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历史久,有方有圆盖成楼,</p><p class="ql-block">冬暖夏凉设备全,一个家族共拥有。</p> <p class="ql-block">4月20日一早,我们坐上大巴车前往福建土楼参观,由于昨天下了一天的小雨,远处的山上云雾飘飘,白云绕着绿树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的芬芳,本来昨晚我们的行程中有到土楼参加篝火晚会的活动,但是由于稀稀拉拉的小雨一直没有停,导游征求大家的意见,如果来了也只能是围观篝火,下着雨就没有了唱歌跳舞的表演。因此我们就提前回宾馆了。</p> <p class="ql-block">刚一进村,哇!太漂亮了!村子建在一个山坳中,两面的山上雾气飘飘,中间一条小河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连接着河的两岸。河底用石块摆成的鱼鳞花纹形成了优美的水花小瀑布,景色优美,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百年历史土楼群,原汁原味民俗村,</p><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花遍野,民风淳朴有底蕴。</p> <p class="ql-block">看看水面上这个钢丝桥,是一个摇摆桥,两边没有钢丝栏杆,胆小的人一定是不敢走的哟。</p> <p class="ql-block">河边长了很多这样开红色花的树,经查百度得知叫垂枝红千层又叫串钱柳。藏在花后面的半圆形果实像极了古代的一串串铜钱,而且枝条柔软下垂,很像柳树,所以叫它串钱柳。<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产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士及昆士兰,在全球不少城市或花园中担当当地的花卉观赏植物。</span></p> <p class="ql-block">红花绿叶,而且它的枝条下垂,可以近距离的观赏,太美了!我和小韩都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来的这个村是福建土楼建筑群南江村,就是这个小小的南江村,他可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哇塞!头衔可真不少哦!👍👍</p> <p class="ql-block">路边挂满枇杷果实的树</p> <p class="ql-block">街边长满木瓜的树</p> <p class="ql-block">刚一进村就看到了红灯高挂,听到了鞭炮声声,原来今天是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的生日,客家人会在妈祖生日的前后三天举行妈祖巡游、妈祖过海仪式和妈祖祈福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妈祖祈福活动中,香客可以领取“梅开五福·妈祖呈祥”福文化贴纸、系祈福带、领取福米和福面等。这些活动旨在祈求妈祖的庇护,保佑阖家平安、生活幸福。我们真够幸运的,赶上了这一天,看到了村民祈福拜妈祖的热烈场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南溪土楼群(南江村)中,第一眼就看到了天一楼。这是一座造型别致、坐南朝北的三层土楼,天一楼始建于辛亥革命前后,为江氏琼玖公、琼瑶公、琼碧公三兄弟和其子辈所建,1915年建成入住,以自然环境定名为聚源楼——取门前双溪交汇之意。聚源楼于1929年毁于一场大火,后森字辈兄弟合力重建,并改名为天一楼。道家经书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一生水,以水克火”的说法, 为警示后辈防火护楼, 这就是天一楼名的第一重含义。</p> <p class="ql-block">登上门前的石璞山,站在迎客茶盘古松树底下,俯瞰南江村土楼群,你就必定能体会到天一楼之妙。只见绿树掩映中的天一楼宛如一颗龙珠镶嵌在一条从平和县蜿蜒而来的大青龙的大嘴边,两条小溪流就像青龙吐出的水绕过龙珠汇为一处,如此美妙的人间仙境当然是天下第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命名天一楼,这就是天一楼名的第二重含义。</p> <p class="ql-block">森字辈和书字辈入住聚源楼后,由于当时缺医少药,人丁不很兴旺,楼又遭火劫,而重建土楼时却风调雨顺尤得天助,天一楼的顺利重建就是天意,意和一同音,为祈佑后代能像重修房屋时一样顺利得到上天的庇佑,这就是天一楼名的第三重含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天一楼为坐南朝北,每层24间,两个楼梯和前后门厅把全楼分成四个部分,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合为一年四季。天一楼共有三层72个房间,大小、坐向各个不同的椭圆形设计,就像在告诉后人“人人与众不同,个个天下无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后世子孙应当刻苦努力,养成好品德、好习惯、好毅力,天天如一,争取第一,这就是天一楼名的第四重含义。</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种是最为有趣的含义“天”谐音为“添”,“一”形似为客家丁芯板,象形为生命之根,意为添丁发财之意,勉励后辈子孙牢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巧妙的是更名后的天一楼果然人丁兴旺,居住楼中的第五代添了十六个男丁。了解了天一楼的历史和他的取名意义,还真是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庆福楼,这座土楼是方形的,据导游介绍,最开始的土楼都是方形的,方形土楼显得更加稳重和坚固,外墙厚实,窗户和门较小,以抵御外敌的侵袭。方形土楼的格局复杂,适合大家族聚居。