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我具备了记事的思维起,只偶尔在逆袭的困境中,才会去联想未来,将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当时的疑惑,如同一道被划破的伤口,随着时间的治愈,也仅留下隐隐约约的疤痕,就如闰无影的烈风,刮在树梢上,骚扰出一阵颇大的动静后,又慢慢恢复了平静那样,一眨眼,却将我的年纪拉过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今日,掰起手指一算,那岁数已叠加到了整整的七十。</p><p class="ql-block"> 我真没想到,竟在不知不觉中,这大半生的时日叠加在一起,已形成了23150这一串数字,如按一半晴日,一半风雨这样的气候来排列,那分别各占11575个日子,如此这般一个估算,那刮风下雨的天数,有些让人吃惊,可真正的现实,就是这样度过来的,既便其中有些折扣,但也相差无几。</p><p class="ql-block"> 的确,在晴晴雨雨的交织中,老年的日子,被风尘熏染的有些发黄,也被岁月的雨水,冲刷出沟沟壑壑,这在自己眼角边上堆出的皱折里,很明显地得到验正,亦从惭渐转白的发梢上,得到了确凿的证实,但这难怪时间的无情吗?!一个否定,那是你根本就没有先天俱来的能力,能将自己锚固下的乾坤,重新扳回最初局面。</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带着种种困惑,忧心忡忡地与日子讨要说法时,就在我身边曾经光顾的春天,带着她花团锦簇的缤纷,谢幕而去,才刚三月呐,一千多个的时日,竟然在我的眼皮底下,无声无息的溜走了,正是我的疏忽大意,而举棋不是的踌躇,囫囵吞枣地过日子,才会让自己这么快就苍老了起来,这对光阴所亏欠的债务,就是最大的偿还。</p><p class="ql-block"> 怪不得,没有精明打算的人,总是在吃亏,他们不懂得斤斤计较的秘诀,不会像爱好数字推算的人那样,将自身所占有的资源,进行加减乘除的演数,让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数的密码,解折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从从容容地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而把毕生的事务,打理得有条不紊,且又条条是道。</p><p class="ql-block"> 不拘于烦琐的细节,又将其一一化解成合理的程序,这是功心者慎密的计策,而不失时误的捕捉到天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扭转季节的风,所具备的心计,随时令而转向,而分割出一年四季匀等的摊派,这样,春夏与秋冬,谁不占谁的便宜,自取其乐地相向而行,让混乱的秩序,逐一纳入井然编簒中,一一击破零散的粗俗,造就出天圆地合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撕下春季最末的一页日历时,得出的领悟:一抹始终不见踪影的风儿,开始转由南边的海上刮来,便把一个严酷的夏季带回了人间,这明显对立夏的解析,再透彻不过,叫人知晓,某些事理的定义,并非凭空假设的,物是终极,必有反向,冷与热,寒与暖,决非一陈不变的,只因为有了风的导向,这个媒件的介入,一季严严实实的夏天,就从容不迫地立在了我们的跟前,从此,蝉鸣又拉开了喧嚣的序幕,分解着我心底潜伏着的喜与忧,不管自己领不领情,都得接受一个既定的事实--让酷热凝俱成的夏季,还跟住日一样,如出一辙地编串起一则新的故事,让人触目惊心地去细细解读,上下连贯的章节,是诗是歌,那全凭你的觉悟,或读或唱,而促成自圆其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