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灵栖洞

怡然自得

<p class="ql-block">生活嘛!快乐就好,人生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高速免费,我们自驾周边玩玩,开车出去透透风,看看风景,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这次准备去衢州转转,顺道建德灵栖洞看看,缓解一下开车疲劳。</p> <p class="ql-block">灵栖洞位于浙江建德市西南35公里,全景区共有大小九个溶洞,现已开放灵泉、清风和霭云三洞。</p> <p class="ql-block">灵栖洞景区开放于一九八零年,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据洞内石刻及《寿昌县志》记载,从唐高宗时期就有人入洞探奇游览,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游览历史。清乾隆年间第三次重修洞岩寺时,其山门的石刻楹联则是“洞岩天然非点缀,灵栖胜迹古来兴”。</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成为影视摄影基地,其中《西游记》《封神榜》《梁祝》《碧水双魂》《春江花月夜》《龙之战》等影视摄制组在此取景。</p> <p class="ql-block">灵栖石林以惟妙惟肖拟人状物的造型石景而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梨岳亭于1988年为纪念晚唐清官、诗人李频诞辰1170周年而建。李频当年游玩灵栖洞时所作的“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庐,向此学餐霞”这首五言律诗时,年仅十二岁。清朝郑修楼曾有诗赞李频:“干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p> <p class="ql-block">洞景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以喀斯特景观为主要游览内容,三洞各具特色,整体构成“山青、水清、洞奇、石美、风凉、雾幻”的景区特色,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洞叫灵泉洞,以水见长,晚唐诗人李频曾游历此洞所作《咏灵栖洞》诗中的“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就是描绘灵泉洞的佳句。现书刻于灵泉洞口峭壁上,以彰古人雅兴。</p> <p class="ql-block">此洞位于铁帽山南麓东侧山脚,首得灵栖洞风光之美,洞内尚未开发深处有一“龙潭”,深达9米多,是地下河流的出口,形成洞中的地下湖泊“水晶宫”和蜿蜒曲折的河流。乘船游览亲身体验一叶扁舟入洞府,万般情趣从中来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洞出来,沿石阶上山很快来到第二个洞。</p> <p class="ql-block">在灵栖洞的清风洞入口有一处深藏的大手笔“习习山庄”。这座古朴低调的建筑,建于1980年,由上海同济大学葛如亮和龙永龄两位教授完全按山体的自然结构布局设计建造。"习习"二字取"习习凉风"之意。不仅获得浙江省优秀建筑奖,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作品,更是一代建筑师的情感归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风洞以风取胜。据地方志记载:该洞“盛夏之日,风从口出,寒不可御”故而得名。游览面积有2700多平方米,分1廊5厅36景。钟乳石生长丰富,颇为奇妙多姿,尤以龙、凤、龟、麟形象逼真,令人叫绝。四灵栖息于此,灵栖洞地名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处进入洞中。</p> <p class="ql-block">洞中参与性项目“灵栖洞打妖怪”,好玩。</p> <p class="ql-block">火炬迎宾</p> <p class="ql-block">此处是86版西游记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结束参观第二个洞,我们沿着指示牌继续向上……</p> <p class="ql-block">出岫亭为上霭云洞最高歇息点,视野开阔,周围美景尽收眼底,如白云出岫混然天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霭云洞以云雾称奇。据地方志记载:“天将雨则云气霭然”。其意是:天将下雨时,洞口即会冒出团团云气,密集飘浮在悬崖上。整个溶洞博大精深、气势恢宏为三洞之冠。游览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共五大厅七十二景,其中尤以“海底龙宫”、“盘龙双柱”等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龙宫倒影</p> <p class="ql-block">定海神针</p> <p class="ql-block">罗伞送客。看来游览好三个洞,我们也将离开这里继续下面行程。</p>