<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是由于方形的土楼四角阴暗,通风差,因此就逐渐发展成为了圆形的土楼。</span></p> <p class="ql-block">圆形土楼通常由三到四层的楼房组成,中心是一个开放的庭院。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圆形土楼相比方形土楼更节省建筑材料,空间更大,防震性能更好,此外,圆形土楼的每个房间面积相等,居住条件相似,更有利于家族团结。</p> <p class="ql-block">圆形土楼是福建土楼中最为著名的类型,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背景。它们通常由大家族共同建造,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性。中国世界遗产- 福建土楼是中国独特的集体性建筑,以客家文化为根基,兼具防御、居住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土楼门道里晒的笋干</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最老的有380年历史的“振阳楼”这座土楼还和其他的不一样,它建有中厅,天井比其他土楼的要小些,边上有厅堂,周围是居室,最上一层可以防御外敌。南江村现在所有的土楼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而且每家都有自己的卫生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土楼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口最早的水井,井水清澈甘甜,是可以直接饮用的。</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坏人投毒,井里还养了鱼。</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村里最早的学堂,客家人一直崇尚文化,他们有句俗语,家里孩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可见他们对文化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客家人长期形成的独特风格的文化。它不仅继承了中原汉民族的传统,还与南方特殊环境相适应,形成了重孝悌、讲仁义、重教育、重节俭、讲礼仪等风气。</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经训楼,一听到这个命名就体现了其文化内涵,与其家族教育或家族训诫有关。据导游小姐介绍,这座土楼里曾经走出过38位进士,在他们家一进门的厅堂里,有38位进士的“进士榜”</p> <p class="ql-block">恩进士门口对联:第一等人忠臣孝子,秖两件事耕田讀書。</p> <p class="ql-block">恩进士榜</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们家门厅的门口,里面是“恩进士”榜。(恩进士是清代恩贡生的俗称,属于秀才的一种,并非正式科举进士。)门的两侧有,“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导游小姐的家,她们家这栋土楼也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家族在这栋土楼里已经住了30多辈人了。</p> <p class="ql-block">导游小姐家请大家喝茶,上边这位给我们讲解的是她的嫂子,对面是她的小姑子,正面是她本人在讲解,主要是介绍销售他们本地的养生茶,💐花茶🍵和石斛茶。也是发展旅游业,振兴乡村创收的一种经营方式。</p> <p class="ql-block">福建客家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阿明介绍说,福建土楼虽然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以前从没有开发过旅游,还是因为漂亮国的侦察机拍到了这个建筑群,怀疑是搞科研的军事基地,于是派遣一名间谍扮成记者来这里采访,并在此居住一个多星期,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后确认,这就是中国的民居,并且开了图片展览会,由此我国的土楼建筑群便名声在外,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现在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小姐介绍了这么多,涨了不少的见识,临别时和她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拍照,这里的三角梅开的太漂亮了,忍不住就要停下脚步观赏一番,然后再合个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欣赏村里的美景,村中小河边上各家养的鸭子和鸡悠闲的在这里觅食。</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雾气依然没有散去,飘飘渺渺似仙境一般,加上路边张灯结彩祭妈祖生日的场景,绘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来到南江村,参观了福建的土楼建筑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这些土楼世代传承,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历史的进程。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再见了南江村土楼,你给我留下了福建客家人最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