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关刀岩。 <p class="ql-block">贵阳的得名源自贵山,因城在贵山之阳,因之为贵阳。</p> <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人们对贵山的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追根溯源,贵山便承积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和贵阳发展的历史足迹。</p> <p class="ql-block">贵州省政府的左侧是樱花巷,前行500米便是黔灵山公园东大门。一进公园大门,一座“贵山耸秀”的石牌坊醒目的出现在面前。</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这是1573年一1620年的省城图,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果追溯到明代弘治年的《贵州图经新志》,又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说,关刀岩下两里就是省城。它的前面是白石岩,就是现在的八鸽岩。它的后面是马鞍山。山下是驿道,径往四川,俗称蜀道。图中的关刀岩标注为贵山。</p> <p class="ql-block">《贵州图径新志》录:白崖山(八鸽岩)在治城北二里贵山之麓,山嶂如削,俯瞰兔场,官道经其下,本朝郡人教授王训归隐于此。</p> <p class="ql-block">“富水绕前,贵山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塞……”</p> <p class="ql-block">清朝贵阳有名的楹联家刘蕴良有联赞关刀岩:偃月近摩天,想当年酋可蛮征,定英灵趋助军中,误从手堕;入云高插地,慨此日贼犹汉扰,意遗孽窜滋宇内,恨末头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能特立方称贵,人必孤行始足传。纵使岱山高万丈,若无孔子亦徒然。</span></p><p class="ql-block">吴旦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他写的这首《贵山耸秀》诗,正是明清两朝对贵山位置的争议要点。《贵阳地名诗文楹联》还特别为这首诗下注:贵山位于贵人峰路。</p> <p class="ql-block">《贵州图经新志》:贵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拔,兀出群山,雅关在其后,有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郡人易𦈡有诗“危峰兀霄汉,缘何号贵人?伟然自标异,丘垤能比伦。"</p> 通往关刀岩的指示牌。 <p class="ql-block">仰望关刀岩岩顶的标志性亭子。</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又过了100多年,到了道光年间;那是个已经改朝换代的时间,初来乍到的贵州巡抚陈诜听了堪舆家何Ⅹ的议论,说贵阳的龙脉在扶风山,经相宝山、狮子山、百花山到大坡,这里是贵阳的风水宝地,应该把这里独立的山峰称为贵山,陈诜深以为然。后来他提出了“省城移向说”,否定了《贵州图经新志》,在所修的《贵阳府志》里改成了“贵山,去城十二里,锐峰遗莱,秀插云霄,相传贵州之名以此山,腹有洞,麓有九十九泉。”由此,贵山的位置“漂移”到贵阳的东北面,距离省城也变成了12里。这是清朝改了明朝地名的开始,也为后来贵山的位置埋下了异议。</p> 贵山远眺。 <p class="ql-block">《贵阳市地名手册》的扉页上刊登有贵山图片,附有说明文字:贵山,又名贵人峰,在贵阳城东北2·5公里。北纬26。37’,东经106。44’,海拔1342米。孤峰峭拔,兀出群山,贵阳因在此山南面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同时,手册里还注明了贵人峰路的具体位置。</p> <p class="ql-block">冒沙井“大上海”对着的山峰便是贵人峰。中铁五局承建的“贵阳城市更新建设项目”正在有序进行,村民组已经搬迁,贵人峰路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杨柳井隧道对着的就是贵人峰。</p> <p class="ql-block">围着山体,沿着中环、二环路,很长一段路是围起来封闭施工的。更加看出贵山孤峰峭拔,独出群山。</p> <p class="ql-block">在山脚下仰望贵人峰峰顶。山高林密,无路可登。清代名联家刘蕴良有联赞《贵山》:巍巍北极高凌,置诸五岳之间,势难相抗;赫赫南邦永镇,超乎九州而外,名有独尊。</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这是贵阳地名办公室再次确认此山为贵山的通告。</p> <p class="ql-block">作为土生土长的贵阳人,要弄清贵阳地名的由来,这是一件份内的很有意义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5年5月5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