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边关(二十八)

遥望喀喇昆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英雄守境竟蒙冤 幸有青天昭正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1年10月,先遣连连长曹海林率留在扎麻芒堡的三十余名勇士,圆满完成改则地区剿匪、看守辎重与转运伤病员之重任。短暂休整后,他们经日土奔赴普兰,与彭清云部胜利会师。先遣连补充人员与马匹后,编为藏北骑兵支队一连,于中印、中尼三国交界的达玛山口设卡戍边,肩负起普兰一线的守防重任。此地乃中国陆地边防最远端,连部驻于普兰,先遣连在此开启了一段艰难悲壮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1953年春节过后,高原严冬渐退,然先遣连的官兵却未迎来春暖花开,反遭厄运侵袭。普兰,作为各国商贩往来的重要口岸与西藏佛教圣地之一,境内有闻名遐迩的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措”等胜景。“神山”宛如戴着银冠的“金字塔”,神圣庄严;“圣湖”恰似神话传说中的“西天瑶池”,澄澈圣洁。因其神秘与吸引力,普兰成为国内外旅游与朝圣者的圣地。部队占据普兰,犹如扼住了境外分裂势力进出藏北的咽喉要道。</p><p class="ql-block"> 1951年8月4日,印度苏拉希脱拉土邦政府财政厅长柯塔克率一众人员来阿里朝拜神山,途经普兰。初入普兰的中国军人,岂容外国人持枪在我国领土上肆意横行?遂果断扣留其枪支、护照、望远镜、照相机等物品。印度驻华大使表达不满后,进藏先遣支队依外交部指示,即刻发还物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p><p class="ql-block"> 另有一次,印度商队入境时携带的无线电台被先遣连扣押,印方随即交涉。中国外交部回应:印度商队来西藏经商所携带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本应依法没收,但为顾全中印两国关系,中国边防检查站将其封存,待印度商队离境时发还。</p><p class="ql-block"> 总之,先遣连占据普兰这一战略要地,令境外敌对势力妄图以“探险队”“商队”之名随意出入境的阴谋破灭。他们视先遣连为眼中钉、肉中刺,印度电台率先造谣:“中共普兰驻军非法越境、侵略邻国。”上级两次派员调查,证实此乃无端造谣、恶意诬蔑。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又精心策划了一个更为阴险毒辣的离间计。彼时,英、美、印电台反复播报:“中国军队驻藏北一部,因不堪忍受中共之压迫,近日多次派员与某国驻军接触,有请求受降之意。”</p><p class="ql-block"> 于是,有人开始对这支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进藏先遣连心生疑虑。中央联络部和西藏工委联络部派出工作组进驻先遣连,而西藏的两位不负责任的官员,为立功心切,竟借机捏造先遣连内部有叛国分子的谎言,并采用“打马(马占山)逼曹(曹海林)”的卑劣战术,突审先遣连官兵。</p><p class="ql-block"> 年幼的战士马占山,在严刑逼供下不堪忍受,便依工作组意图编造了一份“以曹海林为司令,马占山为副司令,乌买尔为后勤部长,并经常开会派人和国外联系”的“叛国集团”口供。</p><p class="ql-block"> 工作组随即收缴先遣连官兵的武器,拘押该连官兵四十余人,并建议中央批准就地正法七八名骨干。英雄蒙冤,丰碑蒙尘。《阿里军分区战史》记载:在阿里开展“三反”运动的工作组,怀着“抓典型”“打老虎”的报功心态,肆意将“三反运动”扩大化,捏造先遣连内部有叛国分子,无端炮制先遣连连长曹海林等人为“叛国集团”。幸在新疆军区王震、左齐、郭鹏等将军的再三交涉下,有关方面才决定将“叛国集团”押回新疆处理。</p><p class="ql-block">先遣连官兵被绑上驼背踏上回疆之路时,当地藏族老百姓夹道相送。数百僧俗、头人、部落首领坚持为曹海林及所有“囚徒”敬献哈达,还派出十六名藏族青年护送“囚队”过界山。于是,出现了英雄被自己的战友押解,而押解的战士又被当地藏民押解的奇特场景。</p><p class="ql-block"> “囚队”在路上跋涉了两个多月,英雄们一直被绑在马背和驼背上。抵达叶城时,许多人双腿已糜烂生蛆,多数人无法站立。曹海林一行被押送到皮山县桑株达坂下的路口时,时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原2军军长郭鹏亲自前来迎接。先遣连参谋周奎琪在日记中写道:当队伍离军长还有几十米时,军长便大步迎了过来。队伍停住,众人皆沉默不语……郭鹏亲自为曹海林松绑,负责押送之人试图阻止,郭鹏一巴掌甩在那人脸上,怒骂一声“混蛋!”</p><p class="ql-block"> 历经一年之久的审查、甄别,这起涉及六十多人的“叛国集团”冤案,在董必武、陈毅等人的过问下,终得平反。然而,先遣连还是被解散了。战士们有的复员回到原籍,有的被遣送到兵团农场劳动,仅有少数人留在了部队。进军藏北时,他们以生命践行使命;而此后,先遣连每一个活着的人都用整个人生,证明他们对党、对祖国的赤诚忠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