿沱江支流珠溪河依势而建,主要的一条街长2.5公里,俗称“五里长街”,镇的形态自然构成一条卧于山水之间的“蛟龙”,历史上称为“川中第一龙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下车后沿着珠溪河畔新建槊胶步道,徒步穿过位于古镇中间的子来古桥,在三十二洞桥跃过珠溪河,最先去了罗泉会议遗址参观,这里古建筑和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以千年盐文化为核心,涵盖武术、民俗、客家、信义、革命、饮食等文化内容。</p> <p class="ql-block">  ‌罗泉会议遗址‌位于罗泉镇观音沱街,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原为基督教福音堂,是一座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由门厅、天井、左右耳房和大堂等组成,具有典型的近代“华西式”建筑特色‌。内部已图片,文字,等展示了罗泉会议的前因后果。</p><p class="ql-block"> 罗泉会议是1911年8月4日举行了四川保路运动的重要会议——罗泉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同盟会成员龙鸣剑、王天杰、陈孔白等人组织,决定立即组织同志军,利用保路名义进行反清武装起义。会议统一了保路运动武装起义的指挥和行动纲领,推进了辛亥革命的进程,是四川保路运动由和平请愿发展为武装斗争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 也是全川武装起义的序幕。对全川起义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的准备起到及时有力的推动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起义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的。”这虽然是指整个起义过程来说的,但罗泉井会议作为起义的序幕显然是各重要的关键时刻。所以,后来历史学家评论说:罗泉井会议是四川保路运动由同志会的和平请愿发展为同志军武装斗争的转折点,是中国同盟会把保路运动由保皇的改良主义转变为武装推翻清王朝的民主革命的第一个具体步骤和重要里程碑。它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功绩是不应低估的,更是不可磨灭的。</p> <p class="ql-block">  古镇初了在珠溪河西岸有茶盐古道,在东岸还一条古房街古道,通往球溪镇</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心的子来桥连接珠溪河东西两岸也是古镇八景之一。子来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后来在清嘉庆年间因水毁而重建。早期桥上还有廊屋,1804年盐商们集资三千两银子重建,并请赵知州前来剪彩。因为赵知州当天恰好逢妻生子,桥名便由此而来,寓意双喜临门。子来桥头的四个镇水神兽——龙、虎、狮,貔貅,是在扩桥时从河里淘起后重新归位的。古桥西的城隍庙,门前在1941年立有“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现在用玻璃保护起来了,1918年徒步与此可不是这样的,城隍庙也未修复只能在大门外看看。东是盐神庙。</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盐神庙早已修复,盐神庙原为"盐神祠",位于罗泉镇河东街。步入其中,大殿前斑驳的台阶,无声的述说着往事春秋,据介绍盐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是中国唯一供奉盐神管仲的庙宇。据《盐法志》记载:“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此处是天下最早开采井盐的地方,称“天下第一井”。至清同治时,井数已达一千二百余眼,盐区面积方圆209方里。盐商们为了祈神,保佑盐业发达,方便集会,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筹资修建此庙。该庙坐东向西,四合院布局,由山门、戏台、耳楼、侧房、院坝、正殿等组成。庙宇高低错落,紧密协调,具有鲜明的宫庙特色。道家风格的正殿、佛家风格的戏台、儒家风格的厢房被建筑界称为“东方奇庙”。历史悠久的罗泉盐神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盐神庙的游客虽然不是很多,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它浓浓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 罗泉古镇共有八景,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当属维一盐神庙,它是古代制盐业繁荣的象征。据史料记载,盐神庙始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风雨,见证了当地盐业的发展历程。第一口盐井作为古镇的重要遗迹,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其次是罗泉会议遗址,深入了解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漫步于古镇的小巷中,两旁的传统建筑错落有致,青砖灰瓦间透露出古朴的气息。非遗的罗泉豆腐,各种特色小吃也叫徒友们大块而朵,珠溪河蜿蜒穿过小镇,河水清幽见底,倒映着两岸景色,宛如世外桃源。一座古镇就是不可移动的历史符号,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都市的大楼太高,遮挡了星星和月亮。霓虹灯也太亮了,有月光也看不到。只有户外活动的徒友才能在徒步中捂的登山的豪气,古镇的幽远,脚下的足迹即是全世界。</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徒友,在此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