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怀旧情结是衰老的表现,但我却要说,怀旧是重新回忆当年在时空穿梭中又重走一回从而获得一种快乐的享受,再次咀嚼人生路上过往的酸甜苦辣,还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那时候,在抚顺照相馆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抚顺亚洲照相馆,老抚顺人没有不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亚洲照相馆有些来头,它既不是抚顺本地人开的,也不是日本人留下的,而是从令人向往的大上海来的。</p><p class="ql-block"> 抚顺商业局在1956年从上海请来三家名店提升抚顺商业实力,其中就有亚洲照相馆最有名。</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抚顺照相业继续发展。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立抚顺市照相总部,1962年后所有照相馆归抚顺市饮服公司管理。</p><p class="ql-block"> 亚洲照相馆原为上海虹口区的一家组建于1953年的私营企业,公私合营后来到抚顺。当时是连人带设备整体搬迁,不仅搬来先进的摄影器材,还迎来了7位上海员工。亚洲照相馆落户在东四路,1957年春节前夕正式开业。</p><p class="ql-block"> 亚洲照相馆带来上海先进的摄影技术和时尚潮流,摄影师等主要技术骨干都是上海来的,在抚顺照相业独树一帜,是当年东四路上的抚顺名店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特殊时期,亚洲照相馆也受到冲击,牌匾被砸,店名改为人民照相馆。当时规定男子留胡子、头发吹风、穿西装,女发不让留披肩发、鲜艳服装都不准。”(以上摘自网友文)</p><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抚顺亚洲照相馆的摄影师照相技术确实是第一流的,他们照相讲究质量,口碑很好,名不虚传。我觉得虽然光阴荏苒,但是今天实在是仍然值得大大夸赞他们一番的。</p><p class="ql-block"> 上海来的几位摄影师善于在那一瞬间捕捉人物面部表情,善于把人物内心的感情,通过画面中人物的表情表现出来,也难怪当年人们都涌向这家抚顺最著名的第一号的照相馆,把自己的倩影流传于世。</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男孩是谁?是我呀,小平啊。这张照片你能猜出是我四岁照的吗?你认为我小时候长得好看吗? 反正我觉得,我长得是很漂亮!</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听说要去照相,于是拿剪刀把头发前面剪出一个豁口,当时是怎么想的?我是嫌弃头发太长, 妈妈说要领我去照相,我也不会理发,想剪短一点,结果把自己的头发剪了一个豁口,姐姐在旁说我臭美,妈妈也哈哈大笑,弄得我不知所措,也这样带豁口的头发的去抚顺亚洲照相去了。</p><p class="ql-block"> 抚顺老人不少人都知道“亚洲照相馆”是抚顺当时很有名气的一家相馆。因为那里有几位高级摄影师,都是上海人,他们的照相技术很高。</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我们那个年代是生活匮乏的年代的人,很少有机会照相。我们家里生活条件好一些,所以照下不少的照片,把当年的相片留给后人看,有价值有意义。谁都有过童年的美容,现在看当年小时候的相片,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我的那双浓眉毛,那是爸爸给的;那鼻子子有点瘪,似乎是妈妈给的的,我那大耳朵好大,咋只照了一只耳朵,那只呢?光线太暗,看不到了,哈哈,我穿的是一件海军衫,淡蓝色,三道白杠,后面有飘带,那飘带长方形,垂在身后,走起路风吹起来,在身后飘动,真像一个小海军战士!我穿着这件海魂衫去照相,穿着它好美。</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男孩很爱唱歌,有着天生的好嗓子,每天早晨,爸爸妈妈唱歌,给大家带来优美的歌声,给爸爸家人带来很多欢乐,无忧无虑,快快乐乐。</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距离现在有六十五年了,时光一下流到,下面的日期:1957年,这数字是我母亲写下的,那年我三岁,我是个小胖子。</p><p class="ql-block"> 母亲最爱照相,她生前平时总爱常拿我们家好几大本影集翻看,为了准确记住每个照片特定的年代时间,她都在每张相片做了年代的准确记载,看来母亲标记年代是在勾起她对当年的情景的美好回忆,她在回忆我们家庭每个成员张张可爱的脸和那美好往事,沉浸在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当中。</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能想象得到母亲看到每一张相片时,那一时刻,她的脸上会露出微笑的喜悦之情。</p><p class="ql-block"> 母亲真是个有心人,老照片里,凡是她还能记住的年代具体时间,她都记了下来,这就方便了我写老相片里的故事,让我重回到我们家庭那段美好的时空世界里,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p><p class="ql-block"> 相片里面的我不用介绍了,大家已经认出是我这小子了,长得跟小地主似的,小地主,没错,50后一样受父母的宠爱,把我喂养得这样肥胖,那肚子里面装的全是鸡蛋、牛奶、面包、香肠,反正市场能买到的好东西,我父母都给我买来吃,那肚子没少装,鼓鼓的。</p><p class="ql-block"> 这张相片,是1957年照的。我还不到三周岁,姐姐比我长四岁,她7岁,姐姐上北台幼儿园,我在家里由外婆照料。