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峰火忆人生 ‍209团故事之四十四

<p class="ql-block">陆配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接上篇)</span></p><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转战太行山</u></p><p class="ql-block"> 一回到国内,部队就调我到师部的独立通信连,很高兴又当上了通信兵。</p><p class="ql-block">闲暇时喜欢到渭南西部的渭南师范学校走走,在校园里听到同学在树下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又回到以前美好的读书时光。看到操场上有的同学在打球,有的练唱歌,有的在跳舞,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单纯、自信的笑容。同样地年纪,同样的青春,却因经历不同而绽放出不同的光芒,我羡慕他们的校园生活,但也为自己有那么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而自豪。</p><p class="ql-block">1956年8月,部队派我到铁道兵学校学习一年。我们四师有一个班的同志去学习,我被分到政治营三连十班。铁道兵学校的校址选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课本和学习用具的第二天就开始上课,第一堂课是社会发展史。重新回到学校,开始我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一个劲儿的看书,第一周就得到学校的嘉奖。第一学期结束后,基础课门门优秀。第二学期学校进行政工课、军事课、铁道工程课等专业学习。我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激情,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化知识。军事课射击训练学习步枪、手枪、轻机枪,只有步枪打了个良好,手枪、轻机枪均是优秀。铁道工程课、桥隧技术课成绩都是5分,学习总结时又得到嘉奖,学习结束后,学校要选拔学习优秀的学生继续学习,进一步深造。我的名字赫然登在学校公布的名单上,当时我高兴的走路都带风。</p><p class="ql-block">暑假回来,原来的一连、二连、三连、军交队的留校学生合编为三连。我们用一年半的时间,学习社会主义理论课、铁路技术课等理论课,然后到浙江萧山实习,修一个大浮桥。桥浮在水面上,与水面同宽,从打椿,到架好,通过验收,通火车(只用于运输部队物资),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回校后,学校隆重举行了毕业典礼,我们领到了凝结我们三年心血的毕业证。</p><p class="ql-block">毕业后回铁四师师部报到,被分配到十九团三营七连一排,当排长。</p><p class="ql-block">我们排住在安徽岳山,要修建从芜湖到繁昌的铁路,我带领战士们从筑路基开始,每天按规定的进度一丝不苟地工作。过了两年,团部通知我去山东接新兵,并到宣城训练。</p><p class="ql-block">刚训练新兵一个月,我被提拔为十九团的军务参谋并通知我去南京步兵学校参谋训练队学习。参训内容主要是学习地形学、画图标图、军队文书、空军照相、判读、海军海图判读、陆军射击(包括步枪、手枪、轻重机枪),学习任务繁重,但我每堂课都提着百分之百的精力认真地学。上射击课百发百中,在学校小有名气,学校把我编入小教员队伍里,辅导其他学生。后来学校奖励我一个“五好学员标兵”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南京步兵学校历时一年的学习结束后,我回到19团团部。</p><p class="ql-block">1963年1月16日,部队让我去江苏省常州接新兵。接到新兵后在山东的一个训练点训练,新兵训练三个月后,回到团部,接到升任七连指导员的任命。1964年4月,七连单独去陕西秦岭完成新建仓库铁路专用线及公路, 8月份完工。紧接着转战到河南498仓库,新建铁路专用线。</p><p class="ql-block">铁路动工没多久,1964年初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总后工程兵建筑第209团,10月份调我任工建209团一营副教导员,3个月后又上任青年股长。部队先在陕西秦岭施工,后又移防到山西、河南太行山。</p><p class="ql-block">1966年4月,领导通知我到湖南长沙政治干部学校学习。本来要学一年的时间,因为要进行“文化大革命”,只学了3个月就返回一营,部队开始介入“文化大革命”。8月先派我们一部分人员跟随政委去西安支左,到西安后,和由空军副司令领导的空军人员组成“军训办公室”,进住西安“红冶院(原是中国冶金研究院)”。一个月后部队只留少数人在总后西安办事处(代号为203),其余人员全部撤回。我作为军训办公室(203的一个处室)副主任被留了下来。留下来的人基本上安排在西安医学院、附属一院、二院、护校。因地方正在搞武斗,军队留守人员在那里只是起到稳定大局的作用,使武斗大打打不起来。完成任务后,部队撤回原地,我们军代表仍在支左的单位上班。</p><p class="ql-block">1969年4月中央第九次代表大会之后,203部队让我马上上任209团副政委。我回到宝鸡不久部队要209团与205团对调。205团在山西省太谷县。我带着十几名同志打前站,去办理交接手续。部队驻扎下来后,用一个星期培训人员,修建部队仓库,熟悉各方面的情况。此时各县都忙着成立“革命委员会”,我被选为太谷县“革委会”主任、支左领导小组组长、县党委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p><p class="ql-block">1969年11月各县召开党委选举会,我被选为太谷县第四届县委书记。直到1971年8月底。</p><p class="ql-block">大约在1971年9月,部队要驻扎河南焦作,要求我回部队仍任副政委。回部队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军纪,抓军事训练,我从54军请了三个小教员,把排以上干部全部轮训一遍,部队这才进入正常的运做。</p><p class="ql-block">1977年8月,我升任团政委。1980年开始,部队实施精简整编政策,我就忙着安排军人的转业和复员工作。1982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基建工程兵和铁道兵两个兵种,精简51万人。我们团变为四个连,由团级单位缩小为小团级单位,由原武汉军区管理改为由济南军区管理。武汉军区后勤部找我谈话,要我带头转业,转入地方工作。1983年1月,我回到贵州老家,任黔南州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就此告别了我的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1983年11月我又被调任黔南州税务局局长。1989年,组织上又调我到新成立的部门扶贫办任主任。1995年9月14日正式退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陆配洲</p> <p class="ql-block">第一排右五为陆配洲</p> <p class="ql-block">第一排右数十四陆配洲</p> <p class="ql-block">第三排右数八为陆配洲</p> <p class="ql-block">作 者 陆配洲</p><p class="ql-block">责 编 金厚盛</p><p class="ql-block">工建209团回忆录编委会</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