</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穿着一样的袜子,都穿着小牛皮凉鞋,后面的布景有小桥流水,鲜花绿草,亚洲照相馆的照相师挺会在这方寸间把背景安排得尽量贴近一点大自然,从审美角度看,还是挺有意境的。</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那时的摄影师没有像现在的照相时千方百计哄孩子:“笑一点,笑点。”他们没那语言,而是真实捕捉人物的形象,尤其在那瞬间捕捉到人物的关键部位一一眼神,让人物把眼神都凝聚在那一刹那,他们是现实主义流派风格的摄影师,不做作,很自然,很真实,这种照相风格看来应该继承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50后这孩子,50——59年生人,那些年还真赶上好年头了,那时候人口少,市场供应充足,听外婆讲,东西特别便宜,鸡蛋才几分钱一个。</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母亲没记下时间,我估计是我五岁,大概是1959年照的。</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们一家四口又去亚洲照相馆,那天人很多,是个星期天,我等得有些不耐烦,好多人都等在门口,排号照相,只能耐心地等待。</p><p class="ql-block"> 去亚洲照相馆照相,我还记得出门时候,母亲给我们装扮一番,穿得干干净净,一家人高高兴兴,到东四路抚顺亚洲照相馆二楼,等到轮到我和姐姐一起照,摄影师先让姐姐站在左边,然后让我站在右边,我还清楚地记得我蹬上那木制的垫板那一刻,摄影师摆好我们的位置,让我牵着姐组的手,让姐姐抚着我的肩,我比以前瘦了一些,肚子也小了一些,不那样臃肿了。那瞬间真实记录了我的真实形象。这回的背景不太好看,有一些阴影,是前面一个灯架的影子,我和姐都长大了,你发现没有,我越长越好看了,眼睛凹陷,眼神比第一张好看多了,我会照相了,有表情了,摄影师还是那风格,有可能说了一声:“笑一点。”因为嘴角边流露出一丝微笑,且恰到好处,照完可算松了一口气,被影师摆弄了好几分钟,就为我和姐姐记录下我们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那时候小,有点嫌等待照相的时间长,可没想到过几十年,再来看这些老相片,还真是好看。</p><p class="ql-block"> 照相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我的父母很热爱美好的生活,也很爱我们这些孩子,有男孩,有女孩,儿女双全,多幸福的一家人啊!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1956年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父母工作都很忙,白天看不到,晚上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一到星期天,家人团聚,业余生活,不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去街上溜达逛商店,再就是去照相馆照相。</p><p class="ql-block"> 能达到一两年去一次照相馆去照相,那时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象现在,数码相机随时都能拍照,但是人们很不珍惜自己,乱拍乱照,照的技术也差,所以和这些老摄影师比较一下,学习他们朴实的照相风格,真实,自然,照相也是一门艺术,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艺术。</p><p class="ql-block"> 50后们会和我有共鸣,包括60后,我们过过幸福生活,最好的时间是1956年——1958年之前,抓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经历过艰难岁月,记得母亲在世时讲过有一位朋友,她的美丽的母亲每一年都要照一张相片记录下自己的容颜变化,到老了,爱看相片,追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美好历程,把每一年最美的形象留给家人。</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深受其影响,真就留下这些美丽的照片,结果也就有了这本朱家老照片的故事书,它也就随时能勾起我对家人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家人或美好幸福生活或艰难困苦生活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和母亲一样也喜欢照相,喜欢老了再看这些老照片,它真实,具体,有时间,有地点,这些老照片让我能够穿越时空,再一次和可爱的父母重逢相聚,这等于我跟他们又重走了一回往日的生活道路,让我咀嚼昔日生活的甘甜,沉浸家庭生活的美好,品味父母对我们子女的仁爱,一种温馨舒服的空气氤氲在我的“绿叶书房”里,格外地清香……</p><p class="ql-block"> 我要由衷地感谢抚顺亚洲照相馆那几位上海著名摄影师,是他们给我留下童年快乐的倩影,让我现在老了,能看到儿时自己天真可爱的照片,我就仿佛又回到了幸福的童年,让我沉浸在童年美好欢乐幸福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54.10月秋,我满月时照的,姐姐四岁。</p> <p class="ql-block">1957年夏,抚顺亚洲照相馆刚刚开馆,我三岁半,姐姐七岁。</p> <p class="ql-block">1958年夏,我四岁,姐姐八岁。</p> <p class="ql-block">1959年夏,我五岁,头发那个豁口,是我臭美,自己剪的。</p> <p class="ql-block">1959年秋,我五岁,姐姐九岁。</p> <p class="ql-block">1960年秋,我六岁,姐姐十岁。看到母亲的照片,仿佛又回到当年我们一起照相的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